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常名教

2019-10-21 12:04徐涛
大东方 2019年8期

徐涛

摘 要:封建礼教是维护封建制度而设置的一整套思想道德规范,通过明确的礼乐制度规定对人实施教化的举措,目的为了维护上层建筑,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人民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本文以对《乐记第十九·宾牟贾篇》第四十六条的阅读感悟为出发点,对原文中运用礼乐制度来教化天下的观点以及我对此的感悟展开我的叙述。

关键词:《乐记》;《宾牟贾篇》;礼乐制度

《乐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它在《礼记》中名为《乐记第十九》,约有五千多字。《乐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系统的记录关于音乐理论的儒家美学经典著作。该书在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社会功能、音乐审美等方面都有较为全面的规定,并对中国音乐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朱光潜先生称其为“中国美学的开山鼻祖”,音乐学家孙星群也称其为“音乐美学之始祖”,由此可看出该书在我国学界的重要历史地位。

《宾牟贾篇》是《乐记第十九》中的第九篇,该篇内容主要是叙述孔子与学生宾牟贾谈论有关“乐”的一些内容,并由乐及人,将其与周武王相联系。全篇由四条构成,第四十三条首先叙述学生宾牟贾回答孔子关于《武》乐舞的一系列问题,并逐一解释;第四十四条叙述宾牟贾对孔子进行请求问题,孔子就其问题分析了《武》乐舞的结构及其意义;第四十五条对孔子就武王伐纣之后纠正纣的弊政和掩兵息武的措施展开论述;最后第四十六条记录孔子论武王为了发展礼乐教化所采取的种种措施,通过对这些措施的解释,从而说明《武》乐舞之所以每次演出的时间那么长,是因为武王的一生功标青史。第九篇的最后一条,第四十六条就是本文主要的论述对象,通过对原文的研读与分析,试解读在周朝时期礼乐制度下如何利用纲常名教来对人民群众起到制约的目的。

在封建社会时期,通过礼乐制度来教化人民大众,并以此来维护封建制度社会中统治者的地位,这是统治者常用的一首政治手段。利用礼乐制度的社会功能,使得社会中的伦理道德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在生活中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并得以被巩固。如《乐记第十九·宾牟贾篇》第四十六条就有这样的论述——“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侯之所以臣;”表达的意思是在明堂里面祭祀祖先,而使得人民群众知道孝道;大臣们定期朝见天子,然后诸侯知道怎么样去做天子的臣子。这样的论述准确的表达了在封建制度下的人民群众通过对祖先的祭祀,让孝道得以传播发展;通过诸侯定期的去觐见天子,接受天子教导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臣子。这样的教化行为,表明了在该时期通过这些不同的规章制度,对普通民众以及诸侯士大夫们进行管制约束,让他们更好的去为国家和君主服务。祭祀先祖与定期朝见天子都是一种人的信仰活动,人民大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这种行为,从而对自身进行教化,加强了统治者对民众的管理,以及民众对统治者的信仰,这样有助于国家的繁荣发展。

古代的各个时期,会根据用乐者的身份与地位的不同以及用乐场合的不同,对所安排的音乐会有不同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来对其进行所以使用的音乐实施严格的等级规定,根据不同等级的划分与规定来进行安排适宜的音乐。例如在《宾牟贾篇》第四十六条的第一句原文为“散军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该句表的意思是解散军队然后举行郊射礼,在举行郊射礼的时候演奏《狸首》 与《驺虞》这两部作品来进行配合射箭的动作,这样以习武为目的的射箭行为就停止了。也就是把音乐加入射箭的行为中,改变了练习射箭的目的,将其从习武的目的转变为礼乐教化的目的,这种练习目的转换可以使练习者从练习过程中识乐懂礼。这些都足以体现出音乐在社会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让一件事情發生质的转变。

用自身的行为去教化别人尊师重道,这点体现了用行动去做范例来进行教化他人。《宾牟贾篇》第四十六条中有这样的论述“食三老、五更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肴,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此句话表述的意思是在大学里用食物去款待三老、五更,并且天子亲自袒衣给他们切割肉类,拿肉酱给他们食用,拿杯子向他们敬酒,还亲自戴着冕拿着盾牌为老人们舞蹈,通过这种行为来教导诸侯懂得尊敬长辈。天子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给下面的臣子做出表率,以此教化他们要懂得礼的重要性。

《宾牟贾篇》最后一条的最后一句是“若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该句为这一条的总结性语句,通过上述的各种措施,使得周的教化思想传播四方,礼乐制度通行天下。这样从侧面表达了周武王时期的社会状况通过礼乐制度对民众的教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礼乐制度产生周代建国初期,自诞生以来,礼乐制的实施巩固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音乐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使得乐成为了礼的附庸。统治阶级为了推行此种制度,制定了完整的一套与礼仪相配合的音乐。此种在特点历史时期的产物在它所处的时代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的凝聚。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