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格类型分组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

2019-10-21 08:49王洪霞
高教学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王洪霞

摘  要:以人格类型分组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试图在人格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理论与自我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在人格类型分组的基础上,同学们以分组讨论等形式共同讨论学习各个教学主题如自我意识、职业规划、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以及恋爱心理等,将各个教学主题的在人格类型的感知下彰显出与自我发展密切相关的深刻内涵。这种教学方式加深了学生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认知与理解,提高了学生们的自我感知能力,使学生可以更真切地自我反思、自我觉察与自我成长,从而更好地达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人格类型;分组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7-0101-03

Abstract: Experiential instruction based on the grouping of personality type tries to combine the theory and self-practic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better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personality perception. Based on the grouping of personality types, students discuss and learn various teaching topics such as self-awareness, career planning, emotional management, stress management, and love psychology in groups. Each teaching topic shows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closely related to self-development under the perception of personality type. This teaching method has deepened student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improved students' self-perception ability, and enabled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mselves, self-awareness, and self-growth. Thus, the goal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can be better achieved.

Keywords: personality types; experiential Instruction mode on the group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还具有丰富的实践性。如何在短短的课堂中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是课堂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以人格类型分组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试图在人格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将课堂理论与自我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在人格类型的感知基础上,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自我反思、自我觉察,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涉及的众多重要的主题,如职业规划、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以及恋爱心理等。马克思曾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①在人格觉醒的前提下,个体才能真正把握自我成长的核心所在,才能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

一、以人格类型分组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解读

以人格类型分组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是运用人格测量的工具将不同人格类型的同学进行分组,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类型的同学组成一组。在分组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主题的合作探究,讨论以及相应的作业考核等。同学们可以在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同时,更好地感知同种类型的小组同学所具有的特点,在情绪情感、认知、行为的交流方面有更多共鸣,更好地感知自我、了解他人。以人格类型分组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可以将理论知识贯穿于课上与课下同学们的观察、思考与体验之中。在同伴相互合作学习中,既巩固了课堂学到的基础知识,同时更真切体验了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关注的重要主题如自我意识、人格发展、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职业规划、人际交往以及生命意识等主题。

人格作为个体自身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显示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虽然人与人之间看起来差别不多,但有差别的地方都很显著。同学们实际上也非常希望了解,什么东西让我们与坐在我们周围的同学不同。为什么有的人交朋友易如反掌,有的人却形单影只?这样一些关于人格的疑问实际上涉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如果人们对人格有更多更深刻的认知、理解与感受,通常能够回答这些疑问。而且对于人格的重要性,很多人往往没有足够的认识。人格通常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可以有助于确定一个人成功和生活满足的边界。很可惜的是很多人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知,由此影响到未来的发展以及人生可以达成的成就。以人格类型分组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在人格了解感知的基础上,比较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实效性,是可以将认知、体验、分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体验式教学。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促进自我的觉察

人的一生几乎都行走在自我觉察之路上。这是一条慢长且并不坦荡之路。人们常常处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状态之中。在人格分组基础之上,同学们能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个性特点,特别是与日常熟悉的同班同学的了解互动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体验认知、情绪情感以及行为的差异,更好地理解自我意识,从而在人格发展、职业规划、情绪管理、压力管理方面有更好地认知与体验。

基于人格类型的分组将相同类型的同学聚在一起,与不同类型的同学形成显著的差异。虽然我们平时也总是强调类型的概念,但常常没有和具体的人联系在一起,以人格类型为基础的分组,可以非常现实具体地将这种差异呈现出来。常常就有很多同学在分组后发现,原来我朝夕相处的舍友跟我是一个类型或者是非常相似的,会发现彼此的个性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当然也会感受到班级中有另外一些个性与自己有明显差异的人。由此可以看到,以人格类型为基础的分组形式的合作,可以促使同学们更为积极地寻找个性的类似与差异,并思考背后的原因,从而更好的觉察自我,而这正是自我成长的开始。自我剖析、自我认知是发展与成长的第一步。在更好的自我觉察的基础上,个体才可能有更清晰的自我意识,树立自我发展的目标,从而有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也能更好的管理情绪与应对压力,在恋爱心理方面也会有更为成熟的认识,从而让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出应用的功能与作用。

