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探讨

2019-10-21 04:05任志燕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

摘 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运营管理环境更加复杂,为了加强内部管理,作为事业单位重要组成部分的公立医院,应根据我国内部管理规范要求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控制。但是部分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完整性与有效性还存在不足,需要公立医院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制度指导下明确内部控制目标,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环境,采取有效策略不断提升内部控制运行水平,促使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断增强,进而推动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策略

一、 公立医院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

在公立医院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促进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的健全,对医院内的各项业务进行合理划分,加强对医院内的主要经济活动的控制,全面梳理医院内部各个科室的权责和业务流程,从而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公立医院的医疗水平,有效提升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促进医院在转型期的健康发展

时代在不停的变化发展中,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公立医院需要积极的进行变革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处在国家对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改革的背景中,公立医院需要更加积极的改变自身,摒弃顽固旧疾,获得新的生机,方可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内部控制就是公立医院需要采取的主要变革措施。此外,医院的经济活动在这样的转型期中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转型期中明显增加,只有加强内部控制,对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经济活动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和规范,才能不断提高医院实现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 医院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内部控制制度动态调整力度不够

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当以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当前多数医院创建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的执行情况缺少持续改进,整体上表现为科学性和一致性不足。对于医院管理中存在的新问题,仍沿用现有制度,对具体问题缺少分析,难以做到对症下药,内部控制制度得不到持续优化,制约着内部控制的发展。

(二)医院缺乏内部控制的文化支撑

尽管有的医院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考虑到对各部门的分工以及科学化目标管理,但只是按部就班地命令相关人员进行科学工作,并没有制定相应的行为文化。尤其是许多管理者知道内部控制的具体含义,但是不知道如何让员工理解,这就导致许多员工在接到指示以后出现思维偏差,从而工作无法紧密配合。还有的内部人员早已经形成了不愿思考的思维惯性,工作流于形式,敷衍了事,但是管理者只是制定了内部控制的原则以及工作方向,却没有对人员进行控制,导致执行力低下。医院内部目标过于空泛,单纯地是为了医院发展,但是没有与人员自身形成联系,缺乏有效的行为文化支撑,这就导致缺乏内部控制的气氛,管理松弛。

(三)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内部控制的有力执行与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但部分管理者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常表现为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足,管理上侧重于医疗活动,对内部控制的管控则相对薄弱,以实现眼前经济目标作为发展方向;将加强内部控制与简单遵守业务流程和制度相混淆,理解上存在着误区。还有部分管理者虽然认识到内部控制对医院发展至关重要,却将其归于某个部门的责任,未将其作为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的重点来抓。

三、 公立医院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策略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公立医院实施内部控制、增强内部控制完整性与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因此公立医院应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加大对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视,为内部控制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同时,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管控制度,科学设置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确保各部门的岗位设置科学,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使各岗位工作人员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实施内控管理活动,并在工作中互相牵制、互相监督,避免不规范行为给医院的运营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在内部控制環境建设中,医院还需要加强重视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融入内部控制内容中,形成良好的内控文化,为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另外,在信息化时代,医院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促使内部控制流程不断优化,推动内部控制向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方向发展。

(二)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公立医院要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实现有效的内部监督。选择专业人员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其监督管理不会受外界因素干扰,使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切实有效的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监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情况,实时了解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不完善的控制点,督促其进行及时的改进,并且将其反馈给相关部门。构建科学、持续性的有力监督制度,保证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公立医院需要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通过外部监督,发现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更深层次的不足。

(三)持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推进落实

构建科学严谨的制度体系是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首要前提。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提升治理能力的需要。拟定制度时,应参考会计法规和内部控制规定等相关法律,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为内部控制的管理提供制度依据,并将抽象的内部控制制度运用到日常管理活动中去。同时,医院应逐步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持续总结,并提出优化改善措施,加强制度的推进落实。

(四)防范信息系统内控风险的手段

智慧医院的建设使医院的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变化,很大一部分内部控制风险从人工环境产生的风险转变为了信息系统的风险,其风险特征更隐蔽也更具有高科技性,需要医院及时针对变化的环境转变控制理念与控制方法,完善新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控制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信息系统中的授权审批制度,保证不相容岗位分离。不相容岗位主要包括:系统操作人员与系统开发维护人员;数据录入人员与数据审核人员等。②在系统开发或系统设计阶段,应进行全面、详细的需求分析与可行性论证,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并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将该方案的实施流程嵌入系统中。③在系统投入使用前,应进行严密的系统测试与数据测试,并通过对软件功能与流程实施模拟运行,测试内部控制流程是否符合要求,系统操作是否严密,系统运行是否稳定。④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医院应建立软件升级、维护与修改等报告制度,按照内部控制授权审批流程逐级上报,确保软件的维护得到严密控制,防止出现擅自修改数据库等不当操作引发的内部控制风险。此外,在智慧医院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业务流程的再造,医院一直以来的内部控制在采用的方法、人员岗位的设置等方面已暴露缺陷。信息系统的建设永远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内控的核心并不在信息系统,医院应研究新的方法,培养智慧时代新一代的内控专业人员,既要针对现有的系统去设计方案,也要把新的内控方法体现在新系统的设计阶段。

(五)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专业人才建设

财务作为内部控制的牵头部门,起到引领全局的作用。财务人员作为主要执行者,相关人员业务素质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至关重要。首先,应加强专业人才建设,选拔高素质人才,提高关键岗位人员的职业素质;同时科学设置岗位、配备人员,明晰岗位职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其次,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相关培训,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最后,对于重点岗位应设定轮岗制,有助于财务人员在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加强相互监督。

四、 结语

目前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公立医院也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而且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对医院的内部管理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公立医院要重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综合考虑医院的内外部环境、提高管理层的内控意识、强化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与控制,实现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促进公立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利香.加强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措施分析[J].时代金融,2018(8):252,254.

[2]胡节霞.审计视角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5).

[3]徐静,于允圣,杨晓会,等.潍坊市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应用体系设计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9(2):102-106.

作者简介:任志燕,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