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期望的调查研究

2019-10-22 10:51李占平卢翠琼
关键词:准入条件内分泌科学历

罗 兰, 李占平, 卢翠琼, 方 茜

(贵州省人民医院 1. 内分泌科; 2. 护理部, 贵州 贵阳, 550002)

糖尿病专科护士是指具备一定执业资格,在糖尿病领域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具备相应糖尿病专科护理能力,能熟练运用糖尿病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经考核合格获得专科资格证书的注册护士[1-2]。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是对具有一定资质的内分泌科护士进行糖尿病护理领域的系统培训,经考试和认证,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过程。目前,国内对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准入条件、时长、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管理体系仍不够规范[3]。大部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对护士准入条件等方面的设置都带有一定的地域差异[4]。贵州地处西南欠发达地区,与其他经济较发达城市相比,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完全引用其他培训基地对专科护士培训设置的管理体系。因此,本研究调查贵州省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的期望,以期为贵州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培训课程、时长、师资等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全省多家医院在职内分泌科护士为调查对象。于2018年7月—8月共调查了230名护士。纳入标准:具有护士职业资格证书;从事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工作。所有调查对象均自愿参与。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通过阅读文献设计问卷,并咨询多名经验丰富的相关领域的专家的意见,根据意见改进,最终形成问卷。问卷包括:①一般资料:包含调查对象工作医院等级、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是否为专科护士等;②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的期望:共 15项内容,包含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的准入条件、培训时长、师资、课程设置、培训方式等期望的调查。该问卷重测信度为0.787,经相关专家评议,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2。

1.2.2 资料收集方法: 通过微信平台对内分泌科护士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20份,问卷回收率为95.6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调查的220例对象中,三级医院104(47.27%)例、二级医院116(52.73%)例;男4(1.82%)例,女216(98.18%)例;年龄23~53岁,平均(32.83±5.69)岁;汉族122(55.45%)例,其他民族98(44.55%)例;工龄1~30年,平均(9.83±6.03)年;学历:中专20(9.09%)例,大专106(48.18%)例,本科94(42.73%)例;职称:初级156(70.91%)例,中级52(23.64%)例,高级12(5.45%)例;未担任管理职务者192(87.27%)例,教学组长6(2.73%)例,护士长22(10.00%)例;糖尿病专科护士41(18.64%)例。

2.2 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期望

2.2.1 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准入条件期望:98.18%(216/220)的内分泌科护士认为有必要进行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其中49.09%的护士认为进行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准入条件最低学历应为大专;70.00%的护士认为最低职称应为护师;37.27%认为应有3~5年内分泌科工作经验。见表1。

表1 对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准入条件的期望

最低准入条件 人数百分比/%学历中专62.73大专10849.09本科10447.27硕士20.91职称护士5022.73护师15470.00主管护师167.27内分泌科工龄/年0.5~1104.551~25022.733~58237.27>57835.45

2.2.2 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单位等级期望: 内分泌科护士期望进行理论及实践培训单位均为三级医院,调查中有6.36%(14/220)的内分泌科护士强调期望能在发达城市大型综合医院进行培训,且82.73%(182/220)的护士期望能到2家及以上的医院进行临床实践。

2.2.3 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课程设置期望: 内分泌科护士期望最高的专科护士培训公共课程为人际沟通(81.82%),其次为护理管理(79.09%);内分泌科护士期望最高的专业课程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护理(93.18%)、糖尿病基础知识(90.91%)、专科教具与模型的使用(90.91%)。见表2。

表2 对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课程设置期望

表3 对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类型、方式、时长、师资及效果的期望

2.2.4 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类型、方式、时长、师资及效果的期望:54.55%护士期望能够脱产进行培训;课堂授课是护士最期望进行的授课方式(90.91%);最期望的培训时长为3个月(53.64%),且理论培训与临床实践时间安排为1∶2(40.91%);期望进行授课的老师为糖尿病专科护士及内分泌科医生,分别为81.36%、66.36%;培训后期望糖尿病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取得进步(95.45%、90.91%)。见表3。

3 讨论

3.1 加强内分泌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不断进行学历提升

本次调查中,参与调查的内分泌科护士大专及以下学历占57.27%,初级职称占70.91%,相较于其他经济较发达城市报道的低,这可能与贵州地处西南偏远地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卫生护理专业技术岗位人才放宽至中专学历有关[5]。然而,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学历水平是必然趋势[6]。但是,由于护理人员学历、年龄、工龄分布跨度大,护理工作岗位的特殊性等因素,使得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存在一定困难。护理管理者可根据临床护士具体情况进行管理,为低年资护士创造外出学习条件,鼓励其参与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对高年资护士,则采取继续教育讲课,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发展需要[7]。

3.2 结合内分泌科护士人力资源现状,设置合理的准入条件

根据调查结果,仅有18.64%的护士取得糖尿病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逐步发展专科护士队伍,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力度,满足临床护理需求[8]。而明确专科护士准入条件是进行专科护士培养的第一步,是提高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首要条件[9-10]。我国对专科护士培训准入条件仍无统一要求[3]。本研究针对贵州省内分泌科护士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专科护士的最低准入条件更期望设置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3~5年内分泌科工作经验。因此,建议综合考虑护士期望,结合贵州省内分泌科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制定符合贵州省内分泌科护士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准入条件,以利于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的长远发展。

3.3 明确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管理体系,提高专科护士培训效果

调查发现,内分泌科护士期望能够设置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与期望培训后提升的知识大致吻合。应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意愿,合理设置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11-12]。调查中,内分泌科护士对培训的方式的期望仍以脱产为主,但也有45.45%的护士期望采用在职的方式进行培训,建议可采用网络平台实施远程教学。对于教师期望,内分泌科护士更期望糖尿病专科护士作为培训教师(81.36%),因此,建议完善师资资格认证制度。而课堂授课仍为首选授课方式,这与周阳等[13]调查结果一致。调查还显示,多数内分泌科护士期望培训时长为3个月,理论与实践时间安排为1∶2,且82.73%的护士期望能到2家及以上的医院进行临床实践。有学者指出,只有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才更有助于护士从应用层面深入理解理论,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4-15]。因此,建议充分采纳培训者的期望、意愿,结合区域现状,制订科学、系统并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培训方案,促进护理队伍向专业化、学术化发展[16],达到提高专科护士培训效果。

综上所述,贵州省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需求大,培训期望各有不同,应充分结合贵州省护理发展现状,考虑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课程、时长、方式、师资等方面的期望,制定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准入条件,完善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管理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糖尿病护理的专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准入条件内分泌科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内分泌科护理手册》
——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浅论村(居)法律顾问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工信部公布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企业征求意见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符合《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及符合《轮胎翻新行业准入条件》、《废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第三批)
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知识无力感
炭黑协会发布行业准入条件公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