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水

  • 复杂边底水油藏地层压力预测和调控研究
    内少有的大型强边底水油田,以水平井开采为主[1]。边底水油田存在天然的能量供给,在油田开发初期,往往只布置产油井进行天然能量开采。但天然能量开采后期,将面临地层压力下降,特高含水和低采油速度等问题,严重影响产液效率,为了保证油井产能稳定和钻完井作业安全,控制地层压力稳定至关重要。而由于与注水井开发方式不同,地层压力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及压力调控方法也存在差异。目前,国内学者通过公式推导、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已初步认识了边底水油藏中井网布置、夹层发育和水体大小对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3年10期2023-10-25

  • 底水稠油油藏润湿性对水锥回升的影响*
    )0 前言目前,底水稠油油藏是各国油田开发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此类油藏占所有石油资源的30%~80%[1-3]。随着油田进入二次和三次开采阶段,越来越多的油田演化为底水类型[4]。底水油藏的特点是油层全部与底水接触,存在明显的油水界面,俗称“水上漂”,其优势和劣势比较明显。一方面,大油水界面增加了底水波及油层的能量,开发过程中损失的地层压力可以从底水中及时补充;另一方面,底水侵入给油井带来了高含水的问题[5]。开发过程中往往出现无水采油期短、早期出水、含水

    油田化学 2022年4期2023-01-10

  • 酒钢湿式筒式磁选机设备优化及生产实践
    磁选机在使用时,底水多点给入方式不能完全冲散矿浆,强磁性粗颗粒矿石沉积,微细颗粒不能完全松散[2],磁选机选矿效率低,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 磁选机磁搅动对强磁性矿石的中、细粒物料有效,对粗粒和微细粒物料效果不佳。(2) 矿石沉在给矿槽体底部,不易被磁滚筒吸附,大量磁性矿物从尾矿排矿管流出;尤其赤铁矿、镜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等矿物的选矿精度差,选矿效率较低。(3) 磁选机底水采用多点延伸给入式,便于调节给矿质量分数,冲散磁选机槽体底部矿浆;但该方式不能

    矿山机械 2022年12期2022-12-15

  • 底水油藏注水开发条件下水平井临界产量研究
    ,能够有效地减缓底水脊进趋势和推迟见水时间,同时在相同条件下,水平井临界产量显著高于直井[1-12],因此水平井广泛应用于边底水油藏开发中。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量过大造成生产压差过大,容易造成底水脊进过快,降低最终采收率,产量过小则不满足采油速度需求,因此必须制定合理产量以达到最好开发效果。目前对于底水油藏的水平井产能公式研究较多,Chaperon[13]和Giger[14]分别提出气顶和底水油藏的临界产量计算公式;Kuchuk等人[15]利用余弦变换的方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1期2022-05-18

  • 底水厚度影响下的水平井开发规律研究
    459)0 引言底水油藏水平井已广泛应用于海陆油田新区产能建设和老区调整挖潜中,开发技术及开发水平也日趋成熟。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强底水、油层厚度低、地层原油黏度大、隔夹层分布复杂等因素影响,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差异大,且底水油藏“先肥后瘦”的开发策略导致底水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储量品质差、动用难度大,油田内部储量挖潜方向及开发界限亟需突破[1-5]。目前针对底水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集中于水平井长度、原油黏度、油层厚度、避水高度、采液速度以及

    非常规油气 2022年2期2022-04-25

  • 低渗透底水油藏井控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五采油厂0 引言底水油藏堵水技术经历十几年的发展进步,先后出现了底水油藏先期堵水技术、采水消锥技术等[1- 5],但由于底水油藏出水强度大,出水位置难确定,往往造成堵水效果不佳[6- 8]。总体而言,前期底水油藏控堵水技术主要针对中高渗油田,并不适用于低渗透底水油藏的控水增产。长庆低渗油田底水油藏孔渗性相对较好,地层能量充足,目前开发井数量逐年增多,很多油井由于生产参数不当或因改造过度而造成底水锥进、含水突升,这类高含水井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油井产能发挥和

