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开髓方法对下颌恒切牙根管预备的影响及效果比较

2019-10-16 06:43孙鹏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辽宁大连11603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管壁下颌根管

孙鹏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 (辽宁 大连 116033)

内容提要: 目的:对比舌侧开髓与唇侧开髓两种不同的开髓方法在下颌恒切牙根管预备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抽选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6例下颌恒切牙根管治疗患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63例,参照组选择舌侧开髓治疗,实验组选择唇侧开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玷污分级状况。结果:两组根冠残屑和玷污层Ⅰ级对比差别不明显(P>0.05),根尖1/3和根中1/3处残屑和玷污层Ⅰ级两组对比则有明显区别(P<0.05);实验组治疗1周后,其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而治疗1年之后,实验组痊愈率也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对下颌恒切牙行根管治疗时,通过唇侧开髓方法治疗效果优于舌侧开髓方法,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影响根管预备的因素比较多,如根管路径曲直和开髓方式等。国外研究认为,下颌恒切牙直线开髓的路径主要在切缘及唇侧,在舌侧有直线路径或者无直线路径[1]。本文为了探究舌侧开髓与唇侧开髓两种不同的开髓方法在下颌恒切牙根管预备中的应用效果,对比两种不同的开髓方法在下颌切牙根管预备中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6例下颌恒切牙根管治疗患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63例,参照组中,男34例,女29例;年龄27~56岁,均值为(36.25±4.13)岁;实验组中,男36例,女27例;年龄28~61岁,均值为(35.76±5.34)岁。本组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了自愿参与同意书,在其临床资料的对比中,未见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组研究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选择舌侧开髓治疗,在患者的舌面突隆和牙体长轴处以45°角度钻入,在进入到牙本质层之后逐渐将方向改变,使其与牙体长轴的方向相一致,让开髓孔和根管之间连成一条直线。

实验组选择唇侧开髓治疗,开髓的最佳角度为和牙轴的长度呈30°,开髓孔和根管形成直线或者呈平滑曲线状态,若患者唇面无异常,则从切缘的正中处开髓,若患者的唇面有损坏情况,则从缺损处进行开髓。

开髓之后,对两组患者运用10号K锉来寻找舌根管和唇根管,在根管预备进行消毒之后,使用碧兰糊剂和牙胶尖根管,最后用2%氯酸钠溶液对根管进行缓慢的连续冲洗。在完成了根管预备之后,对所有牙齿从根尖孔处沿着长轴进行纵行劈开,接着于距离根尖3mm、6mm、9mm处分别阶段,按照要求做好电镜标本的常规制备。每个标本在扫描电镜高倍视野下进行观察,并拍2张照片。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根管壁于根尖1/3处、根中1/3处及根冠1/3处清洁程度进行观察,通过残屑及玷污层量加以评价,其中,残屑分级中:Ⅰ级为根管壁清洁,残屑量极少;Ⅱ级为有少量残屑;Ⅲ级为残屑量中等,根管壁残屑面积<50%;Ⅳ级为有大量的残屑,根管壁中残屑面积>50%;Ⅴ级为根管壁上残屑几乎完全覆盖。玷污层分级中:Ⅰ为无玷污层,且牙本质小管为开放性;Ⅱ级为有小量玷污层,多数牙本质小管开放;Ⅲ级为玷污层在根管壁大部分地方均匀覆盖,少量牙本质小管开放;Ⅳ级为玷污层在根管壁中均匀覆盖,无牙本质小管开放情况;Ⅴ级为玷污层在根管壁中不均匀覆盖[2]。

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痊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X射线检查发现根尖周透射区完全消失;好转: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X射线检查发现根尖周透射区缩小或者有明显修复;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X射线根尖周透射区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3]。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组间以P<0.05代表区别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下颌恒牙残屑和玷污层的分级情况

两组根冠残屑和玷污层Ⅰ级对比差别不明显(P>0.05),根尖1/3和根中1/3处残屑和玷污层Ⅰ级两组对比则有明显区别(P<0.05),具体见表1、表2。

2.2 对比两组治疗1周及1年后临床效果

实验组治疗1周后,其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而治疗1年之后,实验组痊愈率也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见表3。

3.讨论

下颌切牙行根管治疗的失败率比较高,根冠预备的效果对其治疗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而在实际治疗中,开髓位置的选择对于根冠预备效果也有着极大的影响。舌侧开髓是临床比较常用的开髓手段,且虽然不会对切缘带来损伤,但是因其开髓的通路和根管的走向无法做到平行,舌侧根管很容易出现遗漏现象,对治疗效果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4]。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在根管治疗当中,通过唇侧开髓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唇侧开髓不需要考虑对患者的切缘是否会有影响,其能够使开髓孔和根管形成一条直线或者平滑曲线通路,大大降低在根管治疗中操作的难度,从而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5]。同时,唇侧开髓还是一种改进的根管治疗术新入口途径,能对牙体的强度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咀嚼功

能[6]。

本研究中,参照组选择舌侧开髓治疗,实验组选择唇侧开髓治疗,结果发现根尖1/3和根中1/3处残屑和玷污层Ⅰ级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1周后,其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而治疗1年之后,实验组痊愈率也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由此可得出结论:对下颌恒切牙行根管治疗时,通过唇侧开髓方法治疗效果优于舌侧开髓方法,临床效果优异。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下颌恒牙残屑的分级情况(n=63,n)

表2. 对比两组患者下颌恒牙玷污层的分级情况(n=63,n)

表3. 对比两组治疗1周及1年后临床效果(n=63,n/%)

猜你喜欢
管壁下颌根管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低温工况下不锈钢管壁厚的脉冲涡流检测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迷人的下巴
迷人的下巴
大唐鲁北厂2号炉壁温超限及措施的探讨
根管显微镜联合P5超声技术对钙化根管治疗的效果观察
电厂锅炉水冷管路泄漏的主要原因与相关措施
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