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困生小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策略

2019-10-21 09:15刘晓丽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主动性积极性学困生

刘晓丽

【摘 要】新课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新要求,教师应调动学困生在小组活动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关注学困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尤其是使学困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困生;课堂教学;积极性;主动性;策略

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部学生,注重对学生实现素质化教育,进而培养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情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甚至部分学生出现态度消极、情绪淡漠的心态,使得学生学习失去动力,影响到学习效果。本文针对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解释,并探讨应用小组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

一、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学困生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应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1]。例如,在学习《做一个最好的你》时,教师将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促进学生共同学习,教师应用相关的知识点引发学生思考,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小组中评选回答最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加深学生的思考,激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升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学习活动强化学困生的学习意识,激发学困生的思想火花,给予学困生自由思考思考的空间,使学困生树立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做最好的自己,享受美好的年华。

二、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展示学生的思考流程

语言是一门艺术,每一个人的说话方式不同,带给其他人的感觉也不同,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言六月寒。”教师应充分地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困生语言能力,展示学生思考流程。小学生处于少年时期,有些事物即使观察到但是也不能明确地描述出来。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给予学生说话的机会,提升学困生的讲解能力[2]。因此,教师应在小组中设置学习目标,锻炼学困生的说话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学生也要针对教师的问题展开科学的讨论,这样,在获取知识点的同时,又能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实用的环节,展开讲解模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性格、自己喜欢的宠物,从而提高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创造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创造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式,利用小组模式激发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提升学生的学習兴趣。例如,在学习《白桦林的低语》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充当小小护林人,利用课外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在进行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注意看好学生,远离危险的地方,保证学生的安全性。

回到教室后,教师要对每组学困生进行提问:当护林人时的感受。并与学生展开课堂互动,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展开每组之间的交流,培养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针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收获的知识,开展语文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发展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四、运用教学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的教学模式就像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带领学困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3]。教师尤其要注重运用科学的分组方式,以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为主,在班级中开展小组活动,增强学困生对语文学习的动力,并使得学生举一反三,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促进小组成员探索学习语文的奥妙,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注重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享受与体验语文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4]。

其次,教师应充分发挥每组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原来的教学模式与新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深入了解学困生的学习需要,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鼓励学困生主动学习,承担学习的责任与义务。学生在进行小组学习时遇到不会的知识,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使每名学困生获得尊重与理解,发挥学困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生营造自由、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困生的智力能力,让学困生亲身参与到教学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思考学习语文的意义,形成新的学习理念,体会学习的乐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切实地实施素质化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发展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华.浅析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工作[J].学周刊,2019(10):92.

[2]李玉英.小学语文学困生的产生原因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46.

[3]熊文.略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困生”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38~39.

[4]唐莉娜.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及改薄转化[J].教书育人,2018(25):48.

[5]王利娟.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甘肃教育,2018(17):49.

猜你喜欢
主动性积极性学困生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