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用航空器AEG评审工作

2019-10-23 14:14姬晓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15期

姬晓冰

摘  要:民用航空器AEG评审工作是连接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和运行审定的桥梁,是民用航空器安全投入运行的基础,AEG评审工作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民用航空器从设计、制造到取得商业运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通过对AEG评审工作机构、评审模式和内容以及评审流程进行阐述,提升民用航空企业对AEG评审工作认识,给民用航空器研发企业AEG评审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以期能够降低民用航空器取证、使用和维修成本,推动民用航空器取得商业成功。

关键词:航空器评审组;型号合格审定;民用航空器;运行审定

中图分类号:V267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众所周知民用航空器只有取得民航当局一系列适航认证,才能进入市场投入运营。而适航管理作为民用航空器全生命周期的最低安全性技术保障,从其型号研制构思开始,设计人员就需依据相应的适航标准和程序要求,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实施以飞行安全为目的的技术鉴定、监督和管理工作。适航管理作为约束民用飞机安全的最低安全性保障体系越来越被各航空企业所认可,民用航空器要想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必须要通过适航管理各方面的合格审查。因此我国研制的民用航空器要想获得国际主流民机市场的认可,作为影响民用直升机项目进度以及质量安全的适航管理水平必须得到发展和提升。

通常来说,我们将适航管理分为初始适航管理和持续适航管理两大类。初始适航管理是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而进行的适航符合性审定、批准和监督管理工作。持续适航管理是在民用航空器获得适航证并交付运行之后,對其适航性保持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统称。持续适航管理是对航空器的使用、维修等适航性维持与控制管理。而AEG工作又是衔接初始适航和持续适航工作的纽带,是航空器投入运行的必要条件。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飞行标准部门确立了AEG职能,该项工作为了适应民用航空器制造业和运输业的发展,保证民用航空器的持续运行安全和经济性而产生的。它的工作始于型号设计阶段,贯穿航空器全寿命周期,是民用航空器投入运营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工作。

尽管航空企业内对民用航空器AEG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定的共识,但是由于缺乏对民用航空器AEG工作系统性的、具备可操作性的理论以及相关实践经验的支持,导致过程民用航空器相关型号在推向市场之后,一致未能达到预期的运营效果。而民用航空器AEG评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器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之一。

航空器适航审定、AEG、运行审定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AEG工作是航空器走向运营的必由之路,也是适航审定和运行审定的纽带,是航空器保持适航性的基础。AEG工作开始于民用航空器型号设计阶段,终于民用航空器寿命终结阶段,其工作贯穿于民用航空器全生命周期。

1 AEG工作简述

1.1 AEG组织架构

AEG是Aircraft Evaluation Group的简称,也叫航空器评审组,下文皆简称AEG。AEG评审由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航空器评审处负责,AEG评审作为飞行标准司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中国民用航空局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对于保证飞行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全权负责民用航空器AEG评审工作,民航科学院进行技术支持,并授权各适航审定中心参与具体评审工作,其中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的AEG机构负责运输类飞机的AEG评审工作、沈阳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的AEG机构负责旋翼航空器、自转旋翼机等的AEG评审工作。中国民航当局AEG管理机构如图2所示。

飞行标准司作为项目发起人,为AEG评审项目的启动和结论做出决策;民用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作为AEG评审项目具体负责人,参与并组织具体AEG评审;民用航空器申请人需全程配合AEG评审工作等。在民用航空器申请人申请型号合格审定时,需同步向民航局飞行标准司申请进行AEG审查,飞行标准司受理申请后,组织成立AEG评审项目组,并辅以专业委员会进行审查。

1.2 AEG评审模式与内容

民用航空器设计及制造厂家在取得民航当局颁发的航空器型号合格证(TC)之后,就能够表明航空器已经具有最低安全运行的适航性。根据航空器运营人需求不同,航空器的用途也会有所变化。民航当局根据运行规章规定,对航空器的设备、维修、训练及手册等方面提出要求,保证航空器在运营期间的公众利益及旅客声明财产安全。因此,在航空器投运前,根据运营人要求及航空器用途需开展相应工作,这项工作就是AEG评审工作。

