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的MRI表现

2019-10-22 08:31刘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6期
关键词:终板脊柱炎氏杆菌

刘海燕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的感染疾病,多发于肺部、骨关节及泌尿系统,均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致。脊柱结核是肺外结核的常见形式,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脊柱结核发病具有隐匿性,无明显特异性,进而耽误最佳诊断及治疗时机,而发生脊柱畸形、高低位瘫痪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因此,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为了分析脊柱结核的MRI表现,特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的MRI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8例BS患者和3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资料,将其分为脊柱炎组与脊柱结核组,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或手术病理证实。脊柱炎组:男20例,女8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53.34±6.34)岁;病程1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1.23±0.56)年。12例患者有牛羊接触史,所有患者均有牛羊肉食用史。11例患者有间断发热症状,体温在37.5~39 ℃,部分周身肌肉疼痛;5例患者未见明显发热,胸腰痛为首发症状;25例经病理学检查或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确诊,3例经随访得到证实。脊柱结核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8~70岁,平均(54.21±6.14)岁;病程15天至4年,平均病程(1.34±0.63)年。14例患者有午后低热、盗汗,3例患者肺结核活动期,1例双肾结核,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活检或结核菌素试验证实。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GE公司生产的Signa HDXT 3.0T扫描仪,线圈采用脊柱线圈。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患者选择仰卧位,头先进,先行常规扫描,相关参数:矢状面T1WI序列TR、TE分别为400 ms、10 ms;矢状面T2WI序列TR、TE分别为3600 ms、125 ms;反转回波脂肪饱和序列(STIR)TR、TE分别为2200 ms、50 ms,T1为150 ms;横轴面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序列TR、TE分别为3600 ms、120 ms;冠状面FSE T2WI序列TR、TE分别为3300 ms、125 ms。层厚、层间距分别为4 mm、1 mm,矩阵256×256。然后所有患者行MRI增强扫描,Gd-DTPA对比剂0.2 mmol/kg行高压注射器肘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为2.5 mL/s,注射后行FSE序列轴面、矢状面及冠状面脂肪抑制T1WI扫描。扫描完毕后,由2位阅历丰富的影像学诊断医师评价MRI图像。

1.3 观察指标: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部位、发病椎体、椎旁软组织内脓肿、间盘破坏、椎管内脓肿形成、椎体后突畸形、椎体终板塌陷。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或者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组间卡方检验。以P<0.05时,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发病部位、发病椎体、椎旁软组织内脓肿、椎管内脓肿形成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在间盘破坏、椎体后突畸形、椎体终板塌陷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布氏杆菌脊柱炎与脊柱结核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均属于胞内寄生菌感染引发的疾病。布氏杆菌脊柱炎也称之为波伏热,由各种布氏杆菌所导致的变态反应与全身传染性疾病,常常侵犯患者脊柱,进而发展为脊柱炎[3]。而脊柱结核是临床常见肺外结核,可引发严重并发症。由于两种疾病在临床中的症状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极其相似,容易误诊,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如何降低二者误诊率,给予及早诊治,已成为当前临床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在脊柱结核、布氏杆菌脊柱炎诊断中有着较高应用价值。本次结果发现:布氏杆菌脊柱炎与脊柱结核的发病部位多集中于胸椎、腰椎,颈椎较少见,但二者在发病部位上无显著差异,与相关报道相一致[4]。同时二者在发病椎体、椎旁软组织内脓肿、椎管内脓肿上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布氏杆菌脊柱炎与脊柱结核均可出现脊柱旁脓肿,在T1像上均为低信号,且在T2上显示出高信号。布氏杆菌脊柱炎早期可能会出现类似于细菌性脊柱炎的症状,如高热、腰背部疼痛等。而脊柱结核多表现为硬膜外脓肿,且脓肿较大,神经症状较明显,且脓肿流注严重[5]。但在间盘破坏、椎体后突畸形、椎体终板塌陷上有着显著差异。脊柱结核患者更容易发生后突畸形、间盘破坏、椎体终板塌陷,脊柱结核患者的脊柱锥体的骨质破坏严重,且发生于锥体的任何一部位,导致锥体后突畸形、终板塌陷。

综上所述,脊柱结核的MRI上多表现为骨质破坏严重,有典型的腰大肌脓肿,锥体受累呈弥漫性,多见锥体塌陷及脊柱后凸畸形。需结合临床表现,从而有效鉴别布氏杆菌脊柱炎与脊柱结核。

猜你喜欢
终板脊柱炎氏杆菌
脊柱终板炎的研究进展*
基于UTE成像技术评估软骨终板损伤的可行性研究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