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止液输液器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2019-10-21 06:04占妍
医疗装备 2019年19期
关键词:损失量输液器补液

占妍

玉山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江西上饶 33470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即将大量的血液、液体、电解质通过静脉注入患者的体内[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普通的输液器在输液交替、完成时容易造成药液浪费,且构造不够完善,部分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等不良事件,已经无法满足医疗舒适性的要求[2]。为了保障输液的安全性、有效性,提高输液的效率,输液器的设计、性能、用途不断发展,自动止液输液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其应用效果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探讨自动止液输液器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玉山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18~59岁,平均(36.13±5.42)岁;体重35~76 kg,平均(55.12±6.48)kg。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19~58岁,平均(36.42±5.15)岁;体重36~78 kg,平均(55.75±6.30)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18~60岁;(2)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依从性均较高。

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脑、心、肝、肺、肾等器官有严重病变患者;(4)有感染性疾病患者;(5)血液、循环、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器,观察组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两组均输入2瓶液体,由同一名护士固定、更换液体,在输液前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信息,并向其讲解药物的用法、作用,使用压脉带评估患者的皮肤血管情况;配药完毕后进行三查七对,将输液贴放在输液盘边,保持无菌状态,将输液器插入并进行排气,扎压脉带并消毒,将针帽取下并再一次排气,让患者保持握拳姿势,以15°~30°进针,见有回血后将压脉带解开并将输液器的开关打开,输液正常后将针固定在患者的手臂上;再次核对患者的信息和药物信息,告知其注意事项,处理用物,在患者输液期间间歇性查看其情况,是否有静脉回血、皮肤红肿等情况出现,若有,尽快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输液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包括输液时的排气时间、更换补液时间、排气液体损失量、剩余液体损失量,时间越短、损失量越少,表示输液器的应用价值越高,输液有效性越高;比较两组皮肤红肿、疼痛、输液不畅、静脉回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生率越低表示输液器越安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输液时的排气时间、更换补液时间、排气液体损失量、剩余液体损失量比较

观察组输液时的排气时间、更换补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排气液体损失量、剩余液体损失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输液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患者对临床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以及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输液患者对输液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要求随之增高。普通输液器止液依靠药液的浮力作用使得浮标堵塞输液管,因药液的成分与纯净度不同,药液中会存有颗粒、杂质,使浮标不能与输液管完全吻合,达不到自动止液的效果,且浮标下被堵塞在输液器内的剩余药液没有办法继续输入人体,造成药液浪费;输液器在运输等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挤压,发生变形,止液时浮标不能与输液管完全吻合,会降低密封性,空气进入输液管,有可能造成感染,发生不良事件,安全性不高,无法满足临床要求[3]。自动止液输液器的出现代替了普通输液器,使用其进行输液,当液体快输完时,可以自动止液,能防止空气进入患者的静脉,降低感染发生率。自动止液输液器的止液基于气压原理实现,在人体静脉、大气压强、静水压的综合作用下能将药液在输液器内保持静置,使其不受药液成分、纯净度等的影响,可以确保止液效果,进而能够将空气阻断在输液器外[4],可以缩短排气时间及更换补液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排气时间及更换补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进行输液时,因里面有浮体结构,护士不用时刻关注液面的位置,能够让药液得到充分利用,降低药液浪费概率,增强输液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排气液体损失量及剩余液体损失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普通的输液器若不能及时换药、拔针,当患者血管静脉压比输液压力高时,会导致血管内的血液反流,出现回血等现象[5]。自动止液输液器能够自动截留残余液体,使得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能保留部分液体而阻断空气的进入,减少回血的发生。同时,自动止液输液器的原料为TPE和PVC,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减少输液器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输液时的排气时间、更换补液时间、排气液体损失量、剩余液体损失量比较(±s)

表1 两组输液时的排气时间、更换补液时间、排气液体损失量、剩余液体损失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排气时间 更换补液 排气液体损 剩余液体损(s) 时间(s) 失量(ml) 失量(ml)对照组 46 44.13±9.4311.48±4.03 1.20±0.43 10.42±0.75观察组 46 29.41±6.48 6.12±2.25 0.31±0.11 8.40±0.41 t 3.05 2.61 4.09 5.28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输液不良事件比较[例(%)]

综上所述,自动止液输液器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好,可缩短排气时间、更换补液时间,减少排气液体损失量及剩余液体损失量,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损失量输液器补液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开采对矿区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碳损失量的影响
煤层瓦斯损失量计算方法探讨及其实践*
输液器的秘密
关于石嘴山矿区煤层气含量测试中损失量计算的探讨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PIVS 挤压式智能输液器
门诊输液室精密输液器的临床使用体会
灭菌设备、容器对样品试剂损失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