    钻采工艺 2022年1期2022-03-30

  • 东胜气田致密底水气藏封堵底水压裂技术研究
    10-3μm2,底水气层发育,纵向上遵循上气下水的分布规律,气层和水层之间无隔层和夹层较薄,气层、水层分布不连续,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压裂改造后部分井产水量大,制约了产能的进一步提升[2]。国内外底水气藏的增产改造工艺以控缝高压裂[3-5]和改变相渗压裂为主[6,7],控缝高压裂在锦66 井区由于采用小排量、小规模施工,压后增产效果较差,改变相渗压裂技术采用较大规模施工,有一定增产效果,但压裂后会沟通水层,也会出现含水率较高、有效期短的现象,长期生产存在井筒

    石油化工应用 2022年2期2022-03-17

  • 底水油藏直井临界产量及最佳射孔程度修正式
    710021)在底水油藏中,当具有一定射孔程度的油井开始生产后,原始油水界面开始呈锥形上升,即形成底水锥进。随着油井产油量的增加,水锥高度逐渐上升,直到产油量达到某一值后,水锥突破,油井见水,则此时的最大无水产油量就定义为临界产量。Muskat 等[1-5]用各种方法研究了底水油藏直井的临界产量,但均未考虑射孔程度对产量的影响。Abass等[6]考虑了射孔程度后,在二维平面径向渗流条件下,得出最佳射孔程度(从油层顶部开始射孔)为0.5 的结论,但并未考虑底

    复杂油气藏 2021年3期2021-12-17

  • 块状底水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海27块为块状边底水普通稠油油藏,含油面积2.8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73万吨,油藏埋深1390-1555米,地下原油粘度160-326毫帕/秒;1993年投入开发以来,先后经历直井一次开发、水平井二次开发、深化二次开发三个开发阶段,采出程度28.8%,油藏局部水淹严重,油水关系复杂,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亟需开展剩余油分布研究,规模部署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关键词:块状普通稠油 底水 锥进 脊进1 引言新海27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盆地中央隆起南部倾末带的南端,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7期2021-09-10

  • 联合隔板理论和井底循环排液技术开发底水油藏新模型
    油井的临界产量是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临界产量的高低决定着底水油藏开发效果的好坏[1]。一方面,为了控制底水锥进,延长油井无水采油期,底水油藏油井需要以低于临界产量进行生产,但油井采油速度低,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如果油井以高于临界产量进行生产,则出现底水锥进快,油井较早见水,含水率迅速上升,导致油井暴性水淹而关井,大部分原油将无法采出。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既能提高临界产量又能延长油井无水采油期的底水油藏开发新方法。为了同时达到这2个

    断块油气田 2021年4期2021-07-28

  • 基于渗流屏障的底水油藏精细注水研究与应用
    广泛的应用。关于底水油藏注水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1-2]。郑小杰等[3]针对隔夹层不发育、地层能量相对不强的底水油藏进行了注水开发可行性论证,结果底水油藏注入水波及范围小,采出水主要为地层水,驱油效果不明显。程秋菊等[4]利用数值模拟、流线模拟以及虚拟示踪剂技术等方法对底水油藏注入水的驱替路径进行了研究,认为底水油藏大部分注入水优先流向底水区,驱动底水往生产井流动,表现出补充底水能量的作用。如何实现底水油藏注入水驱油,一直是底水油藏注水未能突破的难点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1-01-12

  • 塔河强底水砂岩油藏CO2驱机理实验研究
    011)国内外边底水油藏储量丰富,但大部分是碳酸盐岩油藏,砂岩边底水油藏占比不大,国内储量较大的边底水油藏主要有8个,分别是曹妃甸明化镇组和馆陶组油藏、陆梁白垩系油藏、吐哈红南白垩系油藏、冀东油田[1-3]、胜利桩西馆陶组油藏、中原濮城沙一段油藏、塔河三叠系油藏及轮南三叠系油藏[4-5]。国外的底水砂岩油藏主要有两个:伊朗AHWAZ油田和苏丹1/2/4区油田[6-7]。边底水油藏根据水体能量强弱可以分为强底水油藏、常规底水油藏和弱底水油藏。大部分强边底水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0年6期2021-01-08