(二)加强人际的合作

以人格分组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可以促进同类型的同学更积极地参与到话题讨论之中。也可以让非同类型的同学针对他们所感受的差异来讨论交流,促进对差异的觉察感知,让大家在合作中更好地了解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特征和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等个性倾向,从而在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职业规划、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的核心所在。在这种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更好地从他人角度了解自我,也可以增加对别人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就能避免人际交往中不必要的误会以及日常交往的不愉快。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也会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常常跟一个人的人格紧密关联。我们在评价他人的人格时,他人也在对我们做类似的评价。由此我们应该更致力于完善自己的人格,而这个前提是对自己的人格有清晰的认知且在此基础上能够悦纳自己。

自我探索常常是一个反复、长期、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有同伴的互相支持与鼓励,或者相互的激励,会让一个人有更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跟自己非常类似的人一起努力探索,很多时候能够获得情感上的理解与共鸣,更能理解在奋斗路上所遇到的很多情绪感受,如遇到挫折与困难时所感到的自责或失望,减轻情绪的困扰,增进人际的支持。

(三)提高教育的实效

通过在人格类型分组基础上的合作式学习,同学们可以更直接地照见自己的真实,更深刻地觉察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视角、心理动力、行为方式和发展趋向。在此基础上,个体可以更真切地理解自我的优势劣势,更好地完善自我、全面提升自我。人格类型分组的重要价值在于通过人格分组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帮助人们照见自己、觉察自我,从而在此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职业规划等主题。

对人格类型的分组,涉及到同学们对于自己心理过程、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的思考与反省,所以它的实施过程不仅仅会在课堂上呈现,也会渗透到同学们对日常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观察思索中。人格类型的关注渗透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主题之中,是同学们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必然會引起同学们一定程度的思考与反省。理论上所分析的各种人格类型与身边熟悉的同学一一具体对应起来,又给大家更为直观的感知与体验。所以以人格类型分组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既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他人,又能更深入地体察自己,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从而推进同学们对职业规划、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以及恋爱心理的理解与把握,使同学们真正受益,也有益于同学们一生的成长。

二、以人格类型分组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的运作

(一)人格类型分组

人格类型的分析测量非常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我们主要采用的是自陈式调查表,当然也可以以其他测量作为辅助或加以比较。这个自陈式调查表在同学们使用的教材中都有相应的题目。这个测试表共有四十个命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将符合自己情况的命题一一标出。不符合个人情况的命题不计分。每个题目根据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计分。这些题目根据得分多少,可以确定每个人主导的人格类型。最高得分的这个类型就是这个同学的主导性格。主要分为活泼型、力量型、完美型、平和型四种主要的人格类型。

一般情况下,在任何一个人群中,这四种主导类型都存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个同学都有多重人格特点,表现为四种类型的得分都有,甚至非常接近,但其中一般有一个占主导地位。在四个主导类型之下,根据次要类型的不同依然可以再划分为一些小组。如活泼型为主导的这部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大组。在此大组中,同学们根据具体得分的不同又可以组成活泼型加力量型、活泼型加完美型、活泼型加平和型等小组。有些得分相同类型可以由自己决定加入哪一组。由此,可以基本上划分好小组,由人格类型相似的同学组成每一小组。基本上每个小组由四个左右的同学组成,超过四个的可以再划分为一个小组。不够四个同学的也可以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总体来说,大多数小组是由人格类型相同或相似的同学组成,也有个别小组是由不同类型的小组构成。这些小组都建立在人格类型分组的基础之上。

