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支撑悬浮平台结构强度、温升计算分析

2019-10-23 14:14党安旺王德柱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15期
关键词:强度分析

党安旺 王德柱

摘  要:该文主要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四点支撑悬浮平台的结构强度、线圈温升计算分析,对四点支撑悬浮平台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用铜导线缠绕的线圈所产生的悬浮力减去自身的重量。通过温升计算,将线圈材料改为铝材,因为其密度较低,所以设计出的四点支撑变形较小,有利于更好地检测悬浮距离。而后期则对四点支撑悬浮平台进行了试验,为磁悬浮车辆的设计积累了经验,希望能为相关人员起到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悬浮;强度分析;温升计算

中图分类号:TM315              文献标志码:A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安全舒适、节能环保、快速便捷成了轨道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磁悬浮列车得以孕育而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日本、英国、韩国等国家就相继开展了磁悬浮列车的研究工作。

现存磁悬浮列车技术按其悬浮方式主要分为电磁吸引悬浮、永磁力悬浮、感应斥力悬浮等;按电磁铁种类主要分为常导吸引型、超导排斥型等,目前其对应列车速度分别已达到400 km/h~500 km/h、500 km/h~600 km/h。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磁悬浮列车技术进行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是西南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1989年国防科技大学通过深入研究,成功研制出了一台小型磁悬浮原理样车。西南交通大学于1994年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辆可载人常规低速磁浮列车,而国防科技大学在1995年5月,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载人磁悬浮列车。之后,我国相继在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技术,永磁悬浮技术方面展开研究。目前我国成功运营的线路有中德两国合作开发的上海磁悬浮列车,其速度可达430 km/h。

1 四点支撑悬浮平台结构设计方案

四点支撑悬浮平台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车架中空处穿入轨道,轨道和四点支撑悬浮平台都放置在立于

注:(1)车架支撑;(2)“U”型铁芯;(3)悬浮模块;(4)左右限位装置;(5)悬浮距离感应器。

地面的架子上,通过设计车架的高度尺寸保证线圈上表面与轨道下表面的悬浮距离。

2 强度计算

材料机械性能: 车架,材料:0Cr18Ni9,弹性模量: 206 GPa,密度7.85 g/cm3,泊松比0.3,屈服极限205 MPa;支架,材料:20/Q235,弹性模量: 206 GPa,密度7.85 g/cm3,泊松比0.3,屈服极限235 MPa。

2.1 车架强度分析

车架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悬浮模块通过螺栓连接到车架上,整个悬浮力将通过螺栓传递到车架下面的托臂,把车架悬起,车架采用0Cr18Ni9不锈钢制造。

2.1.1 有限元模型1

在Sizing中,选中捕捉窄缝和曲率,其余默认,网格单元数53万。

2.1.2 边界条件及加载

单个悬浮模块,通电产生向上的悬浮力共为350 N,对称表面施加固定边界条件。

2.1.3 计算结果

在边界条件下,计算得出位移变形最大为0.04 mm,车架的最大应力为65 MPa。

2.2 支架强度分析

支架承担车架装配体及2个轨道的重量,采有Q235碳素结构钢制造。

2.2.1 有限元模型2

在Sizing中,选中捕捉窄缝和曲率,其余默认,有限元模型网格单元数166万。

2.2.2 边界条件及加载

平台悬浮时,四点支撑悬浮平台及轨道自重共2 440 N,每个角施加610 N,四角地面施加固定边界条件,连接部分bonded。在非运行时状态下,平台完全落在支架上,此时的载荷施加到每个接触点为250 N,支架的四角压力为260 N。

3 线圈温升计算

线圈的温度计算,主要目的是使四点悬浮平台能够长时间的悬浮,不破坏线圈的绝缘。该四点悬浮结构的线圈,采用自然风冷。四点悬浮结构的线圈主要通过通电产生对导轨的吸力,称该力为悬浮力。在产生同样悬浮力的情况下,对铝导线、铜导线的线规、匝数取一样,分析计算其温升。 温度计算采用ANSYS软件建模分析。根据传热学理论,稳态运行的热传导方程计算,计算时对线圈模型进行简化、加载和求解。

3.1 基本数据

几何参数: 线规2 mm×3.5 mm,线圈截面积30 mm×61 mm,电流密度1.5 A/mm2,重量铜导线/铝导线4.5 kg/1.4 kg,电阻率铜导线/铝导线1.732×10-8Ω·m/2.83×10-8Ω·m。

铜导线产热率计算:

Q=38970 W/m3

铝导线产热率计算:

Q=63680 W/m3

材料特性:鋁导线比热容量880 J/(kg·K), 热导率203 W/(m·k)铜导线比热容量381 J/(kg·K),热导率381 W/(m·k),钢比热容量427 J/(kg·K), 热导率50 W/(m·k),绝缘比热容量85 J/(kg·K), 热导率2 W/(m·k)。

3.2 模型简化

由于悬浮平台4个悬浮模块相隔较远,其通风散热彼此影响较小,所以取悬浮模块的1/4进行建模分析。

3.3 有限元模型

在Sizing中,选中捕捉窄缝和曲率,其余默认,有限元模型网格单元数147万。

3.4 边界条件及加载

自然对流换热系数取h=6 W/(m·k)。

(自然对流一般0 W/m2~10 W/m2),环境温度T=40 ℃。

3.5 温度分布

铜导线的温度最高73 ℃,铝导线的温度最高94 ℃,2种材料的导线线圈温度都满足温升要求,但是铜导线比铝导线重3.1 kg,悬浮力无法撑起该重量,因此选择铝材制作悬浮线圈。

4 结论

该文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四点支撑悬浮平台的结构强度、线圈温升计算分析。通过把线圈的常规材料由铜改为铝,在温升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把铜改铝减轻了车架结构重量,大大降低了车架的变形,而且有利于悬浮距离的检测。后期对四点支撑悬浮平台进行了试验,为磁悬浮车辆的设计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杨,吴超.磁悬浮列车技术发展路线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6):160-161.

[2]董丽,王淑敏,时守华.透过专利看高速磁悬浮列车制动技术沿革[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8(5):52-56.

猜你喜欢
强度分析
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包结构分析及改进
CRH3A型动车组车体强度优化研究
载重100吨铝合金煤炭漏斗车车体强度及疲劳寿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