  • 海上底水油藏水平井水驱波及系数定量表征
    引言近年来,海上底水油藏处于大规模水平井应用阶段,通过采用少井高产、大泵提液的开发方式显著提升了该类型油藏的开发效果[1-4]。渤海海域大型河流相砂岩稠油油田Q 油田,其油藏显示出较强的边底水特征,底水油藏储量占比为40%,属于低油柱、强底水油藏,主要利用水平井开发。2014 年对底水油藏进行了一次加密调整,开发井距从350 m逐步降至200 m,单井井控储量降至30 万m3,水平井布井油柱高度大于10 m,目前底水油藏综合含水率达到95.4%,采出程度为

    岩性油气藏 2020年6期2020-11-09

  •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柴上塬区长6油藏类型判识
    字:柴上塬区;边底水;油藏类型柴上塬为七里村油田勘探开发区块,整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境内,其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晋西挠褶带向斜和渭北隆起带的交接部位,主体处于陕北斜坡东南部,地表为黄土塬地貌,是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生界的含油富集区带之一[1-6]。该区块高度开发,井井见油,井井产水,对于油藏有无边底水的及油藏类型的判别对区块的进一步开发有重要的实际意义。1 判别方法总结本文对柴上塬区长6油藏有无边底水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生产动态分析法、压恢测试

    云南化工 2020年8期2020-08-25

  • 底水油藏侧向调驱提高采收率工艺优化
    (北京)能源学院底水油藏是指油水层界面被水平分割的一类油藏,其油水界面远大于油藏垂直界面。这种油藏通常具有较厚的油层,且油水接触面较大[1-2]。通常情况下,油藏底水面积远大于油层面积,天然能量充足,有利于油藏开采开发。然而底水能量充足也会导致底水较易渗入油层,形成窜流通道,油井含水迅速上升,缩短油井无水采油期,降低油井寿命[3-5]。另外,由于大量连通通道的存在,导致二次采油阶段水驱波及效率降低,油层动用程度小,采收率效果差[6]。为了减缓底水油藏油井含

    石油钻采工艺 2020年1期2020-06-16

  • 无夹层底水油藏注水开发图版建立与应用
    为曲流河沉积砂岩底水油藏,构造幅度平缓,平均油层厚度为15 m,平均孔隙度为30%,平均渗透率为3 000 mD,地层原油黏度为260 mPa·s,原始地层压力为11.3 MPa,饱和压力为4.6 MPa。该区块无夹层底水区2009年开始注水,主要采用五点法面积注采井网进行开发。注水开发后,油藏地层压力保持稳定,维持在9.1 MPa左右;然而采油井的产油量并未出现明显增加。无夹层底水油藏通过注水能否实现驱油难有定论。对于无夹层底水油藏,目前主要采用天然能量

    特种油气藏 2020年2期2020-06-08

  •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压敏底水油藏产能及水锥预测方法研究
    300459)底水油藏开发的核心问题是控制底水锥进,最大程度地延长油井无水采油期,以达到提高油井累计产油量和采出程度的目的。高效开发底水油藏的关键是掌握底水油藏油井见水特征,确定合理的避水高度、生产压差,防止底水快速突破。关于底水油藏合理产能的确定、见水时间的预测,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唐人选[1]推导出油井见水前离井轴任意半径在任意时刻的水锥高度的隐式函数,确定了底水突破时间和不同时刻水锥的剖面形态。朱圣举[2-3]研究了底水油藏油井的临界产量、射孔程度及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0年1期2020-04-25

  • 华庆地区侏罗系油藏见水主控因素研究—以F油藏为例
    要受构造控制,边底水较发育,属天然弹性水压驱动油藏;按照油层与底水接触分为西北部层状油藏及东南部底水油藏。西北部平均砂体厚度16.5m,平均油层厚度10.6m,底水不发育;东南部砂体厚度较大,平均砂体厚度38.6m,平均油层厚度10.2m,平均底水厚度28.4m,油层厚度与底水厚度之比为1:2.8。2 含水上升主控因素分析F 油藏2015 年投入开发, 正常生产井67 口,其中油井53口,水井14口。近年出现18口含水上升井,均为见地层水含水上升。平均含水

