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策略研究

2019-10-21 07:12杨明珠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中年级小学数学

杨明珠

摘 要:数学学科与语文有所不同,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思维水平,还能够使其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因此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中年级的学生已经褪去了稚嫩,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主见,数学教师要想实现高效教学策略,需要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中段学生学习效率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

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想法,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也要因材施教,根据他们各自的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形成了特定的学习习惯,因此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要根据这一现实情况开展适当的教学活动,使其能够在快速掌握数学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数学能力,为升入高年级做好准备。

一、创设成功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上,进而有效调动她们的积极思维和内在动力。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学习时会出现厌倦心理,数学教师要针对此心态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其中创设成功的教学情境是一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不再感觉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且愿意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节时,教师说道:“同学们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图形,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抢答游戏好不好?”学生齐声道:“好!”教师根据学生认知情况,说道:“听好了,第一题是这样的,什么图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一学生抢答道:“三角形!”教师道:“非常棒!接下来第二题,什么图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有学生抢答道:“正方形!”也有学生回答说:“长方形!”教师道:“你们回答的都正确,那正方形和长方形除了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外,还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数学教师通过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好胜心理,创设成功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数学学习积极性。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众多学生眼里,数学是枯燥和乏味的,所以不重视数学学习,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导致成绩快速下滑。对于中年级的数学知识来说,除了计算外还增加了一定难度,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在数学课堂中提不起精神。针对上述情况,小学数学教师除了改变教学策略外,还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一些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有兴趣的故事表演或者视频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为高年级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垂线和平行线”一节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城市夜晚的美景,并将等射出的美轮美奂的光线展现出来,使其在感受灯光的美丽时说道:“同学们能够用语言表述一下这些美妙的光线吗?”有学生道:“五颜六色的光线!”有学生说:“光线笔直地直冲天际!”教师道:“那这些线有尽头吗?”有学生说有,有学生说没有,教师又说道:“大家仔细观看这些光线,是不是都是从一点发出,然后无尽头地延伸下去了?”学生道:“对!”教师随即通过多媒体呈现出一条射线、线段和直线,说道:“那灯射出来的线和哪条比较形似呢?”学生立即指出射线,教师随即就将射线、线段和直线的区别讲解给学生,并由此引出角的概念和畫法。数学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有效提高了中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其后续学习提供了保障。

三、恰当地配置习题,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都提出了习题练习的重要性,要求教师除了正常授课外,选编配置恰当的习题,使学生在联系中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小学中年级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想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讲解,还要学会恰当地配置习题,使他们在练习中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愿意,进而促进其不断进步。

例如,学生在学习“千米和吨”一节时,教师首先通过复习导入法,带领他们一起回忆之前学习过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和米,并引导其笔画出长短,进而引出千米的概念,使之明白千米和米之间的转化关系,熟练掌握千米单位。在授课期间,数学教师还提出练习题“旗杆的高度为300()”“学校到科技馆的距离为5()”“如果操场一圈为400米,跑5圈能够达到2()”等供学生解答,使其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师通过在恰当地时间配置恰当的练习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做题积极性,还能够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实现高效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有效的练习,不再对长度单位产生畏惧学习心理,而是愿意尝试自主地解答问题,对后续学习帮助极大。

总而言之,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数学教师要不断鼓励和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其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外还要恰当地配置习题,使其在练习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戴秀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2(8):62-62.

[2]程卫国.浅谈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116-116.

猜你喜欢
中年级小学数学
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中年级作文训练要点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