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20例效果

2019-10-22 13:00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3期
关键词:型臂椎弓椎体

210000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江苏南京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

资料与方法

2017年4月-2019年5月收治胸腰椎骨折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2~84岁,平均(72.56±8.95)岁。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61~85岁,平均(73.46±9.45)岁。两组患者均被确诊为胸腰椎骨折,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手术指征,排除合并其他骨折状况。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通过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常规进行消毒铺巾,选择棘突旁注入肾上腺素等渗盐水,以便降低手术中出血量。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为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并配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患者应用全身麻醉方案,辅助患者选择俯卧位,确保胸腹部为悬空状。将伤椎作为中心并在后侧正中进行切口,并将其作为手术入路。对两侧椎旁肌进行剥离,一直到关节突关节外侧边缘。通过C型臂X线机辅助透视来对伤椎进行定位,可有效避免椎体存在误差。在伤椎的上下椎体进行椎弓根内螺钉的锥入,并将两侧已经经过域弯的连接杆连接好,然后将一端的螺帽拧好固定,进行撑开复位,再通过C型臂X线机辅助透视对骨折复位状况进行显示,如骨折复位良好,对另一侧螺帽进行固定,结束手术[2]。②观察组采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选择俯卧位,胸部垫软枕,在双髂前上棘部和双踝部垫软枕,需要用手对于病椎部位进行按压,有效对手术床进行调整,确保患者胸腰表现为过伸状态。并以患者耐受为度,做好体位复位工作。选择采用C型臂X线进行透视,并在透视之下进行椎弓根定位,在对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铺无菌铺巾,选择采用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10~20 mL在胸腰背部、颈椎左侧、右椎弓根体表投影部位进针穿刺皮肤和皮下组织,对于椎弓根部位鼓膜局部进行浸润麻醉,采用胸腰椎穿刺针经过病椎椎弓根穿刺到患者体内,然后同样在C型臂X线透视之下,观察患者中间位置,然后缓慢进针,刀椎体前大约1/3部位,保留定位,将套管置入其中,将针芯抽出,然后在持续侧位透视监视下,选择采用骨水泥,将其调成拉丝状,持续加压,注入椎体中,当椎体充盈弥散以后停止注射,通常情况下注入大约3~5 mL,将套管退出,同时选择采用无菌敷料,对于针孔进行覆盖,手术结束后经过X线进行正侧透视,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当中分布状况,嘱患者术后需要平卧大约12 h,监测患者呼吸、血压和心率等相关情况,了解患者生命体征。术后12 h 可下床活动,并常规为患者选择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3 d。

观察指标:对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进行比较。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5.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以及Cobb 角均具有较好恢复效果,且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s)

组别 n 伤椎前缘高度(%) 伤椎后缘高度(%) Cobb角(°)观察组 20 91.22±6.71 97.64±4.51 2.22±0.41对照组 20 85.61±3.23 89.55±3.46 4.19±1.21 t 3.369 0 6.364 8 6.896 0 P 0.001 7 0.000 0 0.000 0

讨 论

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时通过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伤情恢复,可以防止椎体高度丢失,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型臂椎弓椎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移动式C型臂故障的分析研究与探讨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C型臂X线介导经皮克氏针闭合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5例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