    化工管理 2020年5期2020-03-18

  • 底水油藏含水上升机理探讨
    006)1 传统底水锥进理论存在的问题1.1 传统底水锥进理论与矿场实践不符传统上认为底水油藏油井投产后,储层原油以径向流动方式进入井筒,井筒周围产生了压降漏斗区,在压降漏斗导致的油、水压力差作用之下形成水锥。水锥持续侵入油层,直至侵入井筒造成油井见水(见图1)。图1 底水油藏生产过程中底水锥进示意图按此理论,水锥侵入射孔段之前,油井应表现为低含水,水锥侵入射孔段后,含水突然上升至高含水乃至特高含水阶段。吴起油田侏罗系油藏为典型的构造油藏,底水普遍发育。统

    石油化工应用 2020年2期2020-03-18

  • 底水油藏特高含水期相渗曲线重构方法及应用
    或缺的重要资料。底水稠油油藏处于特高含水期时,水平井波及体积难扩大,但是大量资料表明[1-2],随着孔隙体积注入倍数的增加,波及区域内驱油效率可再提高。目前行业标准中规定,常规相渗曲线在注水30倍孔隙体积后测取残余油饱和度端点值,而底水油藏理论模型研究表明,特高含水期时主流线区域内孔隙体积冲刷倍数高达上千乃至上万倍,因此常规相渗曲线端点值已经无法准确反映底水油藏特高含水期的生产实际。常规相渗曲线反演方法是基于相渗曲线的一维水驱油理论或者常用的水驱理论曲线计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9年5期2019-11-18

  • 曙古潜山空气驱试验研究
    宁摘 要:针对边底水碳酸盐潜山油藏在开发中后期,油水界面上升、注水水窜严重的矛盾问题,实施了空气驱试验,分析见效特征:气驱推进方向单一;注空气对地层压力影响不大;受裂缝和溶洞发育影响,气窜关井影响试验效果。该研究为同类油藏气驱提供了借鉴。关键词:底水;碳酸盐;潜山;空气驱0  引言曙古潜山投入开发30余年,经过历次补孔、堵水,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达到92.93%,综合含水达到82.6%;油水界面监测及生产井动态反映,目前油水界面已接近潜山顶部,仅在构造顶部区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5期2019-10-21

  • 燃煤锅炉炉底渣水系统补水优化研究
    渣水系统,用于炉底水封槽和捞渣机上槽体的补水及冷却;正常情况下只向炉底水封槽补水,再由其溢流至捞渣机上槽体;捞渣机溢流水至溢流水池,由溢流水泵打至渣水处理系统浓缩池,再溢流回缓冲水仓,实现水的循环再利用。因炉底水蒸发、渣水处理系统浓缩机排污、炉底渣排放,而损失的水,正常情况下由全公司回用水向缓冲水仓补水来补偿。为保证非正常情况下的捞渣机补水及冷却,引入一路全公司回用水至捞渣机上槽体。2 存在的问题自炉底渣水系统投运以来,补水量一直居高不下。经统计,炉底渣水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8年11期2018-12-07

  • 底水油藏压力及流量变化规律研究
    浩君,黄 磊掌握底水油藏的开发动态变化规律,对合理开发好底水油藏至关重要。底水油藏流体的流动为三维渗流,并且由于水体的大小、油藏的各向异性、油藏边界等都对底水油藏的动态有影响,使渗流规律更加复杂。目前关于底水油藏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水淹规律[1-3]、见水特征[4-6]、底水锥进理论[7-9]等方面,而关于底水油藏的水体、压力及流量变化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研究基于试井理论,建立了底水油藏三维渗流模型,分析了不同水体外边界条件下油藏压力、流量、累计流量的变化规律,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年2期2018-05-23

  • 带隔板的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高度计算
    平井能够有效延缓底水锥进,改变底水锥进模式,变“锥进”为“脊进”,因此被广泛用于底水油气藏的开发[1-3]。研究底水脊进规律,包括水脊高度及形态变化、水淹模式及机理,预测水平井的见水时间和临界产量等指标参数,对实现底水油藏的高效稳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人们采用渗流力学理论和油藏工程方法对底水脊进进行研究。Giger F M[4]建立水平井底水脊进的二维数学模型,计算临界产量和见水时间,但相关参数难以确定。Chaperon I[5]研究各向异性对水脊高度及临界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8年1期2018-03-29

