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创新创业专班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

2019-10-21 06:59刘隽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画纸业务流程分工

摘 要:为了建立高职院校系统性创业课程体系以及探索创新性、启发式教学模式,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采用“2+1”创新创业专班人才培养新模式,借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2+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启发式

“2+1”创新创业班是全国高校第一个跨专业、整模块、整学年学分置换的创新创业班;多专业学生交叉、自主报名,前两年学习专业,最后一年加入创新创业班,整体进行学分试点置换,真实项目训练,教研创产融通,教创孵投四位一体。

一、 产生背景

近几年,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已成为高校教学热点,许多高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摸索,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

(一)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缺乏,经验不足

创新创业作为教育领域的后起之秀,大部分老师除了正常的授课备课外,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缺乏充足的时间,激励政策不完善,导致大部分老师缺乏一定的积极性。

(二)以往课程设置不完善

以往课程中以传统的课堂授课为主,实践性不强。创业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创业课程教学模式不够完善,使得很多创业课程都只是浮于表面,不具实际意义。

(三)学生过于单一,项目缺乏,项目孵化与真实项目无法匹配

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创业课程往往针对的是本学院的学生。而一个学院学生基数不大,有项目的更是不多,导致课程无法跟项目孵化更好地结合。而外学院其他有项目的学生却没有专门化及专业化的课程对他们项目进行辅导与孵化,导致很多具有孵化价值的项目无疾而终。

综上所述,面向全校成立一个跨专业,针对真实项目进行训练,且能够促进各专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新时代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走之路,才能够更好地顺应国家、学校发展的趋势。

二、 实施方法

(一)教育实践法

在全国第一个实施跨专业、整模块、整学年学分置换的创业班。横跨6个学院,16个专业,从300多名学生中筛选63名学生,带着真实项目、真实团队组成外专业的创新创业班。

(二)文献研究法

在文献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开发“2+1”创业班专业化教学工具与课程体系。整个创业课程体系横跨了从创业想法到创业打磨最后到创业落地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模块:①成立你的公司;②团队与组织架构建设;③股权架构设计;④客户与用户;⑤建立竞争力;⑥产品与技术;⑦营销与业务;⑧渠道与送达途径;⑨交易结构;⑩初创企业的财务;B11危机与重生;B12BP策划与融资。

(三)原型启发式教育法

每个模块都会有相应的教学道具——画纸结合团队项目以及创业教学理论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帮助学生从源头进行梳理,层层递进,每个知识点模块之间相互关联,通过画纸这一教学工具将整个创业过程各模块串成一条线,递进式情景式地启发与训练学生从构思项目、团队分工、运作项目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理解并经历创业从想法到落地的全过程。

(四)成果导向教育法

在创业课程中涵盖了从创业基本知识到创业课程理论再到创业实践,对学生项目进行一对一导师制的打磨。采用“主讲+导师”的师资团队模式,实行对团队一对一的辅导与项目跟踪。这样有助于导师对项目的全面把控,确保每个项目团队都能得到有效的跟踪与打磨。大画纸、便利贴等多样化的教学工具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枯燥的讲读课程模式,将课程理论知识落于实践。

画纸是创业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结合项目采用启發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项目的思考。每个模块的内容都有数量不等的画纸,每张画纸承载不同的内容,画纸之间层层递进,一步步引导学生对项目该块内容的思考与打磨,最终确定相应的内容。

课堂画纸以学生项目为主。每次课程都有相应的画纸进行讨论与完善,学期期末形成所有知识点模块合并的大作业,作为该课程的学习成果。

【道具应用示例(以“团队构建与组织架构建设”为例)】:

在梳理团队构建与组织架构建设模块时,首先我们要进行简单的业务流程梳理,从对外产品的营销开始,到对内公司的运营情况,并在业务流程的梳理基础上,采用从“分功—分工”的逻辑进行再定义。第一个“功”是指功能模块,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如:市场模块、服务模块等。在“分功”模块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分工。如市场模块具体的分工可以有营销、销售等具体工作内容。经过结合企业的具体业务流程,经过从“分功—分工”的细化,对构建合理的团队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如图1所示。

图1 团队构建与组织架构建设具体流程图

在业务流程梳理的角色分工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功能模块的整合,能够更清晰的清楚在项目系统里主要有哪些角色分工是发挥着共同的功能。功能维度颗粒度可大可小。如梳理业务流程中,清洁、厨师与前台都是属于服务功能模块。完成第一、第二环之后我们对于项目所要的基本架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再结合项目自身情况,可以对团队成员的获取渠道进行简单的构想。

三、 总结

“2+1”创新创业专班通过学分置换实现两年专业教育与一年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融合,对真实项目进行真实训练,真正实现专创融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了探索。

参考文献:

[1]奥斯特瓦德 .价值主张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刘隽,陈宏.双创教育中递进式、工具式教学模式探讨[J].西部论丛,2018 (9):115.

[3]刘隽,张锦喜.刍议教孵创投一体化模型在双创教育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42):28.

作者简介:刘隽,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画纸业务流程分工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的核心业务流程优化
小蜜蜂
动态业务流程管理在发电机组制造企业中的运用
石头草莓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把手掌放在画纸上描一描,画出一只幽灵吧
把手掌放在画纸上描一描,画出一只企鹅吧
试论ERP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