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掌型中医经络检测仪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经络检测的临床特点

2019-10-19 03:53赵新雨张鹏翔张振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9期
关键词:检测仪脏腑经络

付 星,李 靖,赵新雨,张鹏翔,张振华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北京100020)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临床多发的慢性病,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1]。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升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可以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2],已成为我国人群主要致残、致死的病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我国古代医学多将高血压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古代医家多数认为本病病机本质为上实下虚之本虚标实证,与肝肾相关。经络是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当人体出现病理改变时,经络也随之改变。因此,通过检测经络的变化,可推断某类疾病的发生与脏腑之间的联系。

掌型经络检测仪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理论,结合现代电子技术,通过检测手指各个经络反射区的皮肤电阻来判断经络的虚实。通过对单条经络或多条经络组合的特征表现分析判断体质与内在脏腑的证候。

因此,本研究旨在利用掌型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脏腑功能状态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辨证及中医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客观的中医量化指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患者。共收集病例60例,该60例完成试验。同时随机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1.2 诊断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有关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即: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或非同日两次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 Pa)或舒张压≥90 mmHg。

1.3 纳入标准

1.3.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 ①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②年龄在30~70岁之间;③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研究者。

1.3.2 健康受试者 ①年龄18~70岁,男女各半;②既往体健;③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④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数字化胸片、腹部B超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近3个月内),数字化胸片、腹部B超(近6月内),血尿常规(一周内)。

1.4 排除标准

1.4.1 高血压人群排除标准 ①四周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②经心理量表测试可能有重度抑郁或焦虑患者;③心智不健全,不能配合研究者;④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者;⑤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⑥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发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⑦没有完成整个既定过程的病例或者由于自身原因自行退出的病例。

1.4.2 健康人群排除标准 ①四周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②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月经期妇女;③经心理量表测试可能有重度抑郁或焦虑者;④心智不健全,不能配合研究者;⑤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者;⑥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⑦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发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⑧没有完成整个既定过程的病例或者由于自身原因自行退出的病例。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1)剔除:不应入组但已入组的受试者,包括误纳、误诊、无任何检测记录者。剔除病例不作疗效统计分析。但至少接受一次检查、且有至少一次安全记录者,应参加不良反应分析。

(2)脱落:已入组但未完成临床观察的病例,包括病人自行退出、失访、依从性差、夹杂症由医师令其退出。脱落病例如有疗效数据,则以最后一次疗效指标结果转为最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仪器

采用掌型中医经络检测仪(型号规格:SHXK-JL-200F),该仪器由北京身心康中医研究院研制。

2.2 试验前准备

(1)金属饰品不能贴身,如手表、项链、戒指、眼镜、钥匙等。(2)磁性物品远离身体20 cm以上,如各种磁卡、耳机、手机、Pad、智能穿戴设备、汽车钥匙等。(3)检测前用湿巾轻轻擦拭手部检测点,去除汗渍或护肤品等。(4)检测前手部触摸静电版,除去身体静电。

2.3 试验过程

受试者安静休息15 min,除去与身体接触的金属物件,并双手掌放置在掌型模两侧的金属条以释放静电,平坐放松,然后将双手掌放置在掌型检测单元上,医师首先输入受检者个人信息,建立个人档案后开始检测,依次检测手指上的十二经络反射区的皮肤电阻并记录。测试完成后间隔1h重新按照上述方法再次检测记录数据。

2.4 数据采集

采用掌型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完成后,直接将数据导入计算机并保存,数据取两组受试者自律神经、阴/阳值、上/下值、左/右值、体能值进行分析。