  • 注氮气控制底水锥进实验研究
    00)注氮气控制底水锥进实验研究尹太恒1, 赵 冀2, 唐永亮2, 王 倩2, 张 敏2, 邵光强2(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 102249;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针对底水油藏直井开采过程中底水锥进造成生产井含水不断升高的问题,建立了三维底水油藏直井开采物理模拟装置,对注入氮气控制底水入侵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氮气注入时机、注入速度、注入量以及关井时间对控制底水入侵的影响规律。研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7年3期2017-06-21

  • 水箱模型中“底水”确定方法的探讨
    的初始蓄水深度(底水)。它的大小,对次雨产生的径流量和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即初始蓄水深高,反映前期湿润,次雨的产流快,损失小,径流量较大,反之则反。因此确定底水是水箱模型在应用中一个重要问题。当起涨流量较大时(此时各层水箱底水均超过边孔高度)可采用起涨流量确定各层水箱的初始蓄水深度(底水);久旱之后的次雨模拟则可认为第一层水箱的底水为零,甚至第二层也可认为为零。但是对于起涨时处于退水阶段(此时初始蓄水深度(底水)低于水箱的边孔高度),这种情况并未有好的解决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7年5期2017-03-22

  • 底水油藏采收率影响因素探究
    300280)边底水油藏采收率影响因素探究张志明 高淑芳(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天津 300280)众所周知,边底水油藏底层当中存储着充足的天然能量,具有较高的采收率前景。在利用水平井对边底水油藏进行开发的过程当中,底水锥进可能会导致油井见水过早,从而使油藏的无水采油期缩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采收率。因此,有关施工人员应控制好底水锥进的时间点,同时制定出合理的工作制度,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一问题的发生几率。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主要对边底水油藏采收率

    化工管理 2017年4期2017-03-03

  • 延长油田边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及避水措施
    5)延长油田边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及避水措施耳 闯(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针对延长油田水平井开发边底水油藏时凸显的含水上升速度较快的问题,以研究边底水油藏见水特征及避水措施为目的,对水平定井见水特征、含水上升规律及水淹模式等进行研究,提出了延长油田边底水油藏水平井避水措施。结果表明,边底水油藏水平井投产3年后含水开始明显上升,3.5年后高出周围常规生产井;水平井见水以边底水锥进为主,延长油田的边底水油藏非均质性较强,水

    非常规油气 2016年5期2016-12-08

  •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垂向位置确定模型及应用
    0010)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垂向位置确定模型及应用朱志强1,李云鹏1,葛丽珍1,童凯军2,杨志成1(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2;2.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北京 100010)为了控制油井气窜和水锥,提高油藏开发效果,需要准确判断不同类型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合理的垂向位置。在分析不同类型气顶底水油藏生产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气体状态方程、物质平衡方程将气顶能量和底水能量与油环中水平井垂向位置建立联系,推导出水平井垂向位置关于气

    石油钻探技术 2016年5期2016-11-15

  • 底水油藏多分支水平井水脊规律
    610500)底水油藏多分支水平井水脊规律常元昊1,2,乐平2,姜汉桥1,刘传斌1,高亚军1,王依诚1(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2.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多分支水平井技术在延缓底水和气顶的脊进速度、提高油气井产量等方面作用明显,但在底水油藏开发中水脊问题仍然不可避免。文中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底水油藏多分支水平井模型,并分析了底水突破位置与发展情况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分支水平

    断块油气田 2016年4期2016-03-13

  • 侏罗系边底水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100)侏罗系边底水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黄纯金,吴冬旭,王加一,王宏亮,杨耀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采油厂,甘肃庆阳745100)元城油田元435区属于边底水油藏,投产初期采用天然能量开采,2012年11月转入注水开发。由于边底水能量得到补充,油田开发态势进一步转好,综合递减率明显下降,含水上升率得到有效控制,延长了有效开发时间,为超低渗透侏罗系边底水油藏的后期注水开发提供了有力依据。元城油田;注采比;压力保持水平;边底水油藏元435区侏罗系油藏位于

    石油化工应用 2015年3期2015-10-24

  •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脊进规律
    都610500)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脊进规律刘振平,刘启国,王宏玉,袁淋(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利用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水平井底水突破的位置。根据水平井的产量公式,推导出与垂面径向流的渗流阻力相应的生产压差。假设垂面上的生产压降满足对数分布,可得到考虑重力影响的底水脊进速度公式,并推导出油井的见水时间方程。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底水首先从水平井中部突破,并且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底水脊进的

