“同伴教育”在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10-15 09:49韦志辉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同伴教育弱势体质

韦志辉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的加快,学生学习压力的加大使得学生普遍出现了重文化轻体育的课程现状。在国家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大学生体质测试情况来看,大学生整体体质状况程下降趋势,体质测试中的不及格现象和低分体质弱势群体比重加大,如何更好帮助体质弱势大学生培养锻炼意识、重拾运动信心问题已不容小视。同伴教育作为一种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帮扶的一种合作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互助沟通,打破原有集体授课模式为体质弱势学生提供新型体育教学情境,激发锻炼意志和学习热情。

一、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现状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指的是在锻炼意识、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明显落后而无法完成正常體育课程标准中规定教学任务的大学生,其中包含身形过于肥胖、残疾、体弱而不能完成某些常规体育技能动作的学生。这些学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但在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却无法真正做到。

1.缺乏管理干预,无法引起重视

当前全国高校基本都开设了体育教学课程,但真正的体育保健教学在体育课程体系中占比极低,无法对体质弱势学生进行有效干预和管理;加上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质弱势学生群体的关注度不够,使得他们存在感下降,自主锻炼意识变差。

2.教学模式固化,授课方式单一

高校体育课程中统一的授课内容和固化的标准令体质弱势学生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望而却步,而无差别化的授课方式更是使体质弱势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越来越无法弥补。随着高校体质弱势学生这一群体的不断加大,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标准面临着新的挑战。

3.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体质弱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想要得到更多帮助首先应该使教师具备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识,而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师大多数从事的都是普通教学,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这使得体质弱势学生很难有机会得到专业的特殊体育指导。

4.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校体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单一,对于普通学生和体质弱势学生无区别评价,体质弱势学生很难获得良好级以上分数,甚至连及格分数都难以达到,这些评价方法极大降低了体质弱势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二、针对高校体质弱势学生的必要体育教学改革

1.构建体质弱势群体教学体系

由于高校体质弱势学生的不断增加,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建立一套“体质弱势学生教学体系”,为体质弱势学生设置合理的课程目标和授课模式,并把这种特殊体育教学正式纳入管理体系当中。

2.改变教学手段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影响体质弱势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除了自身体质缺陷外,最大的便是心理问题。只有在体育教学中帮助体质弱势学生消除怯懦心理,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那么一系列因生理而起的问题都将慢慢得到解决。

3.改进学习评价体系

当前高校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在面对体质弱势群体时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要求我们在制定评价体系时要注重对体质弱势学生的激发和认知功能,而不是一味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只有让体质弱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并通过课程评价体现自我能力的时候,才能获得体育教学手段对他们的干预效益。

三、同伴教育在体质弱势群体教学中的意义

同伴教育是指先对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1]。在体育活动中伙伴之间比师生之间更容易建立互动和互助情绪,学生在学习中更乐于接受同伴的鼓励引导,所以同伴教育在用于体质弱势学生的体育教学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四.同伴教育在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同伴教育能激发体质弱势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在面向体质弱势学生时实施同伴教育能极大提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单方面讲授,学生同伴在彼此沟通的时候氛围更加的平等和谐。每个学生都可以是彼此的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同伴间的共同语言使学生们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学习过程中的情境创设、小组竞赛、角色演练等活动会变得更为活泼有趣,教学氛围将焕然一新。

2.同伴教育能改变体质弱势学生体育学习态度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注重的是班级整体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往往受到忽视。教师讲授的是教科书上标准划一的技术动作,这就导致接受能力较弱或由于体质原因而无法掌握技术动作的学生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这部分学生会由于教师的无暇顾及最终丧失学习信心。同伴教育则不会出现有学生被完全忽视的现象,在同伴互助的沟通中教和学的界限会慢慢模糊化,学生们在交流中不仅向同伴传授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在接受外来的信息时能对照自身的不足把技能进行复习和改进。体质弱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表述自己获得了自我价值体验,也从同伴的体悟中激发好胜心,从而进一步主动探究技术技巧。通过同伴教育能让体质弱势学生在同伴的伴随下重新融入课堂中,在同伴的榜样作用下潜移默化地摆脱课堂上的迷离状态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五、结语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虽然在如火如荼进行,但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课程学习问题依然没能得到重视,要想有效地将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还需要构建公平合理的体育特殊教育体系。同伴教育在我国虽属尚不完善的新型教学模式,但其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工作的应用价值无疑值得深入探究。

基金项目:

1、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和服务供给保障研究”(2018KY1007)

2、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教改科研项目“广西高职体育课程融入礼仪教学的课程构建与应用研究”(2017zz24)

猜你喜欢
同伴教育弱势体质
农村消费者弱势地位及其改善策略
农村消费者弱势地位及其改善策略
兼加体质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一个“弱势”教师说:孩子,我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管你
国外高校图书馆同伴教育的进展研究
基于同伴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探索
试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同伴教育的运用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强势妻子容易逼出“弱势”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