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2019-10-22 12:59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3期
关键词:维持性炎性肾病

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肾内风湿免疫一科,湖南 长沙

糖尿病肾病简称糖肾,是2型糖尿病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血糖控制不合理,使肾小球发生硬化,逐渐丧失肾脏功能,最终造成肾功能衰竭[1]。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延续生命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但长期实践发现,在血透过程中,很多患者会出现一些慢性并发症,例如,营养不良[2]。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4例,按照透析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39~77岁,平均(56.89±3.45)岁;透析时间2~28个月,平均(20.15±2.83)个月。参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8~77岁,平均(56.54±3.21)岁;透析时间3~28个月,平均(20.08±2.69)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上述86例患者均需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3次,4 h/次。并给予常规血透护理,如:严密观察患者状态,严格控制血透时间和血流量等。此外,观察组还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合理分配三餐:根据患者年龄、体重,以及劳动量,科学计算患者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及蛋白质,并按照计算结果合理分配早、中、晚三餐。一般而言,患者每日总摄入量为30~35 kcal/kg,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则除外[3]。选取优质蛋白,以精肉和鱼为主。与此同时,还需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管理,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提高患者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微量营养元素以及膳食纤维的补充[4]。②膳食教育:定期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膳食教育活动,培养患者及其家属对合理饮食的重视程度,引导他们了解和掌握营养成分含量表,熟悉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合理规划患者饮食。③膳食管理: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量,禁食甜品及高钾食物。为了起到良好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医护人员需要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每日饮食登记表,并根据患者体重变化和血糖水平进行及时调整[5]。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营养学指标水平:护理3个月后,采集5 mL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并记录前清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以及蛋白分解率(nPCR)等含量。②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护理3个月后,采集5 mL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并记录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介素6(IL-6)等浓度。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营养学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干预后PA、ALB、TRF,以及nPCR等指标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干预后TNF-α、Hs-CRP,以及IL-6 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营养学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营养学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n PA(g/L) ALB(g/L) TRF(g/L) nPCR(g/kg)观察组 42 0.44±0.23 37.21±4.05 2.37±0.42 1.47±0.46参照组 42 0.32±0.12 30.02±3.03 2.03±0.24 1.04±0.13 t 2.99 9.21 4.55 5.82 P 0.00 0.00 0.00 0.00

表2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 n TNF-α(pg/mL) Hs-CRP(mg/L) IL-6(pg/mL)观察组 42 45.71±6.19 6.15±1.22 1.16±0.24参照组 42 58.24±7.43 8.43±2.51 1.87±0.53 t 8.39 5.29 7.90 P 0.00 0.00 0.00

讨 论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居民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这一变化导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呈直线上升,以糖尿病肾病为代表的常见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为了延长生命,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得不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来替代肾脏的工作[6]。虽然维持性血液透析能够帮助患者维持基本的生命方式,但是容易使患者产生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量不足或者吸收障碍等特异性营养缺乏症状。据可靠数据显示,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至少有6%~8%的人患有严重的营养不良[7]。按照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营养不良能够加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PA、ALB、TRF,以及nPCR 等指标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Hs-CRP 及IL-6 等浓度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有助于优化患者的营养指标,降低血液中的炎性因子浓度。对患者的膳食营养方案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干预和调控,能够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热量的同时,增加优质蛋白质、微量营养元素以及膳食纤维的补充,均衡营养,有效控制患者机体内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的营养状况。因此,为正在接受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针对性饮食护理干预,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营养支持的重视程度,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生化指标,还能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具有积极影响,不但能提高各项营养学指标,还能降低炎性因子的反应,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猜你喜欢
维持性炎性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