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离婚案件中探望权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2019-10-21 01:09汤雷
大东方 2019年9期
关键词:事由抚养权祖父母

一、《婚姻法》关于探望权的规定

我国离婚案件中涉及离婚双方中享有间接抚养权一方对子女的探望权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中止与恢复。《婚姻法》第38条规定:享有间接抚养权一方行使探望权,若影响子女正常生活,法院可在受理中止请求后暂停其行使探望权;无请求中止情形事由出现,法院应允许其继续正常行使权利。

(一)探望权主体局限

1、对“父母”范围界定过于狭窄

根据《婚姻法》规定已离婚的夫妻,享有间接抚养权的一方为探望权主体。1我国婚姻法赋予婚姻存续期所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同样的权利,因此有必要扩大探望权主体范围。

2、排除祖父母与外祖父母的探望权

有学者认为:排除祖父母对孙子女的探望权,背离伦理,更是违背民法精神内核。

(1)公序良俗。现代社会父母往往将子女交由长辈代为抚养,割裂隔代亲情明显与社会伦理不相符合。

(2)撫养与赡养义务。如《婚姻法》第28条、《民法通则》第16条等,规定有非父母近亲属与未成年子女间相互间具有抚养、赡养义务的情形。而排除祖父母与外祖父母的探望权,这一情形与立法内涵相背离。

3、探望权排除未成年子女作为权利主体

我国对探望权主体只规定为未取得抚养权一方,如父母不行使该项权利,子女无法获得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二)探望权的权利义务规定得不明确

我国婚姻法将探望权更多的视为父母的一种权利,而非义务,探望权变成了一个没有义务的权利。我国相关立法也没有对探望权的内容无详尽规定,因而,模糊不清,这不仅易造成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未成年子女权益也得不到妥善保护。

(三)探望中止情形的规定简单

我国《婚姻法》定义中止事由时笼统地规定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1相关司法解释也无具体、详细的规范。

二、探望权制度的救济与完善

(一)延展探望权行使主体

与未成年人有抚养关系的主体都应被赋予探望权。年子女也有权要求无直接抚养权一方探望或主动行使其权利。

(二)详尽探望中止事由

针对我国婚姻法对探望中止事由规定得过于笼统得问题,应将其细化,可通过法条列举得方式进一步加强明确。

参考文献

[1]赵丽博,祖父母探望权问题浅析,《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4

注释

[1]《婚姻法》第38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立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2]《婚姻法》第38条第3款

作者简介:

汤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学员11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学员11队)

猜你喜欢
事由抚养权祖父母
我的祖父母
新加坡禁止家长每天将孩子送到祖父母家
外商投资公司解散事由比较研究
外商投资公司解散事由比较研究
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
没有孩子的抚养权,可行使监护权吗
论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事由
抚养权执行难题如何解?
男方能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吗?
未婚生子,孩子抚养权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