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琪:每个时代的女性觉醒,都有自由在闪耀

2019-10-23 05:43momo
女友 2019年10期
关键词:鸡汤情感

momo

“很多女性太看重情感了。”这是采访中陆琪使用频率最高的句子。聊到2019年初开办对话栏目《琪喵对话》的初衷,他语速极快地说:“我希望把情感在女性生活中的比重,从目前普遍的50%降到30%。”红了十年,在全网拥有3000多万粉丝的情感导师陆琪,现在极力劝女性“与情感保持合适的距离”,重点放在自由人格的成长上。

这些年,陆琪怎么了?

“爱情鸡汤”,也有它的社会价值 

2013年底,陆琪从一档广受中老年男女喜爱的电视节目《爱情保卫战》退出,有粉丝讲:陆琪不在,就跟吃面条没卤子一样。这档节目当时火到什么地步呢?陆琪去吃馄饨,被店里的大妈追着要合影;陆爸爸去买电动车,老板提出陆琪跟他合影的话,立减300块。

打开当年的《爱情保卫战》视频某一集,进度条不到一半,就看到陆琪怒其不争地对站在台上的受气小媳妇讲:“他(老公)欺负你,已经成了习惯,再怎么付出也没用啊!” 说的同时,食指用力戳向面前的空气,如果不是那位“负心男”站得远,胸口可能会被他戳成个筛子。换个视频,陆琪正在对一位明显被他气势吓到的男士做严肃批评:“男人要扛起家庭的无奈,而不是都丢在老婆身上!”这就是陆琪当年的综艺风格,语气激烈、犀利,言论观点始终站在女性的立场,女性看着格外解气。

作为国内首批拥有千万级女性粉丝的情感领袖,陆琪让一只脚陷在“传统宗族婚姻观”中,一只脚在探索新时代价值观的50后、60后中老年观众获得了接触青年一代感情、人格独立的新鲜视角的机会,也给了很多老年人主动追寻爱情的勇气,当时有几期单身老年人择偶的节目,至今仍能在网上找到被热论的踪迹。而相对年轻一些的观众(主要是女性),在陆琪帮他们开解思想保守的家长、伴侣时,感到了被理解的慰藉。

从2011年起,经常做情感电视节目主持人、嘉宾的陆琪,影响力逐步蔓延到互联网世界,诸如“不要暗恋,也不要相信那些隐隐约约的男人包藏着秘密的爱,一定是灾祸”“如果有男人爱上你,请他不仅要爱你的优点,也要爱你的缺点;请他不仅要爱你善良的头衔,也要爱你心里的苦涩”之类的话,每一条都能获得几千至数万的转发,要是遇上家暴案等公共事件爆发,第一时间去声援的陆琪语录,會获得更高的转发与留言。

换句话说,在2011—2014年间,陆琪的影响力就已经跨越了老中青三代,是名副其实的情感意见领袖。“我年轻时觉得我们要做一些改变世界的事情,后来发现朝某一个方向用力,把这个世界推动一点点,都是一个很大的成就感了。”陆琪想要改变世界的动作,是做情感鸡汤导师。

但是在精英知识分子看来,陆琪的很多言论,只是寡淡的常识与煽情的表达。不过,喜欢他的人不这么看,有很多人在陆琪的微博下面留言,感谢“鸡汤语录”帮助自己熬过了感情低谷的漫漫长夜。有人自杀前,烧炭都买好,网上看到一句他的话,于是放弃了自杀计划。“心灵鸡汤也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有它的正能量。”陆琪的朋友夏烈说,“陆琪受大家欢迎,说明我们社会的男女关系常识、伦理还没有建构好,所以他做鸡汤,在顶这个缺。”陆琪自己也承认,“鸡汤对于事业和人生是没有作用的,只对当下的情绪有作用。”

忍受了四十多年不对的婚姻,要不要离开?老公是个妈宝男,怎么办?又被老公打了,但是又离不开小孩,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私信,陆琪还有三百多万条没看,再多的鸡汤也回应不了这么海量而复杂的情绪。

藏在微博留言里的树洞

2015年5月,陆琪在微信发完《干了最后这碗鸡汤》的文章,宣布正式退出鸡汤界。

微博还是更新的,时间经常在零点左右,文风要比之前的鸡汤温和、文艺很多。“我真的不想做情绪领袖了,也不再泾渭分明地使用‘男人xx女人xx的套路句式。”陆琪在朋友圈里写道。但还是有些女性经常把微博留言区当成树洞,自顾自地讲述一个个焦灼、纠结、不甘心、不得已的经历,获得些许陆琪粉丝们的宽慰或者鼓励。

2016年,陆琪想做点能起实际作用的事情,于是在国内一些城市开设公益“失恋互助小组”微博版本,成立了个线下情感互助小组,模仿西方的戒酒会,拉着姐妹们一起倾诉感情苦痛,分析问题源头。当时有记者跟着去看,觉得效果不错,但是后来这个活动因为影响范围太小,场场要贴钱,所以不得不中断了。

