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2019-10-22 10:51周莉莉邱甜甜
关键词:恐惧进展根治术

韦 琦, 李 冰, 杨 宁, 周莉莉, 夏 叶, 邱甜甜

(安徽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安徽 合肥, 233004)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位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的第2位,全国癌症死亡率的第3位[1]。胃癌根治术是胃癌治疗的首选方式,而化疗是重要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在长期治疗和生活过程中存在恐惧疾病进展的担忧,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心理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恐惧疾病进展是指个体对于一切与其现实存在疾病相关的恐惧心理,具体定义为恐惧疾病进展所带来的各种生物社会心理后果或者恐惧疾病的再次复发。恐惧疾病进展可发生于癌症的整个阶段,并长期存在[2-3]。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成功实施和完成某行为目标能力的信念[4],是个体以自信的态度看待自己处理各种问题或完成目标的能力。我国的恐惧疾病进展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多集中于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关于胃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5-6]。本研究旨在探究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期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国内胃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安徽省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胃癌根治术后接受化疗的200例患者。纳入标准:①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②明确自身病情且同意参加本研究;③年龄≥18岁;④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⑤化疗时间>2周。排除标准:①合并沟通障碍,不能理解问卷内容,视力、听力异常、精神障碍者;②患有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③极度虚弱无法填写问卷或拒绝填写者。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填写问卷前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编制,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医保类型、家庭关系、患病前后工作状况、婚姻状况、生育情况等),患者的疾病信息(病程、化疗次数、肿瘤分期、有无远处转移、有无其他疾病等)。

1.2.1.2 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 该量表由Mehnert 等[7]于 2006 年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基础上研制而来的单维度简化量表,国内学者吴奇云等[8]汉化,并在肝癌中得到信效度的验证,Cronbach'sα系数为0.883。该量表在其他癌症患者中的信效度良好[5, 8-9]。该量表共1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总分为12~60分,分数越高,表明疾病进展恐惧程度越重,总分≥34 分为恐惧疾病进展心理功能失调的界限分[10]。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

1.2.1.3 一般自我效能感感量表(GSES): 本研究采用的是Zhang 等[11]修订的中文版,共10个条目,为单维度量表。采用 Likert 4级评分,1、2、3、4分分别表示“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完全正确”。总分10~40分,分数越高,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30分为高自我效能感,20~30分为中等自我效能感,<20分为低自我效能感。该量表 Cronbach'sα为0.87,重测信度为0.83[12]。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为0.85。

1.2.2 资料收集方法

问卷调查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现场发放的方式进行,使用统一指导语向患者介绍调查目的和意义,获得其知情同意后,告知其填写注意事项,当场收回问卷并检查问卷的完整性,对于缺失的项目请患者当场填补。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情况

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剔除重复作答和规律作答问卷1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00%。调查对象中,男145(76.32%)例,女45(23.68%)例,年龄(61.15±10.22)岁。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FoP-Q-SF量表总分为(26.43±9.13)分,恐惧疾病进展心理失调的检出率为15.26%,其中得分前三位的条目为条目11、10和条目1,见表1。

2.2 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情况

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GSES总分为(24.71±6.51)分,高自我效能感组36例,得分为(33.94±3.46)分;中等自我效能感组111例,得分为(25.08±2.96)分;低自我效能感组43例,得分为(16.00±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7.05,P<0.05)。

2.3 不同临床特征的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和自我效能感比较

不同疾病了解程度、年龄、患病后工作状况和生育情况的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收入和医保类型的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与自我效能感感呈负相关(r=-0.15,P<0.05)。

表1 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FoP-Q-SF量表各条目评分情况 分

表2 不同临床特征的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和自我效能感比较

3 讨论

3.1 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存在一定的恐惧疾病进展心理

本研究结果表明,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的得分为(26.43±9.13)分,恐惧疾病进展心理失调的检出率为15.26%,低于吴奇云[13]和张阳等[14]的研究结果,这可能本研究选取的胃癌患者年龄较两者研究偏大有关。在本次调查中,其中得分最高的量表条目为条目11(我担心如果我发生什么事情,家庭会怎么样),与吴奇云[13]的研究一致,得分第二和第三的条目分别为条目10(我担心药物会损害我的身体)和条目1(想到疾病可能会进展,我变得焦虑),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与本研究中的患者处于术后化疗的阶段,对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存在不同程度的症状困扰和对药物不良反应过高的恐惧心理有关[15]。提示医务人员应为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提供化疗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和应对方法,减轻患者恐惧心理。

本研究还发现,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得分不同,年龄较高的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得分较年龄较小者低,这可能与年龄较小者负担更多的经济和家庭压力,恐惧疾病进展心理较重有关。不同疾病了解程度的患者疾病进展恐惧也存在差异,对病情不太了解的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得分高于对病情完全了解的患者,这可能与对病情不太了解的患者对于化疗期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存在更多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关。提示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鼓励胃癌化疗期患者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同时,当患者病情进展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并充分告知患者可能是今后的研究方向。患者病后的工作状态是疾病进展恐惧的影响因素,在职状态的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高于非在职患者,可能与在职患者负担更多的经济压力,害怕疾病影响工作有关。在本次调查中,生育史也是影响恐惧疾病进展恐惧的影响因素,生育2个孩子的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心理较高,可能与患者存在更多的家庭压力,存在更高水平的疾病进展担忧有关。

3.2 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在本研究中,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4.71±6.51)分,处于中等水平。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因素包括家庭收入和医保类型。家庭收入越高的患者,自我效能感感越高,可能与家庭收入高的患者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在治疗过程中的信心更强有关,与Lev等[16]研究的结果一致。医保类型不同,自我效能感水平也不同,可能与医保类型不同,患者自身负担的医疗费用不同,在治疗过程中承受的经济压力程度不同有关。

3.3 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心理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心理与自我效能感存在负相关系。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感越强,恐惧疾病进展水平越低。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的信心,对个体在完成行为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及情感反应产生能动作用[4,17]。自我效能感能够改善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癌症患者更好的适应疾病[18]。确诊癌症是一个强大的心理应激源,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倾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处理问题,有效应对突然发生的事件,更容易获得情绪上的平衡。提示医务人员应当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减轻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国外学者[19]采用生命意义干预(MMI)提高癌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但国内少有类似报道,如何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提高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以减轻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存在一定的疾病进展恐惧心理,受患者的年龄、病情了解程度、患病后工作状况影响。患者自我效能感感处于中等水平,受家庭收入和医保类型影响。医务人员应当关注这些影响因素,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减轻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提高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恐惧进展根治术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