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生活(节选)

2019-10-18 08:45李霁野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杨柳岸名著境界

李霁野

生活的经验可以增加对书的理解和欣赏,让我也来举一些小小的例子。

记得有一回,和台静农先生谈到中国诗词的意境,我说很喜欢柳永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他问我,前一句“今宵酒醒何处”如何?我摇摇头,因为我不擅长喝酒。他却觉得酒醒后的境界更好。这有点不好商量。不过他继续说,因为有一次在他回故乡的途中亲身经历过这种境界。我听后只有甘拜下风,毕竟他的欣赏真真切切。在我看来,“杨柳岸”和“晓风残月”从未合成过一张和谐的图画。

我在北平,教学生读过一些诗,有一位坦然承认念不出什么味道。因为多半是情诗,他有些厌恶女性,所以才会读不出味道。暑假后,他见我第一句话便说他喜欢那些诗了。我笑了笑,知道他终于不是在厌恶中过日子了。其实,对于许多作品的欣赏,有许多地方都会受到自己的经验限制,所以脍炙人口的名著,有时读不出什么好,也不必扫兴的。名著也往往有不精彩的地方,不一定是自己的理解能力过差。就是最精彩的地方,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同样领略到。有人说,一年读一次莎士比亚,每次都可以有新发现。真正的名著,大体都很耐咀嚼,咀嚼一回,总可以得到些真味。不要只相信别人的说法,虽然明达的批评可以帮助我们欣赏,可惜这样的批评并不多。我们和十个人交往,未必就会有可以成为朋友的人;而从书中获得友谊温情的比例却比较高。有时,我们自己的经验没有成熟,不能理解欣赏一部作品;有时,同一作品,因为读的时间不同,也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可以证明自己的经验往往在读书上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我們要想深入到书里去,也要尽力将生活经验扩大。有人说,少年人读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会发笑,中年人读了会思考,老年人读了却会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生活同读书是分不开的。一方面,不要做书呆子,将脑袋里装满着死书;一方面,也不要空着脑袋过生活。读书应当是生活中的一种享乐,不是令人头疼的工作。生活应当用书籍来陶冶,使它美化并充实。读书,我们可以接近古今中外的良师益友;认真生活,我们才可以接受书籍给予的恩惠。

【阅读感悟】

本文从读书与生活的关系入手,并举例说明了生活经验对于读书所产生的作用,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接着,从一位学生的经历说起,进而强调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程度也是随着生活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最后,告诉我们读书不要读死书,要学会用书来陶冶情操,极具感染力。

猜你喜欢
杨柳岸名著境界
宁静(外二首)
阜南春
上林春令·滋味
苏幕遮·春游遗爱湖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最高境界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