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古潜山空气驱试验研究

2019-10-21 07:03衣云宁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5期
关键词:底水潜山碳酸盐

衣云宁

摘 要:针对边底水碳酸盐潜山油藏在开发中后期,油水界面上升、注水水窜严重的矛盾问题,实施了空气驱试验,分析见效特征:气驱推进方向单一;注空气对地层压力影响不大;受裂缝和溶洞发育影响,气窜关井影响试验效果。该研究为同类油藏气驱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底水;碳酸盐;潜山;空气驱

0  引言

曙古潜山投入开发30余年,经过历次补孔、堵水,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达到92.93%,综合含水达到82.6%;油水界面监测及生产井动态反映,目前油水界面已接近潜山顶部,仅在构造顶部区域剩余厚度在4m左右。

曙古潜山盖层发育稳定、油层压力保持程度高、剩余油相对富集等优势,具备通过气驱开发提高最终采收率的可行性。

1  概况

1.1 地质特征

杜家台古潜山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斜坡中段,由两个走向为北东向的长条状古潜山头构成,该潜山地层西倾,倾角400~500。油层埋深:1397~2000m,含油面积7.3km2,地质储量3132×104t,采收率31.6%。

1.2岩性

曙古潜山主要开发铁岭组、下马岭组两套地层。曙古1油藏储层岩性主要以灰白色泥晶、亮晶白云岩为主,另有少量发育的硅质白云岩;曙古32油藏以砂質白云岩、白云质石英砂岩及石英岩为主。

1.3 储层特征

裂缝系统主要为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构造裂隙,其特点是裂隙密度大,纵横交错,裂缝面平展,一般无充填物,裂缝宽度一般小于0.2毫米,平均值为0.12-0.16毫米。

除了裂缝之外,由于碳酸盐岩各种粒间、晶间的胶结物以及胶体硅质成份,基质或晶粒的一部分被地下水溶蚀后而形成的孔、洞或沿裂隙溶蚀而形成的串珠状分布的小孔洞及大型岩溶。

1.4 油层发育及油藏类型

曙古潜山为典型的双重介质底水潜山油藏。从整体看曙光古潜山为狭长的背斜状潜山。

1.5 流体性质

原油密度0.8531g/cm2,原油粘度为15.42MPa.s,凝固点35.4℃,含蜡量16.92%,沥青与胶质含量16.91%。水型为NaHCO3型,矿化度在1500mg/L左右。

1.2.7温度压力

曙古潜山属于低饱和压力油藏,油藏原地层压力约为18.92MPa,饱和压力为0.6MPa,原始压力系数为1.02。原始地层温度82℃,地温梯度3.4℃/100m。

2  油藏开发特点

2.1主要发育两套岩性,但仍具有整体块状特征

不同岩性的产能相同。曙古1井区以白云岩为主裂缝纵横交错,孔、洞互连,基本无补孔生产井;而曙古32井区尽管纵向上层间岩性有所差异,但补孔结果表明,两种岩性产能无较大差别,仍为统一的裂缝系统

二是生产井井间干扰明显。当油井生产制度发生变化后,邻井含水变化明显。例如曙4-5-23井与曙古523井相距仅32米,两井均高含水。曙4-5-23日产油2.5吨,含水87%,该井关井后,临井曙古523井含水由88%下降到46%,日产油由3.9吨上升到15.1吨。

2.2油水界面持续上升,目前已接近潜山顶部

曙古潜山投入开发30余年,经过历次补孔、堵水,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达到92.93%,综合含水达到82.6%;油水界面监测及生产井动态反映,目前油水界面已接近潜山顶部,仅在构造顶部区域剩余厚度在4m左右。

2.3裂缝相对发育,注水后水窜严重

曙古潜山裂缝、孔洞发育,注水后水窜严重、含水上升快。表现为2000年8月21日潜山实施污水回注水,只用15天,区块水窜的明显,含水大幅度上升,表现为含水上升,产油量下降。

2.4地层能量充足,压力保持稳定

由于具有充足的底水能量,曙古潜山油藏水侵量不断上升,地层压力基本保持稳定。

3  空气驱试验

3.1 方案设计

利用现有注采井网, 以注采关联井组为单元。曙古潜山油藏内部不同层位、不同岩性间均有裂缝相连,无法进行分层注气,只能采用一套层系进行开发。注气部位选择潜山腰部,油水界面以上、接近油水界面部位注气。

4  试验实施效果

4.1 现场实施情况

2015年4月开始,先后曙古112井组、曙古525井组转空气驱,其中完善注采井网,实施大修2口,配套实施监测18井次。

4.2 注气见效情况

2015年4月以来,曙古潜山2个注气井组累注气量为941万方累计增油0.28万吨,其中曙古112井组采油井6口,3口井受效;曙古525井组采油井5口, 2口井受效。

4.3 见效特征分析

一是气驱推进方向单一。曙古112注气后,见效井均位于上倾方向的构造高部位,增油效果明显,气驱方向单一。

二是注气对地层压力影响不大。曙古1井区注气前压力16.93MPa,注气后压力16.92MPa;曙古32井区注气前压力13.63MPa,注气后压力13.61MPa,压力稳定,注气对地层压力影响不大。

三是受潜山裂缝发育影响气窜严重,增油期较短。油采油井气窜后只能关井,曙古2井组,控制油井11口,气窜5口,气窜率达到45.5%。曙古112注气井组里,气窜井曙古32-011、曙古32-11、曙古32-10;曙古525注气井组里,气窜井曙4-5-23C井、曙古523。

5  结论及建议

(1)单纯注空气导致气驱方向单一,不适合曙古底水裂缝性潜山油藏。

(2)间注配合压锥关停能够改善油井气窜程度。

参考文献:

[1] 孙晓旭,杨胜来,吴晓云.   裂缝性底水潜山油藏注气数值模拟研究 [J]. 复杂油气藏. 2012 (01)

[2] 姚淑影.   裂缝性潜山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研究 [D]. 西南石油大学. 2011(05)

[3] 赫恩杰,蒋明,许爱云,宋富霞,闫爱华,朱红莉.  任11井山头注氮气可行性研究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3(04)

[4] 文玉莲.裂缝性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5(06)

猜你喜欢
底水潜山碳酸盐
底水厚度影响下的水平井开发规律研究
安徽潜山:“田管家”授技术
古皖之源,“皖”美潜山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乌马营潜山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海相碳酸盐烃源岩生烃潜力模糊评价方法
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确定新方法
超高压均质联合二甲基二碳酸盐对荔枝汁中污染菌及其微生物货架期的影响
碳酸盐型滑石物相分析方法研究
一种低氯根稀土碳酸盐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