    新疆石油地质 2015年1期2015-10-22

  •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计算方法
    盼油气田开发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计算方法袁淋1,李晓平1,刘盼盼2(1.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采气一厂,陕西榆林718500)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是衡量水平井井筒是否过早水锥和气锥的一个重要因素,准确计算其大小对气顶底水油藏开发至关重要。基于水平井井筒周围气顶与底水锥进原理,考虑水平井井筒周围椭圆形等压面,并将该等压面等效为发展矩形族,利用椭圆渗流原理推导了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

    岩性油气藏 2015年1期2015-09-24

  • 生物礁灰岩底水裂缝型油藏开采规律及技术对策
    田,如何提高此类底水裂缝型油藏的采收率成为油藏工作者面临的大问题。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发现了一批底水裂缝性油气藏,本文中对国内川南有水气藏、华北古潜山油藏、乐安油田以及塔河缝洞油田等的开采特征和增产措施进行了调研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开采技术对策。1、底水油藏产水特征底水油藏的油井投产后很快见水,有的出现暴性水淹。如何抑制底水油藏的底水突进是提高油井产量、提高油田采收率、实现油田高效开发的关键所在。为了很好地控制水锥,必须分析油井水侵方式和含水

    江西化工 2015年4期2015-08-30

  • 河口采油厂强边底水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期井网加密提高采收率研究
    )河口采油厂强边底水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期井网加密提高采收率研究魏超平(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15)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有8个强边底水稠油区块,目前均处于高含水期,但采出程度低,剩余油富集,由于边底水活跃,无法满足蒸汽驱筛选标准。根据区块开发特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高含水期井网加密的经济技术界限,提出采用“加密增油”这一指标评判是否具有井网加密的经济可行性。研究表明:无夹层时,目前井网无法有效动用井间原油,当有效厚度为6.7~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5年6期2015-07-02

  • 高温高盐底水油藏强化泡沫体系试验研究
    500)高温高盐底水油藏强化泡沫体系试验研究于清艳, 张烈辉, 王鑫杰(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 610500)我国底水油藏储量丰富,底水油藏的开发面临底水脊进的问题。泡沫具有视黏度高和选择性封堵能力,能够在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起到压脊作用。为了得到压脊效果较好的强化泡沫,首先通过室内试验评价泡沫综合指数,筛选出了较好的起泡剂SA、DR和AM;然后进行了起泡剂的复配试验,筛选出4种泡沫综合指数较高的普通泡沫体系;为增强普通

    石油钻探技术 2015年2期2015-04-08

  • 试析油藏地质参数与排采工艺参数对薄层底水藏排水采油技术的影响
    采工艺参数对薄层底水藏排水采油技术的影响刘鹏俊杨健陈勇(新疆华隆油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排水采油主要是指增加水平井下部的分支,使排水更加方便。本文主要分析了排采工艺参数与油藏地质参数两大影响因素对薄层底水藏排水采油技术的影响,同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说明。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油藏地质参数排采工艺参数薄层底水藏排水采油技术1 排水采油机理简述有效运用水平井技术可以使油井的产能得到有效提高,同

    地球 2015年7期2015-03-31

  • 改进底水锥进油藏开发效果方法
    00280)改进底水锥进油藏开发效果方法宋舜尧(中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天津 大港 300280)底水油藏普遍存在于我国,且我国的砂岩底水油藏储量比较丰富,我国的很多油田包括辽河油田、塔里木油田、华北油田等已探明有丰富的底水油藏。底水油藏开发技术比较困难,主要在于怎样防止底水锥进造成的水淹现象。为了提高和改进底水锥进油藏的开发效果,本文以华北油田为例,对其底水油藏的地质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并采用一定分析方法分析底水油藏锥进的影响因素,以及锥进的类型,

    化工管理 2015年16期2015-03-23

  • 带隔板底水油藏最优射孔段确定方法
    分公司试采一厂)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水锥使油井过早见水,并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油井的临界产量是底水刚刚锥进到井底时的油井产量,李传亮[1-2]提出带隔板油藏临界产量公式。这之前,国内外许多研究底水油藏的专家提出的临界产量公式都是对油藏中不存在非渗透夹层而言的。如果油藏中存在隔夹层,则水锥进的形态会发生改变。因此,李传亮提出的“隔板理论”对底水油藏临界产量确定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李传亮提出的临界产量公式,没有考虑隔夹层以上的射孔长度对临界产量的影响。何巍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4年5期2014-12-16