2.5 掌型经络检测仪检测判定标准

自律神经(最大/最小)正常值:≤2.0。自律神经指左右手足三阴三阳六组数据中最大一组数值与最小一组数值的比值,用来评估自律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即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神经功能协调或功能失调;阴/阳正常值:0.8~1.2。阴阳比值用于评估心、肝、脾、肺、肾、心包和大肠、小肠、胃、胆囊、膀胱、三焦之间的气血状态及全身代谢状态。上/下正常值:0.8~1.2。上/下比值用于评估个人精神活动状态,评估脑部的精神、神经活动状态及上、中、下三焦之状态;左/右正常值:0.8~1.2。左右比值为左侧经脉能量值总和与右侧经脉能量值总和的比值,对判断骨骼、肌肉及运动神经系统某些疾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体能正常值:25~55。体能为所有经络能量的平均值,来评估个人的元气状态。

3 观察指标

分别取健康人组及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前后两次测量的自律神经、阴/阳值、上/下值、左/右值、体能值的平均值进行分析。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一般资料

健康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45.00±10.39)岁;试验组患者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7.50±10.48)岁,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资料比较

5.2 原发性高血压组分型与健康组各指标相比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的自律神经、阴/阳、上/下、体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原发性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经络指数检测数据 (±s,n=60)

表2 原发性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经络指数检测数据 (±s,n=60)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

判定指标 原发性高血压组 健康对照组自律神经系统 2.13±0.07∗ 1.70±0.05阴/阳 1.43±0.17∗ 1.01±0.17上/下 1.28±0.14∗ 1.04±0.15左/右 0.90±0.21 0.89±0.20体能 23.27±6.41∗ 39.27±7.41

6 讨论

中医学中并无高血压病名,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将高血压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古代医家大多认为本病病机本质属于上实下虚之本虚标实证,与肝脾肾相关,以肾阴阳失衡为根本,上实为肝火上炎,或痰火上扰,下虚是肾虚为本。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又分肾阴、肾阳。肾阴虚或肾阳虚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致高血压发生。肾阳虚则脾肾无以温化,脏腑功能减退,脾胃运化失司,易致痰湿内生,久蕴不化而生内火,阻滞经络,上蒙清窍而发为高血压。肾阴不足,则水不涵木,肝阳偏亢,肝火上扰清窍易致高血压发生。疾病的脏腑变化与其经络息息相关,根据《内经》藏象理论,有诸内必形诸外,诊察现于外的经络病理反应可帮助诊断人体内部疾患。说明经络能反映脏腑的疾患。而经络检测自古以来就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一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经络检测法在中医临床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3]。

掌型中医经络检测仪依据中医手诊理论,通过检测手指各个经络反射区的皮肤电阻,再利用主机转换器将电阻值转换为可明确显示人体机能的测量值(经络能量指数)来反映人体经络的虚实状况,对受检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整合指标自律神经系统、阴/阳、上/下、左/右、体能的变化来初步了解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4]。这些指标能够实时反映人体各条经络的虚实,并提供客观化的检测报告。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的自律神经、阴/阳、上/下、体能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律神经指数明显高于健康组,表明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这与目前现代医学确认的长期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结论相一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阴/阳数值明显高于健康组,表明患者阴盛阳虚,代谢功能下降。这与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机制之一的肾阳不足,而导致脾肾阳虚、运化失司、痰湿化火上扰清窍的发病机理相一致;与健康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上/下数值明显升高,表明上焦经络脏腑气血旺盛,下焦经络脏腑气血虚弱,上、下焦经络脏腑气血失衡,这又与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的另一机制:肾阴不足而导致阴虚阳亢,上盛下虚的发病机理相一致;体能方面,与健康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能值显著低于健康者,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元气下降,这恰好与中医所认知的高血压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这一理论相吻合。

本研究旨在利用掌型经络检测仪测量人体的经络能量指数,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证型与经络能量指数的关系,以期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诊疗提供一种量化依据,为临床中医望闻问切提供一个有效的客观指标补充。

猜你喜欢
检测仪脏腑经络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一种防雷接地装置的便携式检测仪电路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基于555振荡器的地沟油频率检测仪
多功能空气质量远程检测仪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巧用故障检测仪中的Reset功能
经络考证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