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评价为综合实践活动锦上添花

2019-10-23 13:53徐江娇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语言评价课堂教学

徐江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直强调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近年来,我们也看过、听过不少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的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带来的愉悦的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静下来思考,总觉得课堂欠缺些什么。或许有些老师错误地以为综合实践课堂重在体验、参与就可以了。当然,这样的课堂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不精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别于其他一些课程,它更强调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当老师把很多的课堂时间给了学生,就意味着更需要教师课堂语言的智慧了。如果能重视在课堂引入、小组合作等环节中教师评价语言的加强,课堂会更出彩。事实也证明:精当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恰如其分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这句话告诉我们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的特殊性,这里的语言我们更关注的是教师的评价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生机。

我们学校Z老师在《有趣的糖葫芦》一课引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

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两兄弟,感情好,到哪都是手拉手,竖看就像数字8。”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思考,很快就有了答案)——葫芦。

师:“青蛇满架爬,蛇身缀白花,花落结小瓜,卖药曾用它。”你们知道这又是什么吗?

生:(思考,很快又有了答案)——葫芦。

师:你们真是一群充满智慧的孩子。说说你们是怎么这么快就猜到的呢?

生1:我从形状上数字8,马上就想到了葫芦。

生2:我从色彩上判断,青蛇白花。葫芦的身体是有点青的,开的花是白色的,所以就想到了。

……

师:对啊,無论是形状、色彩还是经典的童话故事都是葫芦身上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平时,只要我们多角度去捕捉信息,你手上的作品就会更丰满。

教师顺势引出活动课题——糖葫芦的制作。小组探究——你心目中的糖葫芦该是什么模样的?学生各抒己见,跃跃欲试。

案例中教师恰当的评价,让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轻松。准确性是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在恰如其分的评价上既肯定了当事学生的回答,又为后面的制作做了良好的铺垫,为学生的思维创作打开了一条通道。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纵观许多名师的课堂教学,发现他们的课堂都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精准的课堂评价语言。他们用精彩的课堂评价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始终把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让学生在充满期待的氛围中兴奋地参与学习。

二、充满激励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对于小学生而言,独立意识尚未形成的他们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所以在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发展。笔者作过调查发现小学生更喜欢老师恰当、真诚的激励性评价。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能极大地激发孩子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纽扣画》“准备用手上的纽扣做些什么”的环节设计中,老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生:各抒己见(有准备做人的、做水果的、小动物的、小树的……)

这时一名平时比较内向的H学生也举手回答了。他说:“我也想做一棵树”。听到他的回答,有些同学马上就说,这个点子别人已经有了。

师马上说:“做树这个点子很好啊,看来小朋友都喜欢大树。老师很想知道你心里的树到底长什么样?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

H生:犹豫了一下,说了他的想法。

师:(趁机鼓励)哇!看不出,平时不太爱说话的你,讲起小树的制作是有模有样啊!让老师刮目相看。

在接下来的实际操作中,老师有意识地按照H学生自己的想法,进行引导,无形中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里,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用敏锐的眼光洞察学生的优缺点,准确地挖掘出学生的优点,给予客观的评价。因材施教,异生异评,学生的起点不一样,我们评价的标准也不一样。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多启迪;对普通的学生多欣赏;对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多激励。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这样的鼓励,不但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教师要善于“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

三、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教师在课堂与学生的对话中表现出的评价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与质量的优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简单廉价,适合每一个学生。有些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学生自然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就感,评价也就失去鼓励表扬的意义和价值,最终导致课堂学习的效果不理想。有一段时间,无论什么类型的课堂,我们都能听到这样一个声音“棒棒棒!你真棒!”真不知道,“棒”在哪里?为什么而“棒”?还可以如何更“棒”?

小组合作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常见的一种探究形式。我们发现,有些老师纯粹是为合作而合作,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合作?课堂闹哄哄的。当然也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课堂上始终不忘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渗透。如,我们学校L老师每次在学生合作时,总会用精炼概括的语句讲明合作的要点。合作过程中,总能听到这样一些声音“第一小组真文明,小组讨论的声音很温柔。”“第三小组也很棒,从不影响其他同学的讨论”“第六小组很守纪,没有小朋友随便离开位置”……

这样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又为其他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可谓一举两得。

小组合作时声音太大是经常会出现的问题,老师要经常提醒他们。润物细无声,平时多留个心眼,直到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课堂评价语,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的全面展示,更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虽多属即兴,却源自教师个人的良好素养。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厚自己的教学底蕴,用勤奋和智慧去攀登艺术的高峰。

猜你喜欢
语言评价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