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中宫颈细胞学联合高危型HPV检测的作用分析

2019-10-22 12:59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3期
关键词:子宫颈癌危型细胞学

262500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 潍坊

宫颈癌是女性患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的主要特点为患者会经历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阶段;通常从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需要5~8年;因此,早期的临床检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研究显示[1],宫颈细胞学检测能够有效检查出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在临床实践中,这种检查方式很容易出现假阴性的情况,从而使得检测效果不够理想。而随着高危型HPV 感染是导致宫颈癌产生原因被发现后,高危型HPV检查成为宫颈癌检查的主要手段[2]。本研究收治确诊为子宫颈癌或癌前病变患者200例,分析了宫颈细胞学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检测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确诊为子宫颈癌或癌前病变患者200例;年龄23~64岁,平均(45.86±7.72)岁;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Surepath与Thinprep 液基薄片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测;高危型HPV检测则使用HC2 与Cobas 4800检测系统进行检测。

评定标准: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对比3种不同检查方式在CIN2/3 与宫颈癌检查中的漏诊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宫颈细胞学检测在CIN2/3、CIN2/3与宫颈癌中的漏诊率显著高于高危型HPV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宫颈细胞学检测与高危型HPV检查的漏诊率均高于联合检测,见表1。

表1 3种检测方式的漏诊率比较(%)

讨 论

宫颈癌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癌前病变为宫颈癌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早期的临床诊断工作能够有效检测出患者的病变情况,为后期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据[3]。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检测中,最为常见的检查方法为宫颈细胞学与高危型HPV检测;其中,宫颈细胞学作为传统的检测方式,其主要是依据病变细胞代谢率高于正常细胞,细胞之间的凝聚力低于正常细胞,从而使得病变细胞相比于正常细胞更加容易脱落的原理;通过对脱落细胞进行染色、观察等方式来进行判断,从而对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行诊断[4]。但这种诊断方式的步骤较为复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均会导致假阴性情况的发生;且很容易受到医师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宫颈细胞学在临床检测中的漏诊率较低。根据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宫颈细胞学在子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检测中的假阴性是不可避免的。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已经证实了宫颈癌主要是由于患者感染了高危型HPV 所致;这也为高危型HPV检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高危型HPV检测主要是通过分子生物学原理对HPV 的DNA 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具有检出率高、可重复性强等特点,能够有效减少妇科与细胞学医师的工作量,提高疾病的检出率[5]。在采用高危型HPV 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开患者的月经期;对于存在阴道炎的患者,应当在其治疗后再进行取材。取材前,在阴道中不可用药、不可冲洗阴道、不可进行性生活。同时,取材应当在宫颈癌与癌前病变多发部位进行取材;取材之后需要立刻进行固定、染色等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进行,以此来降低漏诊率。

虽然高危型HPV 的检测方式显著优于宫颈细胞学检测,但仍旧存在漏诊的情况。其主要是由于部分宫颈癌或癌前病变患者的高危型HPV 存在着阴性的情况。因此,联合两种检测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联合两种检测方式不但能够降低漏诊率,同时还能够延长检测的间隔;若患者高危型HPV 属于阴性,则可以在患者5年后再次进行检测。此外,高危型HPV 在阴道镜的转诊显著高于宫颈细胞学;因此,对于高危型HPV检测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可以进行细胞学的分流,以此来避免使用阴道镜检测的方式。相关研究显示[6],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测出≥CIN2 病变在高危型HPV 阳性的ASC-US患者,显著多于高危型HPV 阴性的ASC-US患者;这也表明高危型HPV 阴性的ASC-US患者≥CIN2病变的风险显著低于高危型HPV阳性患者;而宫颈细胞学检测中ASC-US管理作为临床中的重点问题,若ASC-US患者均采用阴道镜进行检查,则很容易出现诊断过度的情况发生;若不进行阴道镜检查,则会导致漏诊的概率增加。在美国宫颈病理与阴道镜学会的提议下,其提议在宫颈细胞学ASC-US时选择高危型HPV检查的方式进行分流管理;由于细胞学ASC-US 的平均高危型HPV阳性率为50%左右;因此,联合检测不但能够避免出现过度诊断的情况,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漏诊率。本研究中,200例患者通过3种不同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后,联合检测的漏诊率显著低于宫颈细胞学检测与高危型HPV检测。

综上所述,相比于宫颈细胞学与高危型HPV检测,联合两种检测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在子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子宫颈癌危型细胞学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如何早期发现子宫颈癌
HPV疫苗和筛查:人类癌症防治的典范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