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妊娠结局以及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

2019-10-22 12:45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3期
关键词:肌瘤开腹情况

215300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中医医院妇产科,江苏昆山

为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具体价值效果,本次研究抽取子宫肌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单发肌瘤20例,多发肌瘤15例;年龄21~40岁,平均(30.73±3.69)岁;子宫肌瘤直径5.53~7.23 cm,平均(6.35±0.33)cm;病程0.5~5年,平均(3.07±1.02)年。研究组单发肌瘤16例,多发肌瘤19例;年龄22~39岁,平均(30.68±3.72)岁;子宫肌瘤直径5.61~7.19 cm,平均(6.38±0.31)cm;病程0.5~5年,平均(3.10±0.9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自愿加入本次研究;②适龄育龄;③精神正常,能够配合随访。

排除标准:①无生育要求;②年龄不适宜生育;③存在手术禁忌证。

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12 h 安排患者进行禁食及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和灌肠等,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取仰卧位,于下腹正中纵行或耻骨联合上方横行切口,仔细观察其腹腔情况,将5 U垂体后叶素与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20 mL)混合后,注入肌瘤与肌壁交界位置,之后常规切开其子宫,将子宫肌瘤进行有效剔除之后,选择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子宫肌瘤腔创面,然后常规关闭手术切口,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以及缩宫素20 U 肌内注射2~4 d 促子宫收缩止血。②研究组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12 h 安排患者进行禁食及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和灌肠等,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取截石位,创建CO2气腹,一般气腹压力控制在13 mmHg 左右,于脐上缘、左右下腹位置做穿刺,大小分别为10 mm、10 mm、5 mm,将5 U 垂体后叶素和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20 mL)混合后,注入肌瘤与肌壁交界位置,然后选择电凝钩常规切开肌瘤表面的浆膜层后,施以肌瘤剥离操作,将旋切器常规置入,然后将肌瘤粉碎之后再予以取出,检查无肌瘤残留之后,选择可吸收缝线对合子宫创面予以常规缝合,然后常规关闭残腔及气腹,最后将切口予以缝合,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以及缩宫素20 U 肌内注射2~4 d 促子宫收缩止血。

表1 两组患者肌瘤残留情况、复发情况及妊娠结局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两年随访,以观察其术后肌瘤残留情况、复发情况、妊娠成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肌瘤残留判定标准:术后3个月联系患者回院予以连续2次B超检查,2次检查结果均提示子宫肌瘤即可判定患者为肌瘤残留。肌瘤复发判定标准:术后3个月患者通过2次B超检查结果均显示肌瘤无残留,但是在术后半年回院再次复查,B超检查结果显示为子宫肌瘤,则可判定患者为子宫肌瘤复发。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7.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肌瘤残留情况、复发情况及妊娠结局情况比较:研究组术后肌瘤残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针对子宫肌瘤患者,以往临床常采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该术式虽然能够从根本上将子宫肌瘤进行祛除,但是会对患者内分泌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会给育龄期妇女带来较大危害,因此对于有生育要求患者不适合采用该术式进行治疗[1]。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多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该治疗方式能够有效保留患者治疗后生育功能[2]。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点为手术操作简单,对于肌瘤体过大及多发肌瘤患者群体具有较为显著治疗优势,但是其缺点为手术切口较大,术后容易诱发各种不良反应,延缓患者康复速度[2]。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通过腹腔镜为手术操作医师提供一个360°宽阔视野,且该术式对患者带来创伤相对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特别是对于单发中小型肌瘤治疗效果尤为显著,可有效改善促进患者预后[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肌瘤残留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肌瘤复发率和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无论是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还是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都不易造成复发,同时均不会对患者妊娠造成太大影响,但是相比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更为良好的肌瘤清除效果,不易残留肌瘤,且术后不易造成各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相比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患者肌瘤残留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更为显著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肌瘤开腹情况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