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发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9-10-22 12:44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3期
关键词:降钙素乙组甲组

410000湖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湖南长沙

发热是感染科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热原因中感染性疾病占据70%以上,根据非感染性疾病如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疾病表现,需要注意鉴别诊断。临床观察可知,感染性疾病除发热,还可出现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整体治疗中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各系统相关指标的检测,并排除器质性病变。依据临床报道和实际治疗情况,还应根据各系统受累表现进行除抗感染外的有序治疗,促进患者的恢复。为了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发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非细菌感染患者40例作为甲组,乙组为细菌感染患者40例,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对各项指标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非细菌感染患者40例作为甲组,选择40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乙组。甲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0~45岁,平均(35.6±0.5)岁。乙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0~46岁,平均(34.5±0.5)岁。排除精神障碍和其他并发症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采用梅里埃荧光免疫分析仪用配套检测试剂检测,参考值为0~0.05 ng/mL。D-二聚体的检测,采用希森美康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用配套检测试剂检测,参考值0~0.55 mg/L。cTnI的检测,采用西门子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用配套检测试剂检测,参考值0~0.04 ng/mL。血常规的检测,采用西门子血细胞分析仪用配套检测试剂检测。C反应蛋白采用日立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配套检测试剂检测。

指标分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比较:乙组各项指标水平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阳性概率比较:乙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阳性概率分别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值分析(±s,ng/mL)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值分析(±s,ng/mL)

注:PCT,血清降钙素原;D-D,D-二聚体;cTnI,肌钙蛋白。

组别 n PCT D-D cTnI甲组 40 0.6±0.2 0.5±0.2 0.002±0.001乙组 40 5.2±0.3 1.6±0.3 0.5±0.001 P 0.006 0.001 0.005 t 4.6 7.5 6.9

表2 两组患者阳性概率比较[n(%)]

讨 论

急性发热在临床中常见,结合具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与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相鉴别。由于感染性发热的发生概率高,没有明确具体的感染病灶之前,结合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是细菌感染。而根据临床分析,一般以白清降钙素原≥0.5 ng/mL 作为诊断细菌感染的参考值范围。如果患者存在胸闷和胸痛等异常反应,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做好各项指标值的检测,排除合并症[1]。

血清降钙素原是人类降钙素的前体物质,为含11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主要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内转录生成,也可因LPS 和各种败血症相关因子(IL-1、IL-2、IL-6、TNF-α等)刺激后由肝脏、肾脏、白细胞、肺、肌肉、脂肪等异位分泌部位合成,其半衰期为25~30 h,在血样中相对稳定,室温下放置24 h,白清降钙素原质量浓度下降12%左右,4℃保存则下降6%,临床上需依据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后期合理检测[2]。一般情况下,白清降钙素原在正常人的血清中含量极低(<0.05 ng/mL),除了甲状腺创伤或者肿瘤之外,系统的炎性反应是影响其变化的最重要。同时D-二聚体是凝血功能紊乱的早期敏感指标,在临床炎症分析中,能提示机体内的凝血和活性因子等变化,对于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3]。结合凝血功能紊乱性和系统炎性反应等,在具体的综合征分析中,以多脏器功能障碍作为基础,由于引起的微循环障碍是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病因之一[4]。本研究表明,急性发热患者,随着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升高,D-二聚体明显升高,并且升高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临床感染性发热的具体治疗中,针对存在的高凝状态异常和其他指标等变化,以及控制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内皮细胞的损伤,只有确保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合理,才能减少合并脏器损伤。在各种因子相关性分析中,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和心肌损伤等存在联系,针对相应指标变化实现各系统的有序治疗[5]。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分析后得知,乙组各项指标水平高于甲组,乙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C反应蛋白阳性、白细胞阳性概率高于甲组;说明针对感染性发热的病例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整体优势明显[6]。

综上所述,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于感染性发热有比较好的敏感性,可与血常规、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应用于感染性发热病例的早期鉴别诊断,减少误诊率,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有较大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降钙素乙组甲组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