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

2019-10-21 14:28张妍
青年生活 2019年27期
关键词:文化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张妍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建设的根本要求,需要以创新为动力。推进理论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制度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动力,文化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关键词:创新;高质量发展;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建设的根本要求。2017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既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也为今后的经济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着眼中国发展大势的前瞻性选择。但是目前,我國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仍有待提高,传统资源要素遭遇瓶颈制约,可以说,推动高质量发展仍旧任重道远,迫切需要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一、理论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五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理论创新,因为坚定的理论信仰和不断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发展、持续创造辉煌的巨大动力。首先,理论创新有助于把握新时代的新特点和新问题。理论创新可以把握纷繁复杂现象背后所隐藏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从而为人类更加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知识基础。而新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发现也不可能依靠常规实践来实现,只能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新的规律并创造新的理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存在着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产能过剩的产品和服务一定是在质量上不适应不断升级的市场需要的,而有效供给不足则是对于中高端产品和服务而言的。针对新时代的新特点和新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创新。第二,理论创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正是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人们不断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理论,形成新的认识,从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观念变革、文化引领和智力支持。使高质量发展在理论指导下拥有明确的历史定位、政策方向、目标体系、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社会基础以及具体策略等,确保高质量发展兼具战略的连续性和时代的创新性。

二、制度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可以说,只有创建并完善高质量发展制度环境,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扫除障碍,为未来打好基础,增强了政策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也需要使制度思维成为一种基本的思维,让事业发展有保障,让人民对未来有更稳定的预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制度创新史;走向复兴的征程,也将是一个制度创新的征程。未来,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推动制度创新,不断开创“中国制度”新境界。高质量发展阶段首先需要强化标准制度。发达国家普遍将标准上升到国家战略,美国实施的“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实施面向2020年的“工业4.0”国家战略,都把标准化作为支撑战略的重要手段,等等。可以说,标准已经成为国际经济、贸易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而且国际“标准战”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国际经济乃至社会政治的格局。现阶段中国质量技术基础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比较明显,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1%,可以说,抓质量发展必须从质量技术标准抓起。第二,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这是最重要的一项制度。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还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这两项制度的完善,需要各项具体制度创新去实现,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放管服”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等等。

3、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特征是提高发展的质量。靠投资拉动、资源拉动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办法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破除发展中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等问题,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而要做到这一点,唯有依靠科技创新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能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首先,科技创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贡献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原动力。加快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加强对有望成为今后主流科技的研究和开发。第二,以科技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建中国品牌。为解决企业引进国外关键技术和中国消费者“全球扫货”的问题,以科技创新来提供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企业对关键技术的需求,也满足消费者对于优质产品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第三,科技创新需要工匠精神。物理学家霍金称,21世纪将是复杂性科学的世纪。科技创新的系统性特征决定了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在一个科技创新的系统工程中,每一个技术环节,首先要置于整体的框架下设计、实施和要求,但同时,该技术环节自身的要求也要与整体之间彼此互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规律,不断掌握规律,同时利用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这也恰恰是“工匠精神”的应有之义。科技创新的复杂性特征在于,当系统要素不断累积叠加的时候,需要每一个参与主体都胆大心细,通过部分的极致达到科技创新整体的成功。

4、文化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可以说,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各类创新不竭的精神动力。而对于高质量发展来说,文化创新有助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文化服务创新有利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文化产业发展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首先,文化消费水平反映了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更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进程和国家软实力。当前,我国的文化消费水平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对文化产业提出了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兼修”的要求。一是从内容上看,要摒除那些低俗的、低质量的文化产品;二是从性质上看,文化产业发展要注重公共供给,利益只是文化产业的市场驱动力,并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注重文化产业的文明传播和文化传承功能,提升文化产业给居民带来的获得感和满足感。第二,文化品牌建设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短板所在。在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和品牌消费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文化创新能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根本之道在于根据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中国核心的价值观和审美特征来创新,走自主创新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在这方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途径。因为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新时代进行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时代进行文化创新,需要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华,也就是要着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第三,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都迫切需要通过全民参与推动文化创新,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也提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弘扬创新文化,让创新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使创新成为全民参与、全民推动的事业。而创新文化的形成又离不开文化创新的推动,唤起万众创新的热忱与活力,推动文化创新、弘扬创新文化是重要基础和支撑。在过去的五年里,文化发展理念思路有重大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有重大突破,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也有重大成就。现如今,我国文化建设也正步入新时代。“当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基金项目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的哲学解读(L17BZX005);遼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科技创新发展(2017401007)

猜你喜欢
文化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以文化创新为载体提升企业品牌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