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问题的探讨

2019-10-21 04:05郑敬月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绩效工资公立医院改革

摘 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和不断深化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毕竟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特别是医疗业务骨干人才,他们对推动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制度,可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自身责任感,还可以有效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最终实现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有效措施,以全面提升现代化医院管理水平。

关键词: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

一、 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公立医院的工资标准一直是按事业单位的相关规定执行,在市场经济影响之下,公立医院的人才结构逐渐发生改变,以前医院都是事业在编人员,近几年,医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增强竞争力,通过自主招聘,引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些引进的人才都是非在编招聘人员,如今他们已经占据了医院的半壁江山,逐渐成为医院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医院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他们的工资是医院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的,很多医院未实行同工同酬。另外,医疗行业的人才具有培养周期长、所担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心强的特点,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需要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体现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使员工获得认同感和幸福感。最后,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组织,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随着医改政策的落实,医院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建立科学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对确立公立医院激励导向和增强医院公益性,促进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行的绩效工资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医院当前的需求和发展。

二、 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的逐利性严重挑战公益性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是全民关注的焦点,形成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院长期依靠药品加成、高值耗材、大检查和大化验等手段创造利润来弥补因医疗服务价值调整滞后造成收入低的问题。政府作为公立医院主办方,对医院的财政补助收入不足,医院的日常运营支出,大型设备购置和房屋建设都需医院通过自筹方式解决。因此,医院为了自身发展,形成了长期注重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的风气。

(二)提高医务人员薪酬的资金来源不足

目前,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和卫材加成收入,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化验价格,规范不合理收费等问题,这一系列措施减少了医院的收入来源,仅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弥补此部分的亏损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财政资金补助不足,政府虽多次提出对医院薪酬制度进行改革,提高医务人员工资待遇,要求绩效考核不得与收入等挂钩,面对有限的资金,医院也无能为力,医务人员为了获得较高的薪酬,只能谋别的出路来满足个人利益,这违背了医院的公益性原则,是医院看病貴的一个原因。

(三)缺乏科学的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

传统的绩效工资分配是按收支结余模式,这种核算方式造成医院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导致医院为了创收出现过度医疗和乱收费的现象。国家出台关于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政策之后,许多医院为了满足政策要求,改按工作量分配模式,这种模式下医院对所有医疗项目赋予不同分值,分值越高,奖励越高,它弥补了收支结余模式的不足,但不利于成本控制,而且为了追求高效益,部分员工会套收分值高的收费项目,容易引起乱收的现象。

三、 对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的几点看法

(一)绩效工资改革应坚持公益性原则

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组织,应坚持公益性原则,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目前,许多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都与经济利益挂钩,考核指标以经济效益指标为主,单一的考核体系无法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医院应综合考虑工作量、服务质量、成本费用、技术难度、医保政策执行情况、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和人才梯队建设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体现社会效益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二)加大政府补偿力度,提高医院人员薪酬水平

我国公立医院大部分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只占医院整体收入的很少部分。作为公立医院应以社会效益为重,兼顾经济效益。当前医院普遍存在逐利现象,为解决此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医院的补偿力度,打破医院现有的绩效工资分配模式,减少过度医疗,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缓解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使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性。只有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切断个人收入与业务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从而达到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目的。

(三)建立科学的绩效工资制度体系

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制度体系能激发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吸引和留住人才,这是提升医院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绩效工资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相关领导要足够重视这项改革工作。因为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还处在初级阶段,属于粗放型,没有标准的制度体系,相关医改政策中也没有提出具体的分配方案,所以公立医院在探索适合自己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是公益性原则,突出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第二是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原则;第三是指标体系可操作性原则;第四是科学合理性原则,绩效考核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减少人为干预;第五是动态性原则,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根据医院各个阶段不同的中心任务不断调整。

简而言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是一项漫长复杂的工作,涉及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他们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应逐步加大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及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合理提高反映医生劳动技术价值的医务性收入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只有加强职工薪酬的保障和稳定,兼顾多劳多得的原则,努力建立健全适应本行业特点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才能使医院的医疗事业得到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红红.关于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研究[J].人力资源,2016(11):154-155.

[2]张亚军.对我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思考[J].医院与医学,2018(4):8-9.

作者简介:郑敬月,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市第三医院)。

猜你喜欢
绩效工资公立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试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建立绩效工资协商共决机制的必要性
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优化方式分析及阐述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