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与学生生沟通

2019-10-21 07:12蔡鹏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进行批评浅谈个体

蔡鹏

摘 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非易事,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的遗传基因、家庭和社会关系不一样,生活经历并不完全一样,这些因素决定了每个个体对人和事的看法可能不一样。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关爱学生,以诚相待;尊重学生,平等相待;采取恰当的方式;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等方面,浅谈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

关键词:教师;学生;沟通;以诚相待;平等相待;恰當方式;时机;场合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无论教书还是育人都离不开与学生沟通。因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听懂了没有,掌握程度如何,还有哪些知识难于理解和掌握,才能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教师在育人时,必须要了解学生所犯错误的来龙去脉及内心的想法,从而查清事实真相,发现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从而想出对策,帮助学生认清所犯错误的根源,纠正错误,克服弱点,健康成长。俗话说,“人心隔肚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非易事,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的遗传基因、家庭和社会关系不一样,生活经历并不完全一样,这些因素决定了每个个体对人和事的看法可能不一样。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关爱学生,以诚相待

学生还未踏入社会,心灵基本上是纯洁的,没有那么多的弯弯拐拐,但他们天生对关爱具有很强的感知能力,如果教师时时处处体现出对他们的关爱,就会扫除他们对教师的敌意,解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尊重学生,平等相待

人人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在新时代,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存在尊卑,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只能就事论事,帮助学生分析错误,解决问题,而不能侮辱学生人格,以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听不进教师的正确意见,造成沟通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沟通失败。

三、采取恰当的方式

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掌握所学的技能。比如,有些过程或现象学生不能直接观察到,教师就可以用课件来展示,在传授技能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亲自示范,边示范边讲要领,带领学生体验。

在育人时,如果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教师就要旗帜鲜明地指出来,不要怕驳了学生的情面,应当严厉时就不能讲情面,当然不讲情面并不是说可以侮辱学生人格,同时还要因人而异,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犯错的学生心理承受差,受老师的严厉批评后有可能会走极端,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导致教师教育的结果与目的背道而驰。遇到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满腔热情。我这里说的困难主要是指学生缺乏处理事情的方法,比如,如何面对和解决学习上的及生活上的困难,如何正面理解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及与父母的关系。

四、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

当有个别学生在上课时没有专心听讲,比如,在走神或梦游,或是做其它与当前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时,教师在不打断教学的同时,可用眼神提醒学生注意或走下讲台将学生推醒,下课后单独向违纪学生了解为什么上课没有专心学习的原因,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没有干扰大多数人的学习,又给违纪学生留了面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如果学生因情绪激动而顶牛,教师自己先要冷静下来,根据自己对该学生性格的了解,思考一下自己采用高压方式能否压下来,如果当时可能压不下来,教师就要及时安抚学生情绪,让学生冷静下来,再进行批评教育,如果学生一时不能冷静,那就另择时机,避免学生产生过激行为。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或提供心理帮助,涉及学生隐私时,要避开公共场合,一方面是保护学生隐私,另一方面在大庭广众之下,学生也难以打开心扉,师生之间也就无法沟通了。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做到了以上几条,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芳琴.浅谈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J].课外阅读旬刊,2012(10).

[2]黄俊娜.浅谈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J].青年文学家,2013(5):72-72.

[3]蔡海霞.浅谈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J].中学语文旬刊,2015(12):106-107.

[4]潘登斌.浅谈教师与性格内向学生沟通的技巧[J].天津教育,2002(9):27-28.

[5]邓公明.教师如何与学生谈话——浅谈心理辅导技术在师生交流中的运用[J].人民教育,2011(5):17-19.

猜你喜欢
进行批评浅谈个体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特朗普称前助理是“狗”
浅谈虚拟语气
浅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浅谈命题
“时尚&建筑”的浅谈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把握批评的“适当方式”
摘揍批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