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交通拥堵改善措施研究

2019-10-20 05:21杨新仓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交叉口

杨新仓

摘 要:伴随着城市化、机动化发展,中小城市普遍出现交通拥堵现象。老城区因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拥堵现象尤为严重,如何综合运用建设与管控措施改善交通状况,值得深入思考。

关键词:文水县;交通改善;交叉口

一、老城区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一)城市布局不合理,道路结构失衡

老城区人口密度较高,用地开发强度大,交通流量较大。同时,道路普遍较窄,道路级配不合理,交通需求與供给矛盾突出。

(二)停车系统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

老城区因用地及道路宽度限制,停车供给严重不足,大部分老旧小区未配建停车位,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使得本来就糟糕的城市交通雪上加霜。

(三)交通管理水平低下

我国当前交通管理普遍存在“重硬轻软”,重视硬件设施的采购与建设,而忽略相关软件的引入,使得部分区域交通管理不理想,缺乏有效的措施应对层出不穷的交通问题。

二、老城区交通改善措施

(一)道路网络的优化与改善

道路网络的优化主要考虑均衡区域路网的流量及饱和度,避免断头干路和交通瓶颈的出现,尤其是要着重考虑区域路网中承担疏解长距离交通或者过境交通的道路,保障过境交通的顺畅。基于上述思路,应该将路网中的交通性主干路,优先列入城市年度建设计划。

(二)交叉口改造

交叉口作为城市交通的节点,主要的改善措施包括:

1、对交叉口进行展宽渠化:通过对路口的展宽,增加进口车道数量,保证与流量匹配。但是在进行展宽时,要确保进口车道数量与出口车道数量的匹配。在进行展宽时,要适当压缩进口道车道宽。

2、交叉口调头交通组织:部分县城主干路车行道宽度在14-20m左右(双向),该宽度对于车辆调头较为困难。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左转调头车道右置,置于直行车道右侧,增加调头车道的调头空间。

3、交叉口交通组织:在交叉口管控中,可综合运用交叉口提前右转、提前调头、禁止左转、施划左转待转区、直行待转区、交叉口出口道可变车道等措施,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三)交通微循环

交通微循环是指干道网络以外的窄巷、小街以及便道等道路。通过疏通微循环网络,可以达到对于干道网络分流的目的。

(四)公共交通和停车交通

优化老城片区公共交通线路,公交站点设置,公交站台尽量设置于交叉口出口道,采用港湾式公交站台,减少对机动车的干扰。

尽量挖掘现有区域停车潜力,鼓励居住小区、商业区采用错峰停车的方式,增加停车位供给。同时采取必要的停车收费政策,利用经济手段,调节老城区停车供需矛盾。

(五)交通管理措施

针对老城区交通流特点,综合运用潮汐车道、可变车道、单行交通等交通管理措施,改善区域交通状况。

三、案例分析

以文水县老城区为例,研究区域为凤凰路、新华路、则天大街、狄青大街围合的区域。

(一)现状分析

凤凰路现状为人非共板,三幅路,双向六车道,设置中央隔离护栏,交通状况良好。新华路为一幅路,中间车行道15m,未设置中央隔离护栏,机非混行,交通状况良好。则天大街、狄青大街均为一幅路,双向四车道,车行道宽18m,设置中央隔离护栏,但是护栏频繁开口;机非混行。

区域内共有7条连通的支路,支路宽度3-7m,路格间距在200m左右。道路路面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兼有部分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路面,路面破损严重。

根据交通调查,区域内新华路、狄青大街、则天大街单向高峰小时流量最高达786pcu/h、452pcu/h、618pcu/h。高峰期间支路流量约为100pcu/h。

区域内基本无停车位,均以路边临时停车为主,无法满足停车需求。

(二)拥堵原因分析

1、狄青大街、则天大街中央护栏开口较多,对主线机动车流造成极大的干扰。机非混行交织严重,降低主线通行效率。车辆调头困难,调头点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2、则天大街商贩占道经营,影响车辆通行。路边随意停车,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相互干扰。

3、交通管理手段单一,未进行系统性、区域性的交通组织研究。

(三)改善措施分析

1、区域路网优化

尽快实施临近的干路作为分流通道:胡兰大街大街西延至凤凰路;朝阳路向北延伸至北环路;现状子夏大街按照规划30m红线实施。

2、交叉口优化

针对车辆调头困难,在交叉口采用左转调头车辆右置的措施,增加车辆调头空间,保障调头车辆的顺畅。

3、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

u则天大街与狄青大街上布设有公交线路,建议公交站台采用港湾式,站台长度20m,两侧渐变段各10m。

u该区域具有浓郁的文水古城区特点,可结合共享单车,增加公共自行车投放数量,提高该区域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如果条件成熟可考虑将南大街改造为步行街。

4、交通管理措施

u干路措施:严格限制则天大街、狄青大街中央护栏开口,保证主线车流连续。在适当位置设置调头点。

u支路措施:支路宽度小于6m时设为单向通行,组织交通微循环,分流狄青大街与则天大街的交通流。

(5)停车交通

u内部支路改造为单行交通后,内部支路可考虑设置停车位,如支路宽度(建筑与建筑之间距离)大于6m,可施划停车位。

u通过在政府广场下方新建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或者三层)来增加该区域公共停车位供给。地下停车场出入口与政府出入口分开设置,保证互不干扰。

u在现状则天大街以南,公安局对面运输公司内(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有一停车场,将其改造为地上立体停车库。

四、结语

老城区是城市用地复合、活跃度最高的区域,同时交通设施供给较差,是拥堵易发区域。在实际交通改善中,既要有路网建设方面的建议,又要有切实可行的交通管理控制措施。本文以文水县老城区交通改善为例,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文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2012

[2]郑圣峰.重庆涪陵中心区交通改善思路与措施研究[J].规划师论坛,2012

[3]田云强,商振华.城市道路交叉口出口道可变车道设置研究[J].城市交通,2014

猜你喜欢
交叉口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与评估
基于Web的城市交叉口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
基于电子秤原理的快速公交满载率检测方法研究①
基于VISSIM仿真平台的城市道路交叉口优化分析
交叉口环境下的智能网联汽车危险状态研究
基于合肥市滨湖新区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优化与应用
基于扰动—轨迹交叉事故致因理论模型的城市交叉口安全分析
基于电路暂态理论的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流模型
城市道路多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案设计与仿真研究
追问,指向思维的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