人格类型的分组需要强调的是每一种类型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差异需要去辨识。人格类型理论给了人们更为清晰认识自己的机会。同学们不管对于真实的自己是喜欢还是讨厌,都要勇于面对自己,接纳自己,这是自我成长的基础。没有哪一种人格类型是完美的,每一种人格类型都有它的优缺点。比如以完美型为主导的人格的同学具有做事讲原则、细心的优点,但在灵活性方面存在劣势。也要让同学们看到的是我们自身对于其他人格类型的人往往也存在偏见,我们有时候只是根据自己的看法来判断别人的思想。假如我们都能对他人的立场、处境多一些了解,从而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我们就会理解到每一种人格类型的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身的处境、行为方式,就不会太容易陷入人际关系的困惑之中。

(二)小组参与合作

同学们根据人格类型分好组后,以人格类型分组为基础的小组合作会贯穿于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之中。关于小组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1. 自我意识主题部分:讨论不同人格类型的同学如何看待自己,小组内自由讨论,小组可以派代表发言或者小组内的组员自由发言分享讨论结果;2. 人格发展主题部分:讨论不同人格类型具有的典型特点,也包括优势、劣势等,可以派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不同小组间可以对话发表自己的不同感受或看法;3. 职业生涯规划主题部分:讨论职业价值观、职业选择以及职业规划。人格类型划分的不同小组可以呈现出基于人格类型不同所展现的职业选择及职业规划的差异;4. 人际交往主题部分:讨论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不同人格类型的同学会遇到哪些相似的问题,有哪些特定的问题是某一类型的同学容易遇到的;5. 情绪管理主题部分:讨论大家容易产生的情绪反应及处理方式;在小组讨论中,大家可以谈谈属于自己人格类型的同学最容易产生哪些情绪,有哪些情绪是大家相似的;6. 压力管理主题部分:分析大家所面对的压力类型以及应对方式;对于不同的人格类型的同学来说,大家感受压力的类型有什么相同或不同;7. 恋爱心理主题中讨论大家在恋爱方面具有的疑问及应对方式。不同人格类型的同学在面对恋爱问题时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有哪些相似或不同。

每一个主题可以由小组成员自由安排小组内的某一同学负责组织大家完成,由小组组长记录在案。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问题、分析问题、分享汇报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小组合作过程中可以呈现出人格类型不同所呈现出的差异,这时就需要老师适时提醒大家可能会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所在做适当调整。如活泼型为主导的小组发言会比较踊跃,但主题就较为跳跃广泛,完美型为主导的小组相比较而言就不是那样积极,但是文字作业却做得非常细致。所以可以根据人格类型的不同让大家呈现出自己的优势方面,引导大家自我成长。

(三)小组考核评价

在以人格类型分组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中,成绩的考评也建立在对小组合作考评的基础之上。学生们的总评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大部分,基本上在60%-70%之间。这个平时成绩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来自老师对于小组成员在课堂参与中的表现的评分,另一部分来自于小组组长对组员的评价及组员的互评。由小组成员所推举的小组长对组员的评价非常重要,可以决定小组成员的平时表现的等级,作为老师评分的重要依据。期末考核也由小组共同完成一份小组报告,总结他们在这一学期中的合作情况及感受等。这个小组报告由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完成,在报告中注明每個成员所承担的任务,当然有些小组也可以每个成员单独提交报告,作为期末成绩的评分依据。

三、结束语

本文中以人格类型分组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是在个别班级里实行的,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还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在实践方面也还需要不断推进。比如在人格类型的测量方面,也可以选用投射测验或其他更适合的测量方式,需要在实践中尝试更适合同学们的类型。以人格类型分组为基础的小组讨论的主题也可以再补充完善,进一步扣紧人格的贯穿线,使自我意识、职业规划、情绪管理、压力管理、恋爱心理等主题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总体来说,以人格类型分组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比较好地贯穿了各个教学主题,彰显了各个教学主题的深刻内涵,加深了学生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认知与理解,提高了学生们的自我感知能力,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提高了时效性,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式,值得进一步发展。

注释:

①马克思恩科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48.

参考文献:

[1]王宇航,白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训指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美]伯特(Burger,J,M).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田晓红.分化与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

[4]周春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创新[J].江苏高教,2011(5).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研究
浅析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