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东环路跨洛河大桥基坑变形监测小结

2019-10-21 10:40王丽娜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1期

王丽娜

摘    要:监控量测是桥梁建设中一项难度较大的重要控制措施,为保证桥梁安全施工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变形数据材料,为施工、决策及动态调整设计提供数据依据。本文以洛阳市东环路跨洛河大桥基坑变形监测为例,介绍桥梁基坑变形监测项目,包括监测依据、监测仪器、测点布置及监测数据等。

关键词:监控量测;桥梁监测;基坑变形监测

1  工程概况

洛阳市东环路跨洛河大桥,北起现状中州东路,南与在建东环路衔接,全长约1995.8m,沿线跨越有九都东路、洛河、洛河大堤、规划滨河南路。主桥长320m,引桥长1124m。主桥主跨采用160m下承式钢桁架系杆拱。

2  监测依据

监测依据为CJJ 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TG/TF 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GB 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3  监测仪器

沉降监测仪器:采用天宝dini03精密电子水准仪(标称精度为0.3mm/km),配合使用受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瓦水准尺作业。

水平位移监测仪器:采用徕卡1201高精度全站仪(测角0.5″级,测距标称精度为0.6mm+1ppm),及配套专用棱镜,另外配备专用测量附属设备——温度计、气压计。

4  基坑监测内容

4.1  监测目的

深基础开挖变形监测目的:在主桥主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进行变形监测,了解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4.2  监测对象

本项目监测对象为大桥的17#、18#、19#及20#基坑。钢板桩支护及基坑开挖前及完成后,必须进行基坑监测工作,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基坑监测的项目有:基坑边地面沉降监测;钢板桩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基坑深度为6.5m~9m。

4.3  监测基本要求

每次监测时采用相同观测路线和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观测。沉降监测施测时,按照一级沉降观测精度要求,每周进行基准点之间联测,每次进行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的往返观测。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在变形区以外埋置三个基准点,利用基准点对水平位移监测点进行坐标测量,每次监测须对基准点进行复核观测。

4.4  监测点布置

监测点布设采用预埋钢筋并粘贴反射片的形式进行布置。

4.4.1  基坑边地面沉降监测点布置

基坑边地面沉降监测点设置在支护结构外侧的土层表面,与支护结构的水平距离在0.8m范围以内。以在基坑短边1/2处、长边两端点及1/2处的原则布置监测点。

4.4.2  钢板桩顶部水平位移测点布置

监测点布置在基坑边线钢板桩顶部,以在基坑短边1/2处、长边两端点及4分点处的原则布置监测点。

4.5  监测控制值及预警值

沉降、水平位移监测累计控制值均为30mm,监测预警值为70%控制值。沉降、水平位移监测速率控制值均为3mm,监测预警值为70%控制值。

4.6  监测频率

钢板桩施工及基坑开挖期间,1天观测2次;承台施工及基坑回填期间,1天观测1次。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

(1)监测数据达到预警值;

(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4)河道涨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5)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6)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邊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4.7  基坑监测数据

按照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我们对洛阳市东环路跨洛河桥主桥主跨的17#、18#、19#及20#基坑进行了沉降、水平位移变形监测,形成了日报、周报等监测成果报告。下面列举部分监测数据如下。

(1)17#基坑边地面沉降监测成果(JB-1测点)

(2)18#基坑钢板桩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成果(SB-1测点)。

5  结论

在洛阳市东环路跨洛河桥主桥主跨的基坑开挖、支护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及时、严格的监测,提供了准确的现场监测数据,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各参建单位,并协助各方进行问题解决,为保证桥梁基础施工的质量、进度和结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监测保障。

参考文献:

[1] 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2] GB 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