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习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案

2019-10-18 09:20覃日佐
求知导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应用方案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研究学习迁移理论,借助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和优势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不断提升,是学科融合教育背景下教师普遍认同的一种教学策略。据此,文章尝试分析学习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案,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学习迁移理论;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6-0101-02

一、学习迁移理论总览

1.定义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是自身的学习经验对完成其他学习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理论正是建立在学习迁移的基础上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旨在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记忆、理解其他的知识,可以跨学科也可以不跨学科,但最常见的是跨学科迁移。

2.作用

学习迁移理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势互补,从而提升学科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第二,以其他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其学习思维能力。

二、目前学习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1.迁移效果不明显

学习迁移理论认为,教师需要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去看待某一学科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疲于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对学习迁移并不是非常重视,尤其在老一辈的数学教师队伍中,有部分教师也并不理解学习迁移理论的含义和作用,认为“迁移”就是把别的学科的内容硬性植入数学教学内容中,不仅不会迁移,而且迁移效果不明显。

2.迁移工作不深入

学习迁移并非某种简简单单的教学手段,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学科融合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数学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的共同点,以此作为渗透点推动学科融合,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都只是在教学形式、方法、内容的表面上寻找共同点,导致其他学科的内容只是作为引出、陪衬、佐证数学教学内容的存在,迁移工作浅入又浅出,难见成效。

3.迁移方式不科学

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缺乏学习迁移(学科融合)的科学方法,导致在很多时候,教师非常容易被其他的学科内容所影响,从而偏离正确的教学轨道。这种情况非常多见,例如,教师在讲自行车里的数学知识时需要迁移少量的物理知识,但是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是不懂物理的,一旦教师刹不住车,那在学生看来,这堂数学课就变得非常枯燥难懂,学习信心也受打击。

4.迁移内容较牵强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学习迁移的经验,迁移的内容在小学生看来都非常牵强,甚至有些哗众取宠的味道,例如,教师把美术知识渗透到数学计算类的应用题讲解中,把语文知识渗透到数学图形类题目中,虽然也可以迁移,但这样的迁移方式难度不小,加之教师缺乏经验,不仅会把学生绕晕,甚至还会把自己绕晕。

三、学习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案

1.应用基础和前提

第一,学习迁移理论是基于“人本教学”理念的教学理论,所以教师必须秉持“人本教学”理念,承认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引导学生建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第二,教师必须了解学习迁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尽量选择那些能够直接产生关联的知识点所对应的学科。

2.语文——让学生正确地审题明意

(1)锻炼学生提取题干关键词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有限,所以面对题干很长,条件很多的数学题目,学生在阅读审题时很难提取到其中的关键词,一旦提取不到关键词,那自然就找不准或是干脆找不到某个计算条件,导致计算出错,而通过学习迁移,教师可利用语文的识文断字知识引导学生解读题干并提取关键词。

(2)锻炼学生把握题干核心内容的能力。有些学生把题干通读一遍,还是理不清其中的数据关系,这是因为其欠缺把握题干核心内容的能力。而通过学习迁移,教师可以通过语文阅读知识引导学生总结题干的核心,找到“题眼”,从而准确解题。

(3)实例分析——应用题。例如,在教学数学应用题时,许多的应用题题干中都会应用到“少了”“至少”“至多”“减少到”“减少了”等词语,这些关键词往往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含义千差万别,而教师就可以通过语文知识引导学生提取并理解这些关键词。同时,在应用题题干中,核心内容一般都在中间和末尾,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方法找到题干核心(重要的条件和要求)。

3.音乐——丰富学生的知识记忆方法

(1)通过音乐建立数学知识的条件反射。小学的数学知识比较简单也比较有趣,教师很容易把它们串联在一起,编成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歌词和旋律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学信息,学生经常听这些音乐,久而久之就能通过音乐建立数学知识的条件反射,同时还可以联想多种数学知识。

(2)实例分析——数的加减法。对小学生来说,数的加减法其实并不是很简单的内容,所以教师需要通过音乐知识引导学生记忆和理解一些常见的加减法计算技巧。例如,20以内进位加法歌: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20以内退位减法歌: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很简单。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加法意义歌: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作和。数位对齐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这些歌的歌词和旋律通俗易记,对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非常有帮助。

4.思想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1)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学科,通过学习迁移理论,它能够帮助数学教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培养其认真仔细的学习性格和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品质,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实例分析——做数学作业。做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养成正确的学习心态和作业习惯。一方面,认真仔细是常规的学习品质之一,能够保证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马虎大意,眼高手低;另一方面,实事求是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品质之一,能够保证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会投机取巧,更不会让他人代解问题,代写作业,始终以诚实的态度对待作业,对待数学学习。

综上所述,学习迁移理论实际上是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实现数学和其他学科的优势互补,从而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不断革新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和多元化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彭秀蓉.学习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刊),2016(8).

[2]谢爱红.学习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校园(中旬刊),2016(4):42-42.

作者簡介:覃日佐(1980—),男,广西桂平人,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数学理论。

猜你喜欢
应用方案小学数学教学
虚拟化技术应用方案及在金融业的应用探讨
SPSS软件在中职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架构与应用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