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善良教育活动的研究

2019-10-21 19:38徐嘉艺张鑫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少先队志愿队员

徐嘉艺 张鑫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活动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期以来,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懒惰、参与活动不积极、缺乏普遍爱心的问题。如何纠正学生的价值观?这为少先队育人工作提出了严肃的挑战。

二、主要的教育行动

(一)主题教育活动,督促善行实践,巩固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

1.爱心养护活动

号召家长在家庭中为学生喂养小动物和绿植,帮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体验养育弱小生命的情感,每个班的教室里也种植了各种植物,由学生负责轮流浇灌养护。

2.善心善言善言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通过主题升旗仪式、班会活动、画善心善行画、手抄报、善行日记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别人的善行,培养感恩之情,记录自己做的善行,体验“为善之乐”。

(二)开展善良教育公益讲座

在善良教育之爱洒人间主题实践活动中,学校邀请专家为全校教师、队员、家长共同举办了“让真爱洒满人间”大型公益讲座活动。

(三)开展“捡拾白色垃圾环保志愿行”活动

少先队开展了“捡拾白色垃圾环保志愿行”活动,少先队员们对公园里的白色垃圾进行了科学分类整理,从而有效降低垃圾污染,积极践行低碳环保行动。

(四)“反对校园欺凌”公益讲座

为了提高学生的善良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校园欺凌,课题组邀请了专家开展了一系列以防范校园欺凌为主题的公益讲座。

三、善良教育效果分析

善良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起到的教育效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评价的,我们对接受了善良教育的学生进行了教育前测与教育后测的调查统计,对善良教育的效果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加深了对于善良的理解

1. 数据表明,通过对中学生的善良教育,学生加深了对于善良的理解,前测时学生大部分为自己善良程度打分为中下,活动后大家普遍提升了对自己善良程度的认同。同时,有少数同学前测时认为自己十分善良,但在教育活动后,通过与别人的交流发现自己仍旧有很多不足,提升了对善良的认识。

2. 调查“常常做善事、言善语对我很有帮助”。 通过学生的前测与后测数据显示,善良教育后,大部分学生都体会到了善行与善言带来的益处,并且孩子们更加乐于展现自己的善良与爱心,对于善良行为的需求也更加强烈。

(二)善良行为产生的自主性提高

由于善良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且全校学生受到熏陶和体验,参加面广,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得以充分的发挥,促进了队员们行动的转变。学生百分之百参加了活动,主动参加提出建议的比例已超过一半以上的人数,善良行为从被动号召变成了许多学生的主动行动。

(三)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善良教育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及学生的自我展示,学生大大提升了自信心,在学习中与同学互帮互助,在生活中积极帮助父母做家务,还有些学生开始自发地在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数据表明,前测约19.1%的学生从不做家务,经过教育实践活动,学生更能体会家长的辛劳。同时劳动的时长与难度相对原来也有增加。在善良教育中,家长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为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奉献爱心的机会和条件。

(四)提升了师生、生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和谐度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队员们精神视野开阔,体会到善良带给自己的愉悦,体会到了善心、善言、善行带来的和谐。调查中有些学生立志为实现梦想勤奋学习,为社会多做奉献,善待他人。

在善良教育活动中,少先队组织运用多项行动和载体,激发了队员善良的內心,锻炼了自己,也服务于社会。他们感受到善行善言不仅能带给他们帮助,也能使自己愉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劳动快乐、劳动奉献和勤奋劳动的观念也有较大的提高。以上数据集中表明了少先队善良教育活动的显著成绩。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实践活动是进行少先队员善良教育的有效途径

善良实践活动是队员感受善良、传播善良的起点和归宿。在少先队实践育人中,我们始终将队员的道德品质与课堂、与实践相结合,无论是窒内还是室外,不论校内还是校外,都是应该对学生进行善良教育的机会。

(二)善良出自队员的自我需要和自我坚持

善与使用工具一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善不是工具也无法被当作工具使用。善来自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双重影响,反过来说没有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是无法产生善的。善并非本能,与生俱来的善只能通过后天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强行的灌输是没有用的。长时间的善也只有通过学生自我的内驱力去坚持,以需要与被需要为动力,最终形成习惯。

(三) 充分整合资源,增强少先队员善良教育的社会性培养

一是加强与家长的联络和要求。通过每学期家长会、不定期的家长座谈会,少先队志愿服务等方式,增进家长对道德品质的正确引导作用。

二是开发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少先队找到稳定的活动场所,使每个年级中队都具有独立开展活动的校外空间,为队员们提供更多奉献爱心的机会和条件。

三是注重建设学校、家庭、社会的善良评价机制。制定少先队善良教育实践活动评价表和联系单,建立起监督和奖励制度。总之,单靠学校是不行的。一定要有统一的计划和要求,三方协作,共同实施,才能形成真正的合力,使我们的少先队善良教育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少先队志愿队员
The Price of Beauty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少先队助力“双减”,实践活动在校内校外如何“双加”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提升传接球射门技术训练四则
加入少先队
国际青年节少先队总检阅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NBA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