AEG评审工作主要包括依据CCAR-21-R4部“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91-R3部“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121-R4“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和CCAR-135-R2“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对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及系统设备的运行符合性评审;运行相关的型号涉及信息评审;驾驶员型别等级和飞行机组资格要求评审;航空器维修人员资格规范评审;主最低设备清单评审;计划维修要求评审;运行和持续适航文件评审;建立对运行规章的符合性清单、驾驶员座椅和机组睡眠区以及申请人提出并经局方同意的其他项目(电子飞行包、应急撤离演示等)。

民用航空器申请人在向适航审定司申请型号合格证审定时,同步向飞行标准司申请AEG审查。在飞行标准司受理之后,组织成立AEG评审组并辅以专业委员会进行审查。

AEG评审项目组负责和统筹安排整个型号的AEG评审工作,具体涵盖民用航空器初始维修检查要求、运行和ICA以及运行符合性等评审工作。

飞行标准委员会(FSB)主要负责确定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型别等级训练、检查等工作。FSB审查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新型号航空器型别等级及产生首批获得型别等级的飞行员。

飞行运行评审委员会(FOEB)主要负责民用航空器主最低设备清单的评审。合理地制定最低设备清单,可以在保持要求的安全水平下,增加航空器的出勤率和降低客户运营成本,同时主设备清单也是运营商制定主最低设备清单的主要依据。

维修审查委员会(MRB)主要负责民用航空器初始计划维修检查要求的评审。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民用航空器最大起飞重量低于15 000 kg,飞行标准司将不成立单独的维修审查委员会(MRB)机构,初始计划维修检查要求将直接由项目组直接进行审查。

2 航空器评审流程

AEG评审要求航空企业所设计的民用航空器必须充分考虑包括符合运行规章、适合预期使用环境、有效控制使用和维修成本等在内的需求。涉及的民航规章包括CCAR-21-R4部“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91-R3部“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121-R4“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和CCAR-135-R2“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以及使用环境要求等。

AEG评审输出文件一般涵盖驾驶员资格规范、维修人员资格规范、主最低设备清单(MMEL)、计划维修要求、运行和持续适航文件、航空器技术出版物以及证后一系列设计更改AEG评审文件等。

一般国产民用航空器AEG评审流程如图3所示。

AEG评审一般要求在型号合格审定阶段就开始介入,与TC工作并行。申请人编写航空器评审项目确认单,前期确定初步的AEG评审项目。AEG评审工作在TC审查阶段介入的优势在于,在型号设计之初熟知航空器用途、驾驶舱布置、预期的运行限制等,提前确定相关AEG评审项目,避免后期AEG评审时各种不人性化的设计、使用困难所导致的构型、手册和成品等更改,从而确保航空器AEG评审项目顺利进行,这对提升民用航空器适航取证效率、降低取证成本和实践有巨大促进作用。

3 结语

AEG工作作为民用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的一部分,随航空器TC审定工作同时开展,直到航空器寿命终结。该文通过对AEG评审工作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对AEG评审工作架构进行描述,使民用航空企业对民用航空局AEG工作架构有一定的熟悉;其次,在对AEG評审工作架构研究的基础上对AEG评审工作模式和内容进行梳理,加深申请人对AEG工作模式和内容的理解,最后结合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过程对AEG评审工作一般流程进行划分,总结了AEG评审工作与型号合格审定、生产许可审定以及申请单机适航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期能够提升工业方对AEG评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为促进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华,佘公藩.适航性管理[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2.

[2]梁刚.航空器评审与商业成功[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4(1):65-67.

[3]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AEG-H航空器评审组工作手册(第1、2、3卷)试用版[S].北京:中国民用航空局,2008, 12 .15 .

[4] 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审定司.AP-21-AA-2011-03-R4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S]. 北京:中国民用航空局,2011, 3 .18.

[5] 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审定司.AP-21-AA-2011-03-R4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S]. 北京:中国民用航空局,2011, 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