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9-10-21 14:20周艳
健康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影响因素

周艳

摘要:目的:评价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社区之内的高血压患者78例,分析治疗效果与影响因素。结果:78例患者的控制效果为57.6%。在年龄增加的情况下,控制率会逐渐降低,年龄超过71岁的控制效果很低。具体的影响因素就是体重、病程时间、年龄等。结论:在社区高血压实际控制的过程中,受到年龄因素以及病程时间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治疗效果方面的问题,应予以一定重视,利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控制,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影响因素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饮食结构出现改变,高脂类型的饮食问题逐渐增加,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率有所提高,然而,患者对于此类疾病的控制效果以及治疗方式的知晓率很低,未能养成良好习惯。这就需要在社区疾病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自我保健观念,全面了解疾病知识,促使不良习惯的合理改善。在此情况下,下文针对我社区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的78例高血压患者,合理的分析控制效果以及各方面影响因素。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期间我社区当中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78例进行分析,年龄分布:55岁到75岁,中位(68.11±1.22)岁。性别:男50(64.1%)例,女28(35.9%)例。

纳入标准:在检查之后符合高血压的诊断要求;对这次研究的内容知情。

排除标准:对这次所研究的内容持有反对意见。

1.2 方法

按照《全国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相关要求,合理的针对患者体征进行检查,针对表格进行填写,调查的次数为五次左右,在最后一次随访的过程中,收缩压少于130mmHG并且舒张压在80mmHG以下,就可以认定为控制有效[1]。

1.3 判定指标

记录得到控制与没有得到控制的病程时间、年龄以及体重自变量相关数据,分析各方面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各类数据主要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通过±、t值检验的方法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数据对比呈现出差异性的时候,使用P<0.05的形式进行表达。

2 结果

2.1 控制效果

得到控制的为50(57.6%)例,没有得到控制的为28 (42.4%)例。

2.2 影响因素

控制效果低的年龄多为71岁以上,且体重较轻,数据之间的比较呈现出差异性,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的发生率有所增加,而高血压的发生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控制,但是,目前多数社区高血压患者,尚未掌握相关知识,没有树立正确观念认知,严重影响控制效果。

上文主要针对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以及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未能得到合理控制较之于得到合理控制的的患者,病程时间很长,且年龄较高,体重的自变量也很高,P<0.05。可以发现,在各个年龄阶段中的相关患者,血压控制状况存在一定差异,控制的科学性也有所不同,而对于体重自变量而言,对于血压而言会产生直接影响,属于较高的影响因素,而肥胖者以及超重者的控制效果更低,难以更好的进行协调。所以在社区实际工作中应遵循科学的工作原则,制定较为完善的规划方案,确保可以针对高血压的风险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在此过程中,应加大社区规范性的管理力度,了解具体的血压状况与规律,分析实际状况,在全面研究以及探索的过程中,可以针对血压进行严格控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更好的完成相关控制任务。

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对于血压而言,在实际控制期间,社区的高血压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以及治疗,除了要长时间的使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之外,还需要利用非药物的方式进行处理,利用保健的方式开展各方面干预工作。这就需要在社区工作期间,可以结合具体的状况,阶段性的开展健康体检活动,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疾病的相关预防以及控制知识,并且引导其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不可以食用刺激性并且高脂肪类型的食物,以此针对血压进行严格的控制[2]。在此过程中还需引导患者参与到各方面的有氧运动活动以及功能锻炼活动中,鼓励正确的接受相关医师治疗,自主的针对血压进行监测,自主的使用血压测量设备开展相关家督工作,在发现有血压水平问题的时候,就要做好相关的控制工作,以此形成规范化的社区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还需结合以往的工作特点与需求,开展社区的规范化管控活动,例如:定期的组织开展高血压会议活动,在相关活动中,病友可以针对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成功控制血压的方式技巧、合理预防高血压对其产生的影响等等进行合理研究,相互归纳以及总结各种案例内容,详细的分析高血压控制方法。另外,在社区工作中合理的进行指导,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以及具体状况,利用合理的方式开展引导活动,保证可以全面提升社区高血压的控制水平,利用针对性以及合理性的方式进行引导,以此促使血压的合理控制[3]。

综上所述,在社區高血压实际控制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对控制效果产生影响,应予以一定重视,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管控,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参考文献:

[1]何美清,苗华军,王铭,et al. 家庭医生医护团队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7,12(23)44-88.

[2]王永红,钱燕,李三霞,et al. 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7,2(S2):245-247.

[3]黄小玲,吴玲. 海南省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8,26(5)133-155.

猜你喜欢
社区高血压影响因素
尼群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的疗效及患者依从性分析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