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与小针刀治疗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10-21 06:03毕殿海罗少林张誉廖勇曾欢高胡文娟廖水生
医疗装备 2019年19期
关键词:痛症小针刀顽固性

毕殿海,罗少林,张誉,廖勇,曾欢高,胡文娟,廖水生

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 (江西新余 338000)

跟痛症是由多种慢性疾病所致的足跟部疼痛,多见于肥胖症与中老年人群,临床主要表现为站立或步行时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多数跟痛症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休息、封闭治疗得到缓解,若治疗无效将逐渐发展为顽固性跟足痛[1],此时再进行保守、封闭治疗效果不明显,进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创伤面积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2]。随着人们对顽固性跟痛症的深入了解及新型手术器械的发展,关节镜微创手术成为治疗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的常规方式。本研究比较关节镜与小针刀治疗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顽固性跟痛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6~68岁,平均(57.62±4.38)岁;病程5~31个月,平均(16.41±3.92)个月。试验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4~69岁,平均(58.14±4.57)岁;病程4~29个月,平均(15.88±4.0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经X线片检查确诊的患者;(2)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且经过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的患者;(3)单侧足痛患者。

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病史患者;(2)存在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3)足部有严重溃疡及病变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小针刀封闭性松解疗法:患者取俯卧位,足跟朝上,寻找疼痛点并进行标记,然后用聚维酮碘棉球进行局部皮肤消毒,铺孔巾,以5 ml 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对疼痛点进行松解治疗;采用小针刀对准标记点处垂直进针,刀口方向与足跟皮肤纹理走向相同,进针应缓慢、轻柔,分别使用针刀沿肌纤维方向和垂直于肌纤维方向松解4~6次,至刀下有松动感时退刀,进行加压包扎止血;嘱咐患者保持足部干燥清洁,忌饮酒及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不可进行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保证充分卧床休息。

试验组采取关节镜微创治疗:术前行X线片检查,确定骨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取内踝和外踝下方跟骨跖面水平一长约0.5 cm的斜形切口,插入关节镜,使用离子刀逐一分离皮下脂肪,暴露跟骨跖面,暴露跟骨骨刺,用关节镜磨头将其磨平、切除,用等离子刀于跟骨附骊点处进行适当松解,关节镜直视下,于跟骨内侧面垂直跟骨纵轴方向钻孔,穿过对侧骨皮质,使含有大量脂肪滴的血溢出,术后进行切口缝合。

1.3 临床评价

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法(AOFAS-AH)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1)采用VAS与AOFAS-AH对两组进行评分比较,VAS评分具体标准:画1条长10 cm的直线,共11个刻度,0刻度表示无痛(0分),10刻度表示剧痛(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AOFAS-AH评分具体标准:包括疼痛、功能与自主活动情况、最大步行距离、地面步数、反常步态、前后活动、后足活动、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9个项目,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2)疗效评价标准:优,无疼痛感且行走负重正常;良,疼痛明显减轻且行走正常;可,疼痛感稍有减轻且负重时有隐痛感,长时间行走产生痛感;差,疼痛感无改善或加重;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与AOFAS-AH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AOFAS-A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AOFAS-AH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与AOFAS-AH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VAS评分与AOFAS-AH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VAS评分 AOFAS-AH评分对照组 30治疗前 8.74±1.36 52.36±3.41末次随访 3.14±1.21a 77.35±3.18a试验组 30治疗前 8.49±1.41 51.87±3.37末次随访 1.24±0.33ab 83.74±3.61ab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跟痛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有:(1)跟骨下脂肪垫炎性病变;(2)跖筋膜炎和跟骨骨刺;(3)跟骨高压症;(4)神经卡压。而顽固性跟痛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医疗界存在较大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由跟痛症患者前期治疗不当或无效引发的[3]。

3.1 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的传统治疗方法

由于早期人们对顽固性跟痛症不了解及医疗手段的不发达,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与一般跟痛症患者相同。以往通过小针刀、中药熏洗、口服非甾体抗感染药、缓冲鞋垫以及局部注射激素等保守方式进行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疼痛,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顽固性跟痛[4]。而传统手术方式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性大以及术后恢复缓慢等缺点,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命质量。通过本研究末次随访两组VAS评分、AOFAS-AH评分可知,试验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新的治疗方式(关节镜微创治疗)能够明显解决传统方式患者术后恢复慢的问题。

3.2 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的关节镜微创治疗

随着医疗设备以及医疗水平的发展,关节镜微创已经成为现今治疗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的主要方式,但行关节镜治疗前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禁忌证[5]。操作过程中应小心谨慎,注意关节解剖部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关节镜微创手术切口小,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较传统手术方式小,利于患者恢复。通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可知,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关节镜微创治疗较传统小针刀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关节镜微创治疗顽固性跟痛症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痛症小针刀顽固性
王培民教授辨治跟痛症经验浅析
中医治疗跟痛症的研究概述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小针刀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吴中朝 他用一根银针直击“痛症”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泡脚加点药,跟痛症拜拜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