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体验式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19-10-17 01:41张志孙双祥赵沛荣
中学生物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体验式教学

张志 孙双祥 赵沛荣

摘要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生物教学资源,开设生物学“体验式教学”课程,在实践形态下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教育思路、教育方案、教育课程和教育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实践与探索,以期激发学生的生物专业兴趣,指导学生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步构建,并同时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体验式教学 高中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 C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当前,“学非所好”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大高校。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大学专业的认同感和歸属感较为缺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与成长,使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更谈不上成功就业创业。这些学生在中学时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专业认知的缺乏是主要归因。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每所高中学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职业现状、挖掘职业兴趣、做好人生规划。《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明确要求生物学科需设置职业前瞻模块,尽力做好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且,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生物兴趣和生物热情,提高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水平。

本研究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开设生物学“体验式教学”课程,在实践形态下进行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并希望以该模式为生物学科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或同类学校开设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供参考。

1 “素养提升”的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的确立

一部分高中仍以高考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不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少数认识到核心素养重要性的学校,也只是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最终测试,片面地以结果来推测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并没有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潜移默化的提升。本研究围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现状和“具体是什么”“基于‘体验式教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如何开展”“教学效果如何反馈”这三大核心研究内容展开。具体教育目标框架如图1所示。深入挖掘校内外生物课程资源,创建生物实践基地,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评价手段等方面构建高中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机制和策略。教学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观察、疑问、操作、分析、合作、解决等过程,从经历、体验和探索三个层次引导学生深入基地、开展研究、锻炼能力,使学生在进行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能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教师需不断创设问题的情境,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精心准备探究的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引导广泛参与社会事务,增强社会责任感。

2“深度体验”的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思路的确定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实践性、体验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目前,许多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课以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为主,操作性、体验性环节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参与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做选择时仍然会出现许多迷茫。体验式教学是以激活学生的内在情感动力为出发点,以构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以健全学生的生命为最终归宿,其教学的核心在于对学生情感的唤醒与生命的关注。因此,教师在生物体验式教学中模拟情境或创设真实环境,让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生涯体验式学习,能激发学生的生物专业兴趣,使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和社会意识得到提升,实现学生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步构建。

在对本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体验式教学、生涯规划教育以及基于“职业体验”的生涯规划教育关系进行梳理,召集相关学者对本校开展的基于“体验式教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推进方案、主要内容、过程实施等进行客观论证,并最终确定教育方向和思路,如图2所示。

教师充分利用“体验式教学”开设生物学生涯规划课程,使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学习和掌握生物学相关技能,感悟生物学职业发展前景。这样的“体验式教学”能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生物课堂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的不足,使得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过度,且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3“循序渐进”的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案的制定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分年级制定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计划和方案(表1)。高一教学内容主要以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了解专业为主,学生结合自身状况,思考自己适合的职业角色,进行自我探索。高二教学内容主要以研学旅行、实践体验、科学探究等的生涯体验为主。学生参加多种体验式教学活动,感受各种职业的区别,并对选考科目作出选择。高三教学内容主要以技能提升、专业选择、职业决策为主,学生通过文化课学习对知识和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参加三位一体、自主招生实地考察志愿大学,进一步权衡和确定目标专业,完成生涯抉择。

教师在进行方案实施过程中,需不间断了解学生对各种职业的看法、对自己高中选课的安排、对以后大学专业的选择,更需关注学生职业心理的变化过程,为后续在“体验式教学”中挖掘潜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融合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提供依据。

4“多点开花”的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实施

除正常开设的生物必修课程之外,四类选修课程是目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实施形式,从学科知识拓展、兴趣特长发掘、职业技能提升、社会实践参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校开设的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选修课程体系见表2:书本和课外知识的拓展类课程旨在加深和拓宽生物学相关知识,满足学生多元化的知识需求;兴趣特长类课程主要以生物社社团活动的形式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爱好,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兴趣探索;职业技能类课程主要教授学生生物行业专项技能如食品、医药、园艺、教师等相关从业者所需掌握的职业技能,也包括一定的生存技能培养;社会实践参与旨在让学生关注社会、志愿服务、体验生活中提高其生物学核心素养。与此同时,依托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还开设了科学探究类课程,以高科技生物实验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学牛观察、实践和探究能力。

以生物学学科教学课程(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为主体,以生涯辅导课程和生涯体验课程为辅助,将生物学科教学与生涯规划教育有机结合。生涯辅导课程内容主要有心理认知培育、兴趣目标培养、天赋特长挖掘和自我效能释放等;生涯体验课程内容主要有综合实验活动、生涯主题班会、生涯规划讲座和社会职业体验等。在开设课程中,要求全体生物教师参与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充分挖掘生物學科中蕴藏的丰富的生涯教育素材,鼓励开设多方向、多层次的体验式学习课程,并尽力将课堂开设到社区、基地、社会当中去。

5“三足鼎立”的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支持的构建

教师要充分建设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教学资源,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足鼎立”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支持体系,如图3所示,并逐渐形成可行的、创新的教学路径和方式方法。

以校内体验场所“生物苑”为场地,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序开展了一系列的“体验式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宁波市常见蔬菜的种植与培育、果蔬的病虫害防治、水培装置的搭建与花卉培育等。依托校外生物实践基地的“体验式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大龙农业实践——现代化种植;微萌种业实践——分子育种;天胜农牧实践——生态农业;农科院加工所实践——食品处理与加工;宁波植物园实践——植物分类与鉴别。

学校通过家长会、学校开放日、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传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和正确方法,并及时和家长反馈沟通学生在生涯规划上的表现和变化。为给学生提供最真实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境,学校也非常关注家长、社会资源的充分调动,不定期邀请生物行业家长及业内榜样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职业生涯规划获职场经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孩子沟通交流自己的经历、心得与体会,让子女了解自己的职业,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例如,某家长代表就微萌种业给学生讲授分子育种和现代农业等方面的相关行业动态,打破了以往学生对农技人员、农业工作的偏颇认识,给学生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农业职业体验和感悟以及积极明确的行动力。

体验式教学课程从校内拓展到校外,重视跨学段、跨层次、跨学科的融合,主动搭建高层次、多方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平台,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的联动效果。

6“内省他鉴”的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的剖析

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项层设计、学科教师的职业素养、校外专家学者的有效参与等方面对本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探寻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当前,很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职业介绍,没有对学生进行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看似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实则只是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已。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充分发挥学科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时最好编制职业信息拓展材料。

生物组也需不定期探讨和总结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方案,对实际推进方案、主要内容、过程与改变等进行客观的描述。特别要关注“体验式教学”课程开设的创新性和层次性,以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需求。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交叉学科,课程实施缺乏常规化和持续化等问题,探索“体验提升”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化架构,明确不同课程实施模块给学生带来的不同体验,更需密切关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生涯规划的有效提升,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评价方式应侧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可根据学生的出勤、实践体验次数、选学考规划、高考志愿选择或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作为参考,进行多方面量化考评。

参考文献:

[1]刘静.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5,(10):32-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人民日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J].上海教育科研,2016,(10):85.

[4]曹燕波,吴敏.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3):37-39.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学职业生涯规划体验式教学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愉快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