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照射联合腰椎牵引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10-21 06:04周雯颖
医疗装备 2019年19期
关键词:红外线腰椎间盘例数

周雯颖

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骨六科 (江西九江 332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是由于身体的腰椎间盘发生变性,纤维环出现破裂而引发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机体的马尾神经和神经根所引发的综合征[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腰腿痛,其易发部位为腰4~5椎间盘以及腰5至骶1椎间盘。目前,临床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腰椎牵引,但治疗效果差异较大。有研究显示,红外线照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可发挥显著作用[2]。本研究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腰椎牵引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2岁,平均(37.3±5.1)岁;病程1个月至4年,平均(6.3±2.7)个月。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18~64岁,平均(37.8±5.4)岁;病程1个月至4年,平均(6.7±2.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诊断标准,且经临床CT或MRI检查确诊。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仪器为电脑牵引治疗仪(常州市康达医疗康复设备有限公司,设备型号KD-YZQ-01)。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采用牵引带固定其下胸骨以及骨盆,初始牵引力为患者体重的30%,然后逐渐增加,通常每隔3~5 d 增加2~4 kg,直至达到患者体重的60%,以患者可耐受为度,20 min/次,1次/d,10次为1个治疗周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外线照射治疗,采用红外线治疗仪(武汉氧生堂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设备型号CQ-10)对穴位或痛点进行照射,取穴原则为循经取穴或邻近取穴,所选穴位包括肾盂、足三里、大肠俞、殷门、委中等;红外线灯与皮肤距离为25~35 cm,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每天照射1~2次,每次选取3~5个穴位。仪器设置为:输出功率60%~80%,实施定点间断照射,每次各穴位点的照射时间为8~10 min,照射完成后告知患者卧床休息15~30 min,1次 /d,5次为1个治疗周期。

两组均给予康复护理。(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交流,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以成功案例鼓励患者,并介绍积极治疗干预的重要性;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2)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疾病的致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并重点介绍人体腰椎的解剖结构;若患者病情处于发作期,则需告知其在硬板床上休息,并指导其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等,告知患者不可弯腰、扭腰,不可搬重物,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3)康复训练指导:待患者病情处于缓解期时,可指导其开展“拱桥式”功能锻炼,保持双腿屈曲,将头后部、双足以及双肘作为支点,用力抬高臀部,使身体保持拱桥状,参照患者的承受能力,逐渐将双臂保持在胸部,将支点变为患者头后部以及双足;3次/d,20次/min;完成每组动作后,指导患者进行20~30次仰卧位踢腿运动,交替踢抬双腿;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后期指导患者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协助下进行行走训练。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疗效评价标准:腰腿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不影响工作及生活,直腿抬高角度可超过70°,为治愈;腰腿疼痛症状以及腰部功能均得到改善,为有效;腰腿疼痛症状以及腰部功能无改善,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于患者出院时发放并回收该表,总分100分,85~100分为满意,60~84分为基本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和长时间坐立工作或重体力劳动有关,腰椎牵引可增加腰椎间隙,从而促进突出的髓核回纳,消除或减轻神经根所受到的刺激和压迫,进而促使组织水肿有效吸收,减轻腰腿痛,达到放松筋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腰椎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外线照射可有效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原因,红外线照射治疗可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扩张血管;红外线照射可促进致痛物质的代谢,还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降低异常兴奋的交感神经的兴奋度,刺激神经递质以及肽类物质的释放,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5]。而康复功能锻炼则可促进腰椎部血液循环,使腰背肌群力量增加,进而增强腰椎间的稳定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腰椎牵引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自理能力,从而增强了患者的疾病治疗信心。

综上所述,红外线照射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腰椎牵引治疗,且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红外线腰椎间盘例数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更正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