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人民本位文艺思想的关系

2019-10-23 13:53赵琰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本文艺思想文艺

【摘   要】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党的五代领导人文艺思想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观,强调文艺要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这种人民本位文艺思想的重要来源。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人民本位文艺思想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字】  古代;民本;人民本位;文艺

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及人民本位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神圣家族》一书中提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 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以上论证,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列宁指出:“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机械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群众观点引入到中国的文艺领域,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说:“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人民本位的文艺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开创了我国人民本位的文艺思想。

邓小平同志指出:“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只要是能够使人民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的精神产品,都应受到欢迎和鼓励。对民族文化精粹、优秀高雅艺术、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著作,要给予扶持和保护。”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心声。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存在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之中。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是文艺创作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人民本位的文艺思想,就其产生的思想渊源而论,它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群众观点进行了创造性的中国化改造,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反映了党的历代领导人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成分的灵活运用,使得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焕发了勃勃生机。

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轨迹

民本,就是以民为本,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进过程。

早在西周,就萌发了原始朴素的民本思想,打破了商代一元化的神权政治局面,据说周文王曾问姜太公治国之道。太公答“爱民”。他说“善为国者,御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见之饥寒,则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天人关系产生了更深一步的思考,开始更加明显地倾向于重人轻神了。

春秋时期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进一步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修己以安百姓”,“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仁学思想。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大声疾呼要兼爱,非攻,节用。甚至要求统治者“与百姓均事业”,“共劳苦”。儒家学派的孟子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民本思想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发出了“民为邦本,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千古传诵的“民贵君轻”学说。孟子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

秦朝之后,为了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一些思想家也在考虑民本问题,西汉初期的贾谊,鉴于秦朝二世而亡的沉重教训,他从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出发,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民本思想。他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夫民者,万世之本也……故夫民者,大族也,民不可不畏也。”

贾谊之后,民本思想代代不绝,东汉的班固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唐太宗李世民说“为君之道,必须先从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宋代的包拯说“且民者,国之本,财用所出,安危所系”,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元代的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种民本思想,从根本上说还是为了维护君权,期望出现明君或清官政治,但同时也能给民众生活疾苦予以关注。

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毅然打出了反对君权的大旗,他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前所未有地提出了“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还设计出了一套和西方近代君主立宪制度相似的社会制度,几乎将传统民本思想发挥到了极致。黄宗羲之后,有的学者在反君权方面甚至比黄宗羲还激进,唐甄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大胆的揭露和批判。他指出皇帝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唐甄还强调民是国家的根本,离开了民,便没有国家的政治。还有一些经世学者,主要从经济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民本思想,颜元提出:“天地间田,宜天地间人共享之。”王源喊出“有田者必自耕”的口号。通过由维护君主权力发展到批判君主权力,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在封建社会后期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其影响极为深远。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代一些清明君主在位时,也就是所谓的治世,从当时老百姓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来讲,确实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人民本位文艺思想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绵延数千载,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重民、忧民和安民,这种政治学说之所以能够长久流传,就在于它有进步意义,适应了当时民众的心愿。人民本位文艺思想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中的重民主义、忧民主义和安民主义,人民本位文艺思想中对人民的重视,对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关注,和古代传统民本思想一脉相承。

但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也不可避免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主要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从根本上说,它还是属于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范畴,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君主的个人统治,为了防止出现农民起义。它本质上是一种封建统治者“治民”的政治權术,是以君为本为前提的一种比较开明的治国方略。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从思想深处并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个体价值与权利,也根本不可能赋予人民应有的政治权利。人民无法通过自己应得的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政治保障,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只能把希望寄托到贤主圣君的身上。人民本位文艺思想则在这些方面和古代民本思想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人民本位文艺思想以人民为本位,主权在民,也就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为原则,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人民信任和依赖的感情,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既批判地吸收了古代民本思想中人道主义与民主主义的人民性精华,又系统地提出了其君权专制的封建性糟粕,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为我国今天如何继承和发展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研究——习近平文艺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项目序号:L18CZW003】

作者简介:姓名:赵琰(1983年),性别:女,籍贯:河北省乐亭县,学历:本科学历硕士学位,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民本文艺思想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兜底治疫
政治合法性的三种来源及其内在关系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
浅析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文艺思想
习近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老子古今观念下的道论思想与文艺思想
试论洪遵的生平和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