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当代高中生的成长

2019-10-21 14:14薛鑫
青年生活 2019年27期
关键词:高中生实践影响

薛鑫

摘要:中学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懂得社会历史不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决定的,不是由神和上帝主宰的,而是在人民群众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更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整个人类文明状况和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和命运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教学实践,从个人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高中生;影响;实践

一、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概况

(一)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原本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干部群众进行唯物史观教育的活动。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人们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懂得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别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和规律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中永无止境地变动,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每一种社会因素和社会制度,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都具有不同的形式。历史发展进程的总趋势不可违背,但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和方式可能千差万别。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1999年6月13日,中央做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把德育工作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同时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度重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实际效果的关键;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还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使这一工作键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对高中生的影响

目前,一方面作为唯物史观教育的对象在人生观方面的状况迫切需要进行科学人生观的灌输、教育;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唯物史观教学中,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显得不到位。因此,迅速改变这种不适应的状况,切实加强和改善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乃是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严峻而迫切的任务。

所以只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历史观教育,才能为学生解决政治方向和人生观问题奠定可靠的理论基础。只有加强科学人生观教育才能把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化为科学的人生观,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变成自己自觉的行为。现实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条件下,如何解决学生的人生观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它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将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落实到实践中

(一)个人层面

首先,当代中学生要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高中生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其次,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无论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再者,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人生的价值,赋予人生与众不同的意义。

同时,还要加強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中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中学生们一生影响很大。因此,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

(二)学校层面

《共产党宣言》作为高三学生的必读科目之一,在很多学校都没有得到落实。这一现象说明了学校层面对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除了让学生阅读经典著作以外,还应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学校和教育者必须明确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思想。贯彻“因人施教”原则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人的本质理论为指导去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特定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必须注意掌握阶级分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三)社会层面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社会思潮多样化影响,部分大学生思想迷茫,其信仰也变得多样化,主流信仰逐渐模糊化、边缘化,校园信教现象时有发生。对待这一现象,学校方面应该首先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学校师生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意识和自觉性,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净化校园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切实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相应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法律为依托,不应歧视而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宗教信仰,保护其合法宗教活动。国家应依法对宗教教徒正常的宗教活动予以保护,打击各种利用宗教在校园和周边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各部门要在尊重学生宗教信仰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引导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同国家和社会相适应。

参考文献:

[1]赵德轩《中学历史课中唯物主义教育的探索》[J].天中学刊,1999 年8月第14期第4卷.

[2]钱进、闵永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若干思考——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的考察》[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季刊),2016 年第4期.

[3] 吴倬《论历史唯物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 年第4期.

[4] 刘惠琼《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J].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增刊.

[5] 阎桂祥《论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科学人生观的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增刊2005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高中生实践影响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