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徽商崛起的缘由

2019-10-23 03:44朱一峰
北方文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崛起徽商盐业

朱一峰

摘要:徽商特指徽州籍商人,与晋商、甬商、潮商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商帮。徽商从明朝中叶开始迅速崛起,此后纵横明清商界长达三百余年,堪称富可敌国。本文将根据徽州地理条件、徽商文化精神、盐业政策等方面,探析徽商崛起的缘由。

关键词:徽商;崛起;文化;盐业

一、徽州地理条件的影响

(一)地狭人稠,穷则思变

徽州多山地丘陵,其自然条件不利于传统农业耕种。粮食短缺,时常困扰着徽州人的生活。同时,群山环抱的徽州,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不易遭受战火波及。因此每逢战乱,这里便成为中原士民理想的避难之所。他们举家迁移至此繁衍生息。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地狭人稠的问题进一步突显。尤其是到了明代,该问题变得尤为严重。万历《歙县.货殖》云:“今邑之人众几于汉一大郡,所产谷粟不能供百分之一,安得不出而糊其口于四方也”[1]115。所谓穷则思变,面对这些不利条件,外出经商谋生便成了多数徽州人的选择。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

徽州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地理环境,特别适宜林木、茶叶等植物的生长,自然资源相当丰富。聪明的徽州人懂得靠山吃山的道理。他们将木材、茶叶、药材等当地特产贩往它地,从而赚取丰厚的利润。徽州出产的文房四宝更是名满天下,深受文人墨客喜爱。徽商通过贩卖这些优质文具,不仅获得了财富,还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徽州文化。

(三)邻近江浙市场,水陆交通便利

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徽州商人们手里有货,但要将这些货品销售出去,就首先要找到一个好的销售市场。富裕且人口稠密的江浙地区,对徽商而言,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我国从唐代开始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地处东部沿海的江浙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尤为迅猛。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区域。令徽商欣喜的是从距离上看,徽州离江浙这片庞大的市场并不遥远。

销售市场有了,徽商接下要考虑货品运输问题,如何省时省力节约成本,将货品运达至目的地。徽州山道崎岖,“路皆鸟道,凿险缒幽”[2]6,陆路运输条件并不是特别理想。幸而徽州的水路交通相当便利。

徽商可借助新安江,抵达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新安江发源于徽州休宁,流经屯溪,歙县后进入浙江,是沟通安徽与浙江的重要航道。徽商沿着新安江顺流而下,经富春江,钱塘江,可直达杭州。这条水道被称之为徽杭水道。除此之外,徽商亦可经青弋江等水路进入长江,顺流而下可以到达南京、镇江、扬州等地,经京杭大运河沟通各地[3]85。

徽州邻近富裕的江浙地区,加之其便利的水陆交通,方便了货物的运输,为徽商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二、文化与精神因素的影响

(一)贾而好儒的徽商文化

徽州人的祖先不乏因躲避战乱而迁徙至此的名门望族或经学世家,族人大都信奉儒教。他们的到来,使儒学的种子在徽州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

宋代程颢、程颐及朱熹三位理学大家的祖籍就都在徽州。朱熹本人亦曾回乡讲学,在此广收门徒。程朱理学在徽州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乃至后来著名的“新安理学”,便在此地孕育而生。正是在这种浓郁的儒学文化熏陶下,徽州“崇儒重教”之风日盛,被称誉为“东南邹鲁”。

在这种良好文化风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徽商,其自身也带着那么点书卷气。即便日后混迹于商场,徽商对儒学的推崇之心依旧未改。徽州休宁人,清代大儒戴震对徽商评价道:“虽为贾者,咸近士风”[4]150。徽商虽身处商海,却也有士大夫的儒雅之风。可见,徽商具有“贾而好儒”的文化特色。

徽商的“贾而好儒”,使他们在日常商业活动中,往往以儒家的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故而徽商做买卖讲究诚信,不会因利而失义,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如著名徽商,有着红顶商人之称的胡雪岩,就一直以“戒欺”,“真不二价”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方才铸就了百年老店胡庆余堂的辉煌。

儒商的形象,使徽商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认同感。为其商业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亦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二)徽商的骆驼精神