  •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研究进展
    310023)在底水油藏水平井开采过程中,底水水脊是影响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水平井水脊的深入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到水脊数学模型的建立、见水时间、物理模拟实验、数值模拟以及消锥等方面。我们着重对水平井水脊研究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汇总整理,发现针对水平井的研究大都在未考虑毛管力和井筒摩阻的情况下进行。在此通过分析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思路与方向,以便为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1 水脊的形成机理与直井开采相似,在水平井开采底水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9-21

  • 稠油热采底水条件下物理模拟实验技术
    452)稠油热采底水条件下物理模拟实验技术翁大丽1,2,陈平2,张军辉2(1.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7;2.中海油能源发展工程技术分公司 天津300452)研究了高温底水物理模拟实验系统的组成,建立了稠油热采底水条件下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并以渤海LD底水油田为例,利用该系统开展高温底水物理模拟试验研究,模拟研究了热采驱替方式、底水能量、井型对底水侵入的影响。高温底水物理模拟实验技术的开发,能同时实现高温和底水条件下的物理模拟实验,该技

    天津科技 2014年10期2014-08-07

  • DWL技术开发底水油藏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
    67000)我国底水油藏储量丰富,约占所有油藏的一半以上,开发好底水油藏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众多学者对底水油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见水时间、开发机理和临界产量等方面[1-8],以上方法在综合考虑抑制底水锥进效果和油田实际应用等方面均不是很理想。1990年,A.K.Wojtanowicz[9]提出了井底循环排液(DWL)技术开发底水油藏的新方法,该方法为高效和合理地开发底水油藏提供了指导。DWL技术已经成功的应用于底水油藏的抑制水锥和提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2期2014-07-05

  • 一种预测底水油藏水锥动态及见水时间的新方法
    0)0 引言砂岩底水油藏是我国油藏地质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砂岩底水油藏可为油田产量增加提供保障。一方面,底水油藏能量充足,底水为油藏的开发提供了驱动能量;另一方面,底水油藏油井见水后,油井的含水率迅速上升,产油量下降,油藏的采出程度降低[1-3]。掌握底水油藏油井的见水时间,可以合理地制定油藏的开发方案和安排油井的日常管理工作。关于砂岩底水油藏,无论是见水时间,还是开采机理等方面,众多学者均做了大量研究[4-6]。朱圣举[7]基于底水锥进和低渗透非达西

    断块油气田 2014年2期2014-06-17

  • 水平井开采延长油田底水油藏可行性分析
    较强。构造低部位底水活跃,油层压裂改造时容易造成水窜。水平井在底水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具有生产压差小、泄油面积大的特点,能够减缓底水脊进,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增加产液量,改善开发效果[1]。预测水平井产能及变化规律的方法较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Joshi[2]、Giger[3]等提出的产能公式;国内李璗[4]、窦宏恩[5]、刘想平[6]等也提出了各自的稳态产能公式。这些公式在推导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即都是将水平井的三维流动简化为2个二维流动,所以得出的产能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年7期2014-03-03

  • 底水油藏水平井底水锥进理论研究
    430100)在底水油藏开采过程中底水有两种基本的驱动方式:托进与锥进。托进是指底水驱动时,水驱前沿(油水界面)在油层中缓慢、均匀、大面积向上移动;而锥进则是底水沿着局部高渗带流向油井。托进主要发生在油层内或油层与底水之间有遮挡条件的夹层的底水油层或距离油井较远的区域。托进驱动有利于水均匀驱油,驱油效率较高,无水生产期较长,最终采出程度较高。而锥进主要发生在井底附近,锥进使油井很快见水,无水生产期缩短,且降低油藏最终采收率[1-4]。1 底水锥进机理当射开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3年1期2013-12-23