而2016年起,90后、95后青年的声音逐步占据网络主流。微信10万+爆文中、电商网站畅销书榜上、问答网站中,最火的话题一般都是教人锻炼情商,做事业感情双丰收的人生赢家。比起心灵抚慰,新一代年轻人需要的是更务实的情感内容。

陆琪也注意到了这点,他说:“十年前,我遇到的问题大概是,‘希望这个男人娶我,我怎么才能嫁给这个男人;十年之后,很多问题是,‘怎么才能事业感情双平衡。几年前,很多人会说,‘我喜欢大叔;但现在姐弟恋的比例大幅上涨。十年前,我会经常跟人说,‘女性应该独立、应该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可现在的95后小孩出生就被照顾得很好,恋爱可能是人生经历的第一场挫败,她们更强调自我实现,有时显得自私一点点。”

嘴上单身爽,身体诚实找对象

在这个背景下,社会整体感情观也发生了改变,那本备受80后读者喜欢,还让陆琪登上2013年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的作品《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里面很多观点连陆琪自己都不再认同。他说:“我们这一代人(80后)内心的想法还是爱情必须要进入婚姻的。但对更新的一代人,95后、97后、00后来说,未来婚姻可能只是某一种选择权。”他跟团队说,要承认以前说过的所有的话,同时要承认,以前说过的话可能放到今天是错的,因为“社会环境迭代了、人迭代了、我们大家的观点都迭代了”。

2019年8月中旬,一条名为#2018年结婚率创近十年来新低#的微博话题迅速占领各大流量平台的话题榜。《人民日报》在微博与纸质版同步发表评论:“社会应当尊重多元化、个性化的个人选择,予以年轻人更多选择的空间,对推迟结婚、事实婚姻、不结婚等给予更多宽容。”在陆琪多年的媒体经验中,主流价值观一向滞后于时代(因为主流要融合多方面观点),但这次,连《人民日报》对于婚姻的观点,都已经迭代了。

那条微博还有后半句:“但另一方面,家庭、社会和国家也应当加以引导,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陆琪当下在做的,就是这件事。他创立的杭州灵果文化公司,做了一款“算爱研习社”APP,里面有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包含脱单、恋爱、保婚在内的200多节情感课程,而在1亿3千万的播放量中,脱单,依然是数据最高的单元。从数据上看,嘴上说着单身爽、私下积极找对象的适婚青年,还是占了绝对的主流。

情感影响生活的情况,在女性中依旧很普遍。很多人失恋了会辞职,恋爱了也会辞职,所有跟情感有关的事情都可能让她们放弃职业,生活陷入混沌。更严重的人,还会有轻生念头。于是,陆琪的“失恋互助小组”公益项目变了形式,成了一个受众更广的防自杀热线。陆琪团队会重点回复、劝导那些在他微博、微信,以及“算爱研习社”APP里留言透露出自杀倾向的女性。“很多女性抑郁症由情感问题引发而来,这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性问题,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普及抑郁症知识。”陆琪说。

一個女人,可以有不同的活法

陆琪说:“中国女性还是太看重情感了,把情感在女性生活中的比重从目前普遍的50%降到30%,是我们团队的最大目标。 具体的做法,除了‘算爱研习社提供的爱情三观课程,还有读书会。”

以前讲鸡汤时,他姿态放得低,但在读书这事儿上却不将就。他推荐《苏菲的世界》,要大家了解一点哲学,让人生步入另一种不同的境界;推介《我的前半生》,让大家一起学习离过婚的女人该如何重建安全感。在微博的课程预告中,他建议女粉丝们学习审美 ,他说:“这些技能虽然可能对当下的生存并无用处,但会使人提升自己,不会因为进入一段恋情或进入婚姻就停滞不前。”

停顿了几秒,陆琪将语气努力调整到温和,说:“几千年文化习惯里,女性一直被教育感情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偶像剧里也是这么给大家灌输的。但是现在,我们鼓励男女同工同酬,国家也一直鼓励女性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女性应该把视野从情感的小天地拉出来,放到更高的地方去自由舒展…… 然后会觉醒:一个女人可以去选择不同的活法,不是感情,不是别人帮你选择的路。不要用教诲替代思想,不要活成千篇一律的傀儡人,选真正想要的活法。这样,女性就有承担穷途末路的勇气,也有回头重新再选一次继续走下去的能力。每个时代的女性觉醒,都有自由在闪耀。”

陆琪lab

About 父母与子女最好的相处方式 

→“只管生活,不干涉活法,因为价值观不可能趋同,只有生活可以关切。”

About情感攻略的局限

→很多情感建议,只是给大家一个选择的方向,比如这么做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样你在爱情中会自如很多。

并不是让你必须怎样,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没有万能情感定律。

About两性交往中最大的禁忌 

→ “家暴、赌钱、吸毒,这是我觉得必须离婚的三件事情。”

猜你喜欢
鸡汤情感
因为
情感
“感谢贫穷”是 毒鸡汤吗
台上
呆雏配忠犬,鸡汤对狗粮
“鸡汤”与“反鸡汤”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鸡汤热线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让孩子把情感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