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职业院校快乐课堂构建研究

2019-10-20 13:41王艳马小强
商情 2019年43期
关键词:快乐课堂职业院校新媒体

王艳 马小强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行为方式都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同时,也给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思想,正视新媒体的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优点,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反思和创新,让新媒体为职业院校快乐课堂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新媒体 职业院校 快乐课堂

通过与多所职业院校的教师的沟通交流发现,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学习热情很难保持等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也让他们耗费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从教师方面来说,在课堂上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玩游戏、观看影视剧、刷短视屏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制止时很容易引发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长期以往,教师就会疲于教学,体会不到任何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厌教情绪日益加重;从学生方面来说,受失望于学生现状的影响,有的教师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采取“满堂灌”的老办法,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关注、思维得不到发展,对课堂教学无法产生兴趣和热情,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久而久之,两种现象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教师越教越失望、学生越学越乏味。因此,为了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厌学到乐学,让教师转变思想,从厌教到乐教,最终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就必然要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

一、快乐课堂的内涵

“快乐”是我们每个人从孩提时代就经常接触的一个词,也是我们大家对自己生活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人们从事的任何活动,人们追求的任何目标和价值,大都希望从中获得快乐。”[1]学习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得到快乐的感受。但自古以来,学习和快乐就是两件毫不沾边的事。我们自小就得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思想灌输,认为学习和“勤”、“苦”不可分离;而课堂,作为我们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严肃、神圣的,快乐也和课堂无关。很明显,这样的认识既违背了人追求快乐的本性,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所谓快乐课堂,就是能够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满意和幸福的课堂。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种不同的行为相互配合、相互依靠,才能有效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希望自己的工作充满快乐、获取到幸福和满意;学生希望自己的学习充满快乐、获取到知识和成就。如果教师感受不到“教”的快乐、学生感受不到“学”的快乐,那么课堂就会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师生共同的负担。

二、快乐课堂的构建基础

快乐教学的思想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的,他提出了“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的思想,[2]主张通过不断启发和诱导帮助学生学习,而不是强加灌输。在他之后,柏拉图、夸美纽斯、斯宾塞、苏霍姆林斯基等一大批知名的教育学家也都提出了快乐教学的思想。在我国,最早提出快乐教育思想的是孔子,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根据他的思想,可以将学习划分为“想学”、“好学”、“乐学”三种不同的状态,其中以“乐学”为最高境界。在“乐学”的状态下,可以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此后,王守仁、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等人也相继对快乐教育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通过对这些教育思想的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快乐教育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成长规律,侧重于对学生情感的重视,主张教师要关注学生、关爱学生,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形成强大的内驱力,帮助学生健康发展、快乐成长。对于职业院校快乐课堂的构建研究,就是围绕这些著名的教育思想展开的。让课堂教学变得快乐起来,不仅有助于帮助职业院校的教师获得“教”的快乐,还可以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获得“学” 快乐,进而促进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新媒体背景下职业院校构建快乐课堂的路径

(一)激发教师的创造力

教学是一项充满创造力的活动,绝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课堂不能吸引他们,他们的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困难。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挥者,快乐课堂的构建,首先要激发出教师的创造力,让教师愿意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情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不断探索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我。一方面,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有利有弊,作为教师,不应该仅仅只看到新媒体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应该看到新媒体给课堂教学所带来的便利。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不断强化自我学习,对新观念、新技术、新潮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提高自己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能力,进而获得到教书育人所带了的幸福与满意。另一方面,要不断引导教师自觉、自愿地展开对前沿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学习,主动地去挖掘新媒体技术的优点,并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其为课堂教学服务,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激发学生的本能

职业院校的学生虽然在学习基础、行为习惯等方面要弱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但他们对收获感也有相当明确的追求,希望被认可、被信任是他们的本能反应。但一直以来,职业院校的教学都凸显着“教材为主、教师为主”的特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授课,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强加给了学生,让学生感受了沉重的负担,在这样的情感下,他們中的一些人开始逃避学习,开始从其他途径寻求收获感。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最终目的在于教会学生,使学生有所收获。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情感,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本能,帮助他们找准方向、树立自信。以前,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思,但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师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甚至抖音、快手以及网络游戏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与动态,掌握他们的特长、喜好,通过互动与他们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如果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关心与关注、得到了来自教师的鼓励与认可,就很容易在课堂上轻松自如的和教师对话、跃跃欲试的表现自己了。

(三)激发课堂的活力

能够给师生双方都带来快乐的课堂,必定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学生应该绝对地服从教师,教师在课堂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因此,课堂便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反驳、不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灌输,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够感受到来自课堂的快乐。因此,教师要激发出课堂的活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是知者带动不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3]课堂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为师生提供思想碰撞的平台,让师生之间通过平等交流、和谐沟通使知识得到升华,而不是按固定的模式、统一的方法禁锢学生的思想。

目前职业院校的在读学生基本都属于“00后”,他们的成长过程伴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如果教师只看到新媒体的弊端而将课堂、学生与之人为地进行阻隔,必然不会成功。那么,教师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创设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通过新媒体增强知识的生动性,利用第三方教学平台或APP提高课堂的互动性,甚至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重构、打破现有的评价体系,让课堂充满活力。

课堂之快乐,在于师生的从课堂中所获取的幸福和满足,教师获得了“教”的快乐、学生获得了“学”的快乐,课堂对于他们来说,自然就是快乐的。作为教师,应该及时调整心态、正视新媒体的发展,充分挖掘新媒体的优点,让新媒体为职业院校快乐课堂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主动运用新媒体去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知识的高效传递。

参考文献:

[1]胡娟.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16-118.

[2]史鸿敏.有自得之美而无厌苦之患—新课标实施中的“乐学”探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7(1):156-157.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作者1:王艷(1981.6—),女,湖南湘潭人,硕士,经济师,湘潭技师学院教师,  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作者2:马小强(1981.10—),男,湖南湘潭人,硕士,副教授,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快乐课堂职业院校新媒体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创设生活情境激活英语课堂
关于合理运用小游戏促进快乐课堂构建的调查与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