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研究

2019-10-22 08:31郑玲莉张丹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6期
关键词:保乳术转移率根治术

郑玲莉 张丹丹

(大连市友谊医院普外二科,辽宁 大连 116001)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是趋势。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方法,但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恢复差且影响患者外形美观,与之相比患者更容易接受保乳手术治疗[1],有临床数据表明新辅助化疗能够为保乳术提供有利条件,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我院选取65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展开探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为女性,经彩超、细针穿刺活检、铂靶及病理性检查均确诊为乳腺癌,常规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灶和重要器官功能受损现象,入院前均未进行放化疗及激素治疗。依据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分为对照组(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2例和观察组(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3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9~62岁,平均年龄(40.38±3.21)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0.43±3.63)岁。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方案进行治疗:手术前依据患者病情适当化疗2~4个疗程,化疗前给予患者地塞米松处理,每个疗程的第1天给予患者表柔比星60 mg/m2,多西紫杉醇100 mg/m2,静脉滴注,3周为1个疗程。化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止吐、抑酸、护肝等对症处理[2],化疗后2周对患者进行彩超、铂靶等影像学评估,制定手术方案。采用象限切除手术或局部广泛肿块切除配合腋窝淋巴结清扫,若切缘为阳性则在此基础上扩大为3 cm,术后行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术后行辅助化疗,放射治疗遵医嘱进行[3]。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追踪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癌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

1.4 数据处理: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进行新辅助化疗和保乳术联合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进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癌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癌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追踪随访,观察组患者癌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2.12%和9.09%,对照组患者癌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2.50%和6.2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新辅助(NAC)是指在实施手术前应用的全身性、系统性的化疗,能够缩小肿瘤原发灶,提高保乳手术成功率,有效保留患者乳房,获得理想的局部控制和较好的乳腺外形[4],同时新辅助化疗还能够获得肿瘤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信息,对患者术后化疗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5]。从此研究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患者癌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与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无明显差异,但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说明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乳腺癌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远期效果与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无明显差异,具有临床使用及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保乳术转移率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麻黄标准汤剂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以标准汤剂为基准建立丹参的质量评价方法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乳腺癌的治疗价值评析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对比研究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疗效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