  • 林樊家油田林17块边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研究
    6600)我国边底水稠油油藏分布广泛[1,2],边水入侵、底水锥进,导致油藏含水迅速上升,单井水淹严重甚至报废,始终是开发这类油藏面临的最大问题。研究表明,水平井能有效延缓边水入侵、底水锥进现象,并有效改善直井含水上升快、采收率低的问题[3,4]。林樊家油田林17块底水能量充足,属于边底水稠油油藏。该区块从1990年开始一直采用直井开发,由于边水入侵、底水锥进严重,含水上升过快,大部分油井水淹严重,开发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边水入侵、底水锥进严重的问题,通过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年4期2013-05-13

  • 封堵底水技术在吴旗油田应用
    存在矛盾吴旗油田底水油藏主要包括三个油气富集区(吴133、吴135、吴88),储层为正韵律沉积特点,油层从上到下非均质性严重,油层顶部砂岩较细;底部砂岩较粗且顶部水平渗透率高于底部垂直渗透率,开发中随着底水的不断锥进,油层底部层段和锥体部分形成大孔道,水淹日趋严重。图1 底水锥进示意图(1)近几年针对油藏的特点开展了“三小一低”的小型酸化、压裂等进攻性措施,以达到提高单井产量的目的,但由于前期对地层认识不清、措施参数不合理、施工过程监控不到位等,导致生产射

    石油化工应用 2013年4期2013-05-10

  •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淹规律经验模型
    257041)底水油藏水平井水淹规律经验模型曹立迎1,蔺高敏2,宋传真1,刘传喜1(1.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叙利亚项目部,北京 100083;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 东营 257041)在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水平井以泄油面积大、生产井段长、井底压降小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底水的存在及井身结构的原因,水平井在开采过程中更易产水。文中针对底水油藏水平井开采时的水淹问题,综合考虑了水平井水平段长度、避水高度、油水黏度比、渗透率

    断块油气田 2012年3期2012-05-05

  • 底水油藏水平井出水规律的实验研究
    平井物理模型进行底水油藏开采物理模拟实验,较之理论方法能够更加真实地再现实际油藏或油井中流体的流动特征[1]。底水油藏的开采过程中,水平井往往很快见水甚至严重水淹[2-4]。现有的水平井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布井、影响水平井产能的因素、水脊位置与形状等方面[5-11]。关于对底水油藏水平井出水规律的影响国内主要以数值模拟研究较多[12],所参考的物理模型都较为简单[13-14]。而利用三维物理模型来模拟和评价底水油藏水平井出水规律的实验国内尚处于初步阶段[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2年1期2012-01-16

  • 双层完井排液压锥中排水量的确定方法
    新颖且有效的控制底水锥进的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为了更好地将其技术应用于开发底水油藏,针对 Wojtanowicz A.K.提出开发底水油藏的新思维“双层完井排液压锥”,对底水油藏油井的排水量问题进行了研究,推导出油井产量与排水量的关系,这对进一步做好底水油藏油井的生产管理工作和科学开发底水油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底水油藏 完井排液 油井产量 排水量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底水锥进,对该难题已有大量的研究和认识[1-5]。本文针对

    石油石化节能 2010年12期2010-11-16

  • 双层完井排液压锥中油井产量的确定
    颖而且有效的控制底水锥进的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为了更好地将其技术应用于开发底水油藏,针对Wojtanowic提出的开发底水油藏的新思维——双层完井排液压锥,对底水油藏油井的产量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理论推导出油井产量和油层厚度的关系,这对进一步做好底水油藏油井的生产管理工作和科学开发底水油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底水油藏 底水锥进 完井排液 油井产量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底水的天然能量使得底水油藏的采收率较高,但是当油井产量大于临界产量时,底水

    石油石化节能 2010年11期2010-10-13

  • 冷家油田边底水驱稠油油藏选择性堵水实践与认识
    盾冷41 块为边底水驱动的油藏,该断块西南部有广阔开放的边底水,原始水油体积比为2.05,水体能量较大,南部由于处于构造低部位,因而也是水层分布最厚的地方。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采出量的增加,油层亏空的加剧,势必会造成油层压力下降,边底水侵入,油井见水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隔层不发育,垂向渗透率高,垂向与水平渗透率比高达0.68,也使治理边底水困难较大。2 边底水入侵规律认识2.1 平面上不同部位油井见水时间规律北部:见水时间较晚,平均在3.9个周期以后见

    科技传播 2010年18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