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规划师制度促进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的模式探索

2019-10-21 09:57单学军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城市设计公众参与

单学军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度的放缓,城市进入了一个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的发展新阶段。本文通过参与性的制度、开放性的思考试图深入了解当下城市老旧居住区生活环境的主要问题和居民发展需求,通过社区规划师制度建立社区环境改造者、维护者和使用者的链接,结合关键问题探索居民、企业、设计师和政府多方协作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改造、经营维护的路径和方法。提高公众参与度,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发展,进而增进居民生活幸福感。

关键词:社区规划师;公众参与;城市设计;社区微更新

一、规划背景

(一)政策背景

2017年中共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整治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存量发展时代”的城市建设需要发挥城市更新理念、运用城市设计方法、鼓励公众参与,形成一套“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规划体系。

(二)理论背景

公众参与理论强调城市规划实践应能将社会各方面的要求价值判断和愿望结合在一起,不同群体之间进行协商,该理论自1960年代提出后在欧、美、亚各地区得到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发展。近年来我国公众参与规划的意识不断增强,但是由于公众普遍缺乏对对规划基本内容和基本流程的认知,导致其参与方式单一、参与作用不明显。社区微更新项目紧贴市民生活,有条件借此机会引导公众有效参与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

城市更新改造几乎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全过程。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源自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进而开始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对于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停止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活动,进入谨慎的、渐进的以社区邻里更新为主要形式的小规模再开发阶段,也称为“城市微更新”。

二、了解公众需求

(一)基地概况

规划研究范围隶属于大连市西岗区白云街道迎春社区,东北路以南,森林动物园以西,彩林公园以北,占地面积约11公顷,包括居住建筑50多栋,居民近2000户,小区周边绿化环境良好,内部建筑尺度舒适,邻里氛围浓厚,但建筑质量较差,配套设施相对陈旧。

(二)公众调查

为深入了解市民需求,项目组多次深入现场组织调研,与居民代表、商铺经营业主代表及居委展开会议讨论,通过覆盖全部家庭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规划区内45%的人口年龄大于60岁,人口老齡化严重。高中以上文凭人口占总人数的57%,结合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居民文化水平总体较高。

三、确立近远期目标

(一)远期目标

通过城市背景研究、社区调研、优秀案例借鉴等工作,综合确定社区公共空间综合利用重点为关注空间融合和人文传承,以社区为核心建立社区公共空间综合利用机制,按照老年人活动范围打造三个生活圈:第一圈层:0-5分钟范围,150米生活圈,补充完善菜市场、小型商店、街头绿地、游憩场地等设施;第二圈层:5-10分钟范围,300米生活圈,补充完善中型商场、社区文化设施、室内外体育设施及幼儿园;第三圈层:10-15分钟范围,500米生活圈,补充完善大型超市、医疗保健机构、培训机构、居住区级公园绿地或广场。

(二)近期目标

鉴于社区微更新工作内容较多,组织协调面广,改造项目复杂,规划结合居民需求的紧迫性和公众参与的可操作性,提出近期需要重点完成的四个项目,包括加装电梯、改造锅炉房、路街整治和美化绿带。

四、制度搭建

(一)社区规划师制度

社区规划师制度能直接反映社区的实际要求,切实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在实施层面能得到社区的大力支持,大大提高了规划实施率。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部门的工作量,从而使得规划部门能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战略研究、规划管理以及为更多社区提供技术支援工作,大大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效率。

(二)社区规划师职责

社区规划师是一种工作角色和工作制度,他们为社区制定发展规划,既可以在政府任职,也可以在营利或非营利组织任职。社区规划师的三重职能是设计倡导者、活动组织者、实施参与者。社区规划师应具有参与社区治理、社区统筹实践和投身于社区事业的积极愿望和务实创新精神,业务能力较强、作风严谨、扎实肯干。为保障给社区提供全面的业务指导,整合并加强社区规划师力量,在专业上保障“规划类+土地类+其他类(建筑、景观、环艺等)”进行团队组合。

五、运行机制

(一)规划宣传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力量,通过组织讲座、张贴宣传栏、开通互联网专栏等方式宣传城市规划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社区治理工作及社区规划师制度的意义和作用,动员社区民众群策群力为社区发展建设出谋划策。在全市形成了“美丽社区,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宣传社区规划师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成效,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来。

(二)收集社区意见

社区规划师通过深入社区基层进行现场踏勘、居民访谈、部门沟通、网络问卷调查、发放日常联系卡等方式,了解大连市社区居住环境、配套服务设施、管理服务、与周边功能协调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对于关键性、复杂性问题,按照职责分工提交相关部门以及区政府。

(三)组织设计方案

前期选取1-2个试点采用直接委托或方案征集的方式组织摸索设计方案的组织方式。全面铺开工作后,根据前期工作情况确定后续设计方案的组织方式,以方案的合理性和工作组织的有效性为目的,灵活使用直接委托、方案征集、招投标等一种或多种方式。

(四)审议反馈机制

对设计师提供的阶段性方案做出审议,根据社区现状、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等因素,综合居民满意度、方案合理性、建设可行性等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对即时即办的问题给予落实,对需要协调规划及相关部门的问题及时组织论证。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向群众解释。各区政府监督街道、居委会、居民、建筑设计师、社区规划师等各部门对社区意见和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社区居民监督社区问题的解决和落实情况。

六、结语:

通过社区规划师制度推动社区微更新建设,不仅能够提升社区物质空间环境品质。通过城市设计、规划协调改善百姓生活条件,改善就业和生活环境,增加邻里交往机会,提升生活幸福感。同时还能促进政府、社会、市民良性互动机制。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简单规划思路,从根本上解决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城市更新不可持续问题。通过社区规划摸索一条市民、社会与政府共同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规划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思思;徐磊青.社区规划师推动下的社区更新及工作框架.上海城市规划[J]2018.05

[2]弋念祖;许懋.美好社区的营造战术——社会空间治理下的日本社区设计师角色观察[J].2018.09

[3]庞国彧.非政府组织介入城市社区规划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7-06-23

[4]哲敏.比较视域下中英两国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活动——基于杭州和伦敦实践的分析及启示[J].城市规划.2015.05

猜你喜欢
城市设计公众参与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下的滨海地区城市开发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建筑遗产文化价值构成及评估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探讨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探讨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论公众参与立法的利弊与保障措施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