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同伴支持活动干预效果分析

2019-10-22 12:58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3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同伴居家

100123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北京

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精神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1]。由于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受损,影响其对生活的满意度及自尊,需要进行康复管理,帮助他们最终回归社会,减少发病风险,这也有利于家庭、社会的稳定。本文探究开展同伴支持活动对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8~60岁,平均(40.18±7.63)岁;病程1.3~15年,平均(7.6±1.03)年。

入组条件:纳入北京市精神卫生信息系统管理的患者,在家居住,年龄18~60岁,临床稳定期3个月以上,无精神病性症状和暴力行为,近6个月内无药物滥用/依赖,能够自我料理并参与活动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本研究的严重精神障碍指: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评估工具:①生活满意度指数(LSIA):生活满意度指数是生活满意度量表中的一个自评量表,简称LSIA。LSIA分值范围0~25分;LSIA由20项同意-不同意式条目组成。②自尊量表(SES):是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的,目前是我国心理学界使用最多的自尊测量工具。该量表由5个正向计分和5个反向计分的条目组成。总分范围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③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通过4个不同维度进行评估,包括对社会有益的活动,工作和学习;个人和社会关系;自我照料;扰乱及攻击行为。全面了解患者的社会功能现状,评定过去1个月内的功能水平。总分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个人社会功能越高。

表1 活动情况

干预方法:采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马宁老师引入的同伴支持活动模式,为同伴提供疾病健康教育、社交和生活技能交流[2]、情感支持、健康生活方式、资源分享等活动内容。

干预步骤:①招募入组患者:通过在社区张贴海报等形式宣传同伴支持活动,在4 周内共招募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30名。②筛选辅导员:在招募的30名入组患者中,依据标准筛选4名作为辅导员,带领其他入组患者开展同伴支持活动。③辅导员标准:初中文化及以上,至少住院1次,治疗依从性好,处于临床稳定期至少6个月。④培训辅导员:为提高辅导员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胜任力,对4名辅导员开展了10个学时的专业培训,分5次开展,每次2 h。培训的形式包括理论授课、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训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培训师为马宁老师和范云歌。⑤开展同伴支持活动:2017年4月-2018年3月将入组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由2位辅导员带领同伴开展活动,共76次。活动情况,见表1。

每次活动步骤:⑴活动前:辅导员自己策划或与同伴协商活动内容,填写好活动的计划、方案。⑵活动中:①辅导员带领同伴朗读《同伴》诗歌,接着同伴们相互分享两次活动期间的生活状况,并针对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②辅导员介绍本次的活动内容,开展活动;③辅导员带领大家总结,商量下一次的活动计划;活动过程中1名辅导员协助记录。⑶活动后:辅导员将活动计划、方案、记录给社区精防大夫,精防大夫根据辅导员的填写情况给予指导、肯定、鼓励。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同伴支持干预前后患者LSIA、SES、PSP评分比较:同伴活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个人及社会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生活满意度下降。有研究曾提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同伴支持服务活动能够提高患者自身的社会认同感,以降低疾病复发,提高社会功能[2],本文研究结果与其相一致。

表2 同伴支持活动前后LSIA、SES、PSP评分比较(±s,分)

表2 同伴支持活动前后LSIA、SES、PSP评分比较(±s,分)

时间 n LSIA SES PSP干预前 30 14.16±2.75 16.70±2.86 55.75±3.24干预后 30 19.43±3.76 28.74±3.80 78.23±3.19 t 6.196 13.866 27.080 P 0.000 0.000 0.000

本次研究表明,开展同伴支持活动干预能提高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改善自尊、促进个人与社会功能的恢复。在生活满意度方面,由于有同伴的支持,提高了患者对于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在活动中,彼此的支持和帮助,可以使患者更加肯定自己的能力,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自尊方面,患者在同伴支持活动中,能够建立希望,获得支持,缓解压力和消极情绪,进一步保持情绪的稳定,提升自我价值感、自我认同感,更能接纳自我。个人与社会功能方面,活动中遇到问题时,组员相互协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小组的凝聚力。

同时,在开展同伴支持活动过程中也有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在开始组织活动时出现意见分歧,严重影响小组的凝聚力和合作性。分析原因,可能主要源于辅导员经验不足,对同伴的需要了解不全面,需要在日后开展同伴支持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寻找更有效的方式帮助辅导员减少活动初期的困境。

总之,通过开展同伴支持活动,能有效提高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自尊、促进患者个人与社会功能的恢复,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减轻了患者家庭的负担,对预防患者病情复发有帮助,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同伴居家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staycation居家假期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