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学校“体教结合”情况探究

2019-10-20 13:41孙丹丹
商情 2019年43期
关键词:体教结合现实困境发展策略

孙丹丹

【摘要】随着社会、教育和竞技体育自身的不断发展,我们在面对新挑战的同时,也会有更多的机遇,我们需要不断地赋予“体教结合”新的内涵和活力,让竞技体育的发展最终与整个社会和教育相互协调调、相融合,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关键词】体教结合 现实困境 发展策略

前言

上世纪80年代针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问题,“体教结合”被提了出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过渡,针对竞技体育出现的诸多问题,国家提出了“体教结合”的方针政策,主要措施有体工队学院化,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加强体校与普通中学的合作和在普通中学试办二线运动队,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体教结合”在我国部分省市实践了近30年后,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其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方有关部门,甚至是国家领导人都开始重视起来。

一、“体教结合”模式发展困境

30多年的实践使“体教结合”形成了这样的局面:体育系统希望教育系统作为其淘汰运动员接受再教育的“退出机制”,或者成为其高水平运动员接受再教育的渠道,体育系统原有的训练体系没有被打破,教育系统成为了运动员保障体系的“退出机制”之一;而教育系统则希望通过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有关招生政策,通过招收退役运动员和现役运动员,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参加教育系统的比赛,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凝聚力,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体教结合”以体育系统为主体,沿习了原有的训练和竞赛体制,体育主管部门围绕着各大赛事等一系列运动会而运转。现实表明,“体教结合”只是打着教育的外衣,打着教育的旗号,并没有出改革的实质性进步。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对于“体教结合”只是各取所需,导致“体教结合”沦为“专业化的竞技运动和教育机构的结合”,教育系统并没有奢望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源能培养世界冠军,体育系统更不想通过这一培养机制来取代原有的培养模式。

由于传统的“一条龙”三级训练体制在“体教结合”的尝试中并没有完全打破,“体教结合”虽然衍生出多种模式,缓解了一些矛盾的激化,但并没改变竞技体育游离于体育大系统及整个教育环境之外的现状。因此,竞技后备人才缺乏,训练体制不完善,无法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而运动员学生接受的教育与整个教育相分离,处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局面,文化素养与健全人格都无法真正意义的得到发展,“体”和“教”似乎始终都存在一层无法捅破的窗户纸。

二、“体教结合”发展策略

1、加强实质力量建设

文化教师作为“体教结合”中重要的一环,不仅承担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学生思想和道德引领者,是除教练外与运动员接触最多的成人。由于学生家长长期不在运动员身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重点由文化教师全权负责,因此是十分重要。由于体校学生的特殊性,他们对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沉重的训练负担也影响他们上课的状态,而且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关爱,因此对教师的要求高于普通学校的老师。因此文化课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同时要随时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状态。

2、准从两个规律

体校“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构建遵从了“两个规律”,既“体育基本规律和教育基本规律”。体育和教育都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两者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体教能够结合的基本依据,它们之间的差异是选择‘体教结合模式所应尊重的准则”。体校在“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过程中,一方面准确把握了两者间的相同点,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另一方面辨别了两者的差异,因势利导、区别对待,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体育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充分发挥了“体教结合”模式最佳的育人效果。

3、构建联席机制

体校强化“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建立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联席制度,为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的培养,更新班级管理模式,教练员充实到班级管理队伍中去。教练员作为副班主任配备到了班级,做到了群策群力、共同管理,尤其是班主任、教练员能够及时沟通联系,教练员参与到文化学习管理中,对教育教学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坚持不懈做好班主任、教练员、中层干部的联动工作。坚持召开相关负责人、班主任、教练员的联系会议,重点解决学生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日常行为规范等问题。

4、重视社会资源建设

体育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可以看到,无论是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还是“体教结合”下的竞技体育,由于都赋予了体育更多的政治内涵和政治要求,因此体育与政治环境的契合一直是我们的特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社会的变革、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竞技体育孤立的运行机制越来越远离了社会运行的轨道,不能与经济、人文运行机制相适应,既不能得到其它系统的支持,也无法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有效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是造成现在一方面体育取得辉煌成绩获得赞美的同时,却似乎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现实生活,社会有限资源被用在少数人身上,这在导致后备人才枯竭的同时,也造成运动员退役后无法回归主流社会的弊端。

5、坚持“体教结合”目标

面对新时期“体教结合”发展的新形势,端正和树立好新时期体育训练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建设体育训练的总目标,坚持“育人夺标”的理念,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建设“体教结合”特色内涵,构建以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优化为主线的发展方针;建设以更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龙头的学、训、教、科研和管理一体化发展的体系,最终达到体校“体教结合”的最高水平。

结束语

“体教结合”追求的就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以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方式,找到相互间协调发展的契合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在公平与公正的原则下,正视矛盾,善于协调和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在追求和谐中分析矛盾、处理矛盾,在协调多方利益、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中不断求得新的和谐,在平衡与非平衡的动态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建中 体教结合应大力推进[N].国家视野中的认识与行动高层论坛文集.2004,10

[2]马玉芳 我国实施“体教结合”的制度设计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4, 35

[3]郑婕  “體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猜你喜欢
体教结合现实困境发展策略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体教结合“一条龙式服务”模式探索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