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习作

2019-10-15 09:49陈振义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习作文本语文

陈振义

我们学习语文,就其工具性而言,最根本的是要学会表达,无论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应该能做到文从句顺、思路清晰。对于小学生而言,书面表达——习作,往往更难。所以,语文教学的难点便跃然纸上,一目了然: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我看来,无外乎两点:阅读与习作。

我们的一篇篇课文,堪称是一个个载体,运载着大量的信息:文本的构思、内容的选择、情感的表达、方法的运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这些知识点内化、吸收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表达水平。基于此,注重平时的阅读教学,让它承载习作之航标,把二者有机地融洽在一起,是我的浅薄之见。

首先,教师要树立阅读习作“一家人”的思想。选入课本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观察,都有其可以绽放的火花。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能高瞻远瞩,深入文本。对学生的引领,不能只停留在“为了分析而分析”的阅读层面,而要发掘文本的可取之处,让阅读为习作服务;反之,习作水平的提升,也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文本,学习方法;通过习作,学会表达。于是,经过这样不断地磨合,不断地切磋,最终会发现原来他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次,教师的引领要有计划,有层次,有目标。对于不同学段的阅读与习作,课标有不同的要求。在进行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时,我有幸陪孩子们一起进入习作之门、踏上成长之路。

开学第一周周末,我安排了家务劳动:洗洗小衣服、扫扫地、洗碗等,可以任选一样。第二周一上语文课,我就询问情况。“刷拉拉”——满屋的小手举过头顶,生怕老师看不见似的,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我就选取了几个善于表达的孩子,让他们说说过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这几个孩子说过之后,听众提出“问题”,然后解答“疑难”,说得也就更详细了。之后,我在班上表扬了这几个孩子,夸他们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并给他们照了照片,发了班级微信群,高兴得这几个孩子几乎蹦起来了,得意之情洋溢在脸上。其他孩子也不甘于落后……场面火烈,激情高涨。之后在小组之内进行述说,互相补充。不知不觉中,一节课悄然而过,孩子们还沉浸在喜悦之中,抱怨时间过得快。走出教室,几個孩子跟在后面问我“老师,时间怎么过得那么快啊!”我笑了,说:“因为你喜欢做这件事啊!”

第二节课,因为数学老师请假,接着上语文。看我走进教室,孩子们的欢呼声都快把房顶掀起来了。趁热打铁,我问:“会说了,那能不能记录下来?”答案不言而喻,前期的预热工作效果良好。随后,我告诉孩子们:“其实,你们已经完成了一篇习作,老师为你们骄傲,你们太棒了!”这时,孩子们张大了嘴巴,一片惊讶之声油然而生,不自信的表情漲益在脸上。最后,我告诉孩子们,把你们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这就是写作文。当孩子们有了这种意识之后,自然而然就不会有抵触情绪。

《北大荒的秋天》一课,第四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式。学过之后,我进行了拓展:说一说课间你在做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开了;之后“开火车”,接力说;最后,进行总结说,用上“有的”。课下,又安排孩子们观看天上的云,进行续写——“天上的云千姿百态,有的……有的……有的……”看过之后,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有的像正在吃草的小白兔,有的像狂奔的马儿,有的像飞舞的巨龙……

习作3是看图写话,先鼓励孩子们添上一些自己喜欢的动物,然后涂上颜色,之后再习作。在指导孩子们有序看图之后,让孩子们小组之内交流述说,然后班上汇报。听着孩子们栩栩如生地描述,我内心真的颇为惊讶: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羊儿在吃青草,有的像暴怒的狮子在追赶羚羊,有的像调皮的猴子在爬树……一棵棵大树茁壮葱翠,像一朵朵绿色的云飘在天和地之间,美丽极了……树下是一片绿油油的小草,就像一片绿色的地毯,躺在上面肯定舒服极了……这是孩子们的语言,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我认为这句子惟妙惟肖,唯美极了。这足以说明他们能学以致用,而且运用的让我叹为观止。

在学习《东方之珠》时,我设计了幻灯片,让孩子们理解“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这四个词语,鼓励孩子们把看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培养了他们的表达欲望。

总之,借助文本,我会创造一切机会,鼓励孩子们进行表达。当然,我还会每天“制造”话题,教给孩子们一些成语、名句等等。开学初的那几天,有一个孩子总是迟到。他说提前20分钟到校早读,睡不醒。当时,我突然想到了“闻鸡起舞”这个历史故事,并将给孩子们听。之后几天,在下午放学时,我会有意识的提醒孩子们,老师告诉大家一个什么历史故事啊?最后,迟到现象结束。还有,学校最近举行师生诵读比赛,当学生完全准备好,只等待比赛时,我又告诉他们这叫“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并告诉孩子们这句话的出处。这时,有个孩子说:“老师,你真厉害!” 我每天用心观察,只要看到一点“风吹草动”,就立刻见机行事。我坚信胸中有丘壑,就能水到渠成之。

前途漫漫,探索不变。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平衡与发展还需继续。我相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愿做简单与平凡,给学生不简单与不平凡——让他们拥有超强的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习作文本语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习作展示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