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干预配合导乐镇痛仪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评价

2019-10-22 12:44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3期
关键词:导乐初产妇体位

563000贵州航天医院,贵州遵义

分娩是育龄期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受到分娩环境、分娩方式、个体差异等的影响,能造成不同的分娩结局[1]。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初产妇,此类群体面对分娩普遍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造成难产以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相对较高。分娩流程中需要配合产妇的综合身体状态以及宫口的扩张程度调整体位,联合产科助产设备辅助分娩,减缓产妇的疼痛反应。收治初产妇50例,对其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初产妇50例,按干预性质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7~35岁,平均(26.9±3.1)岁;平均孕周(38.96±1.5)周;平均体重(65.9±4.3)kg。研究组患者年龄18~34岁,平均(28.5±3.8)岁;平均孕周(39.71±1.2)周;平均体重(64.9±3.9)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分娩体位干预:干预过程中首先要为产妇介绍产程以及分娩的基本步骤,使产妇熟悉基础的分娩知识和注意事项后明确产前的基础生命指标和胎儿的健康状态[2],综合整体的产前检查结果指导产妇进行产前呼吸训练。根据分娩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分别分为3个产程,体位干预主要应用于第一产程的潜伏期及活跃期[3]。体位干预时护理人员应实时展开体位指导,配合肢体动作进行示范[4]。结合站立并前倾位以及坐立位帮助产妇很好地储蓄体力,并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胎儿的体位旋转,站立前倾位干预时可配合背部按摩,缓解产妇的腰背酸痛感,帮助产妇休息,通常保持5~10 min 可更换体位。指导产妇做“手膝位”确保体位干预过程中病床的柔软度,双膝分开的距离应略窄于胯,双手拄地以手掌支撑,伸直手肘保持背部放松,通过手膝位使枕后位的胎儿更快地恢复正常头位。体位干预的过程中监测宫缩状态并对宫口的扩张状态进行评估,当宫口扩张距离≥3 cm后及时展开助产准备,进入待产室,上产床调高床头并指导“仰卧抱膝位”配合产力辅助分娩的优势,指导具体的体位动作,配合宫缩频率进行干预。②研究组在体位干预的基础上结合导乐镇痛仪,根据宫缩状态调节镇痛仪,对其设置安全值配合分娩镇痛。

表1 两组顺产率比较[n(%)]

表2 两组产妇三大产程时间比较(±s,min)

表2 两组产妇三大产程时间比较(±s,min)

注:t=2.829 5、9.660 7、9.575 8,P<0.05。

组别 n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研究组 25 316.6±34.9 28.71±2.35 6.99±1.68对照组 25 377.2±41.3 39.63±5.14 11.42±1.59

表3 两组产妇最终的不良分娩结局比较(n)

评价指标:评价两组产妇在体位干预联合导乐镇痛仪后的自然分娩率,统计三大产程的时间和分娩最终的结局。统计经阴道顺产及阴道手术分娩、剖宫产的人数,并计算在组中总人数中的比例。产程时间越短说明干预措施越显效。不良分娩结局: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产程停滞,出现不良结局的概率越高说明干预措施安全性越差,干预效果越差。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顺产率比较: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92%,高于较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产妇的三大产程时间比较:研究组的平均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产妇最终的不良分娩结局概率比较:研究组中不良分娩结局的总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分娩是女性一生中重要的生理现象,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较多的临床不良事件。在当前多种社会政策的影响下,人们对新生儿的健康以及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生命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以提高产妇分娩时的幸福感和舒适性为主,分娩过程具有较强的疼痛感,对部分体质相对较弱、疼痛耐受性较差的产妇来讲具有较大的不舒适感。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提高产妇的综合分娩质量,临床上针对3个产程展开综合性干预,本研究利用体位干预联合导乐镇痛仪引导助产,其中“体位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第一产程,同时能够针对发作较快的第二产程起到调节作用,在合理的指导和动作示范下能够有效降低因胎位不当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体位干预着重应用于第一产程中,针对胎儿的头位能够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在此基础上联合导乐镇痛仪能够适应宫缩的频率起到相对的疼痛缓解作用[4]。为证明两者联合应用后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通过对分娩结局和三大产程的时间展开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产妇的三大产程时间,研究组平均产程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中不良分娩结局的总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初产妇分娩过程中采取体位干预和导乐镇痛仪后能够降低分娩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和不良妊娠结局,应用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导乐初产妇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叙事病历中的人文关怀——导乐陪伴手记
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