徽州民谣有云:“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人为了生存,年纪轻轻便外出谋生,学习如何做生意了。生活的艰辛与苦难,锤炼出徽商敢于冒险、勇于闯荡、勤勉奋进、坚忍不拔的个性品质。这些精神与“沙漠之舟”骆驼倒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徽商遂有了“徽骆驼”的美名。胡适先生曾在其同乡会上题词“努力做徽骆驼”,借以勉励同乡,宣传和弘扬骆驼精神。凭借着这股骆驼般的精神,使徽商在商海驰骋时,虽遇风浪,仍能长期屹立不倒。

三、盐业政策的影响

明代学者谢肇淛在其所撰的《五杂俎》中写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州),江北则推山右(山西)”[5]3,可见明代的徽商已颇具财力了。在徽商的四大行当中,以盐业居首。明代的盐法改革,给徽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促使其迅速崛起。

(一)开中制

盐关系到国计民生,它的产销通常会遭到官府的严格把控,禁止私人随意贩卖。明初,蒙古残余势力虽退居塞外,但仍不时南下侵扰,对大明边境构成威胁。鉴于这一情况,明政府于北方边境,先后设立了九个军事重镇,称“九边”。这些军事重镇有大量士兵驻防,军队开销巨大。尤其是粮食的供应及运输问题,对明朝中央政府来说,一直是个大麻烦。洪武三年(1370年),山西行省参政杨宪向朱元璋提出了实行“开中制”的建议,得到了朱元璋的支持。所谓开中制,简单来说就是商人代替政府,将粮草等军需物资,运往北方边镇。然后政府给商人发放盐引,作为补偿。盐引是取盐的凭证,商人可凭盐引到官府指定的盐场领盐,再到指定的区域销售,以获得商业利润。

在利益的驱使下,已有部分徽商开始奔赴九边,北上纳粮,从而走上盐业贸易的道路了。然而相较于晋商而言,徽商从明初“开中制”中,所取得的利益则要小得多。从地理区位因素来看,开中制的实施,对晋商而言是最为有利的。山西距离明朝北方边镇较近,方便粮食等其他物品的输送,可极大的降低运输成本,而这样的条件徽商是不具备的。

(二)折色法

到了明朝中叶,开中制已无法适应于时代的发展,其制度本身的弊病也逐渐显露了出来,盐法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明弘治五年(1492年),时任户部尚书的叶淇提议对原有的开中制进行改革,实行“折色法”。按照折色法规定,商人不必赴边纳粮,只需就近向内地各盐运使司,交纳相应数额的银两,即可换得盐引。折色法,大体上将原来的纳粮开中,转变为了纳银开中。

该法的颁布,让徽州盐商大喜过望。从此他们再也不用千里迢迢北上纳粮,直接向扬州盐运使司交纳相应银两,即可兑得盐引,销售获利。经营手段相较过去轻巧灵便,省去了舟车劳顿之苦,从繁重的运输作业中解脱了出来。

另外兩淮盐场产盐颇丰,所谓“两淮盐,天下咸”。徽州靠近两淮地区,水路交通便利。故而折色法的实施,使在内地经营盐业的徽州商人,拥有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反观山陕商人,他们虽因开中制而赚得盆满钵满。但伴随着盐法的改革,其原本的区位优势已不复存在。山陕商人要想继续业盐获利,只能被动地向两淮、两浙等地迁徙。

万历年间推行的纲盐法,以纲册的形式,使盐商数量固定了下来。名字在纲册上的人,才能拥有食盐专卖的特权,允许子孙世袭其业。册上无名的人,则无盐业经营之权。盐商对盐的经销,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垄断。徽商凭借着其在盐业经营中所处的优势地位,在纲册之上亦占有了先机。据万历《歙志.货殖》记载:“今之所谓大贾者,莫有甚于吾邑,虽秦、晋间有来贾淮扬者,亦苦朋比而无多”[6]21。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徽商执重商帮之牛耳,逐渐称霸于两淮了。

参考文献:

[1]李琳琦.论徽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安徽史学,2014(02).

[2][5]庞利民.晋商与徽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7.

[3]葛剑雄.从历史地理看徽商的兴衰[J].安徽史学,2004(05).

[4]刘艳琴.明代话本小说中的徽商形象[J].明清小说研究,2004(04).

[6]朱宗宙.扬州盐商的地域结构[J].盐业史研究,1996(02).

猜你喜欢
崛起徽商盐业
实施三品战略 推动盐业健康发展
中国盐业双周新闻榜
中国盐业双周新闻榜(2018.12.01—2018.12.15)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徽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