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音乐氛围 激发学生兴趣

2019-10-15 09:49谢康云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竖笛旋律音乐

谢康云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在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課程标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科学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完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念。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必须营造宽悦愉快的气氛,而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这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我认为,能让孩子们愉快地学习,那么我们的课堂自然是有效的。

一、音乐从游戏开始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式,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游戏是每个小孩子都喜欢玩的,课堂上融入游戏元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效地实施了课堂教学。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心理特点。我在教一年级《在农场里》这一课时用猜迷语来导入:“请同学们先猜一个谜语,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打一人体器官”。这时同学们都认真地想,我再放慢语速来说了一遍,请猜到的同学举手告诉我。所有学生都一起举手,回答是耳朵。而后我又问学生耳朵是用来做什么的,学生回答是听声音的。课刚上到这里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因为这是一首描写动物叫声的歌曲,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让部分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来让老师和同学猜猜农场里会有什么动物,课到这里学生的学习气氛已经变得很浓了,之后课堂教学也变得有效了。记得我教五年级学生唱《青春舞曲》这首歌的那节课时就是在拍手游戏后课堂教学变得高效的。我先让同学们听一遍这首歌而后让同学们读一遍歌词,我再用唱的形式来表达刚刚同学们读的语速,让同学们听后觉得这样的速度让他们听起来不舒服。在这期间仍有一些同学心不在课堂上,没有兴趣。一到我示范边拍手边读歌词的时候他们那些心不在课堂上的同学立即有了兴致,边看边学,可又跟不到。于是我便教他们先跟我拍一下慢的,先慢拍打再逐渐加快,熟练后边拍手边读歌词。然后再进行拍手的游戏:先把同学们分几组,每组拍手不同的速度,规则就是只能拍自己组速度,不能跟别的组拍成一样(这其实就是节奏合奏)。等到游戏开始后,课堂的气氛高涨,每组同学都抱着不服输的精神想把自己要拍打的节奏打好,好得到老师表扬。可是第一次这样拍打节奏有些同学一时心急渐渐地拍打成别组的节奏去了。虽然是这样,可同学们的学习情绪非常高涨一直持续到最后。就这样游戏进行了两三次,学生在拍手过程中学会了打节奏。节奏会了后便教他们唱歌,这首歌学得很快。等他们自己会唱后我便用轮唱的方式来让他们表演。在这节课里同学们不只学会了拍打节奏还学会了唱歌,课堂教学的目的达到了。因此,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聆听与体验,参与表现音乐,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二、舞蹈融入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舞蹈艺术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表现的形式越多,自多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挖掘人本身就具有肢体表现的这种本能,让学生从小就养成敢于自信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助于提高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学中,有系统有规范地融入舞蹈艺术教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注重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可以美化学生的形体气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愉悦学生身心健康,更能增进学生的合作。我在教三年级《金孔雀轻轻跳》这一课的时候融入了舞蹈元素。“好奇、好动、善于模仿”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实现有效课堂的重要保证。针对儿童“好奇”的年龄特点,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为课堂的开场、新颖的引入,成功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及引起了兴趣。而后安排了学生观看杨丽萍的孔雀舞视频片断,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模仿,边唱边跳,进一步体会感受音乐带来的美,陶醉在孔雀舞的美丽之中。就在这时候我随音乐把傣族舞的几个基本动作给学生示范一次:孔雀鹤立、孔雀开屏、傣族舞语汇,鼓励学生三五个一组,互相启迪、创作,老师指导、观察,请一些创编的好的同学在前边来表演,音乐再次响起,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各尽其能、各得其乐、各有所获。整节课都让学生处于愉悦之中。

三、器乐教学优化音乐课堂

器乐教学作为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对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陶冶情操,发展才能,提高审美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好奇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当我们在建立教育强镇的时候,已经做到将牧童笛、竖笛、口风琴、钢琴与打击乐器等各类乐器带进音乐课堂,并加以巧用,将他们加入到合唱教学课堂中来。这样课堂氛围活跃,而且课堂质量有效果。小学生好奇心强,喜好新生事物 。尤其是农村的小孩子们,当课堂上出现了令他们没接触过的东西时,像有一块磁铁牢牢地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例如我上五年级下册的第2课《我们学校的合唱节》中的《歌声与微笑》这一课时,我充分利用竖笛进行教学,让同学们通过演唱、聆听、视奏、合唱等环节自主地学习。我先教会同学们唱合唱歌曲的低声部旋律,再用竖笛吹奏出高声部的旋律,而后要求同学们和我合作:他们演唱低声部旋律,我演奏高声部旋律,让高低声部的歌声产生共鸣,达到合声的效果。同学们在轻声演唱着自己声部的旋律时,还睁大眼睛注意我的举动,并竖起耳朵认真聆听我所演奏出的旋律。这时,竖笛这件乐器使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慢慢地开始有变化了。接下来便是让同学们学会吹奏高低声部的旋律。当同学们学会吹奏旋律,熟能生巧后,使觉得自己有了成功感,再去分角色演唱一个声部,就会发现,合唱原来可以这么简单易学的,又那么有趣的。这样下来这一节课就变得有效了。

综上所说,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里,通过游戏、舞蹈、器乐等多种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愉快地学习,提高每一节音乐课的效率,从而让音乐课堂更加有效。

猜你喜欢
竖笛旋律音乐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如何提高竖笛教学的质量
给你的信
音乐
7月,盛夏的旋律
我们班的小能人
大地的旋律
成功的背后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