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之我见

2019-10-15 09:49张西西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经费学校教育

张西西

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市委刘志宏书记带领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但是,从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些问题仍然突出。

一、教育均衡问题严重

(一)城中学校间教育失衡

城中学校,一流学校学生超员严重、资源相对不足,薄弱学校生源短缺、资源相对闲置。

由于多方面原因,中小学校教育设施、师资队伍、教育质量有很大差别,使择校现象愈演愈烈。每年的中小学入学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入一流學校难。义务教育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本来是给适龄儿童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结果事与愿违,家长们纷纷让孩子上一流学校,基础薄弱学校很难留住学生。

(二)城乡学校间教育失衡

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配备结构不合理,虽然现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在农村学校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科学、思品等课程很多都上成语文数学课程了。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我市教育投入虽有了较大增长,但仍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经费不足,导致教育设施落后,教学方法落后。同时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吸引不到优秀人才,导致优秀人才选择其他行业,而不愿意选择教师行业,造成教育界的损失。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重分数、轻能力”的应试教育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但是在传统的人才观念影响下,特别是经济落后地方的家长,还是希望孩子通过考试改变命运,导致学生片面追求高分数。另外现行的考试选拔制度制约,很多学校依然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人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为了提高所谓的教学质量,仍实施着应试教育那一套,学生的全面发展仅仅留于表面工作,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所提高。

四、教师配备不足结构不合理

一是教师编制配备不足,不能根据办学规模的变化适时调整编制,造成学校教师紧张现象。而且不论是城中还是乡镇学校,部分行政人员在校不代课,甚至还有在编不在岗的现象,所有的课程都由其他老师全部承担,造成教师工作量过大,不能对教育教学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教师短缺,一旦教师请假,造成课程无人能代,而由其他科教师兼职上课。由于术业有专攻,兼任教师当然达不到专职教师的标准,无形中耽误了学生的学习。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现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均衡城乡教育发展资源,强化政府统筹发展教育的职责和义务,减少城乡教育间的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落实学校班子集体决策制度,营造民主和谐的发展环境。

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强化管理力度,合理确定编制,根据办学规模的变化适时调整编制,对在编不在岗人员进行清理。严把教师入口关,保持中小学教师总量平衡,严格实行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对部分学科的专任教师进行结构调整,适当补充音、体、美、科学、思品、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专任教师,完善教师聘任制,实行支教和教师交流制度。完善教职工岗位职责、工作绩效的收入分配办法,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

依法保障教育投入。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教育经费投入的有关政策,依法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体制,落实教育经费投入的“两个比例”和“三个增长”,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要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部分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确保学校正常运转。保证财政教育拔款增长的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按教育投入政策足额安排政策经费,按新机制投入政策预算公用经费配套费。

第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学校要建立德育管理网络,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尤其是乡镇学校,做到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育人。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加强日常行为规范为主题的小学生养成教育,以公民道德规范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强化班級管理和班级建设,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创建安全和谐校园。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増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严格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师德表现作为考核、评价、聘用的首要内容。加强优秀教师培养。组织实施优秀教师、校长交流活动,为优秀教师和校长的成长搭建平台。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通过一系列措施,就努力提高我市教育质量,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多培养人才,培养优秀入才。

猜你喜欢
教育经费学校教育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