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相传的“火车头”

2019-10-24 05:06
科学导报 2019年60期
关键词:机务段蒸汽机车火车头

“我开的火车上装载着煤,这些煤炭价值几百万。那一刻我觉得特别自豪,感觉这个工作很有价值。”10月8日,太原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高斌在接受《科学导报》记者采访时说。

“80后”的高斌,从小就與火车结缘,他说自己就是听着火车的汽笛声长大的。2001年9月,高斌考入山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两年后他参军入伍,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役后,继续大学学业。2009年底,高斌被分配到湖东机务段大西运用车间同蒲四队,成为一名学习司机,担负北同蒲线、宁岢线的运输任务。那时,他们驾驶和谐型电力机车,牵引万吨空车,到大新站、安家岭站、安太堡站等,装上煤,再把列车开回湖东站,再由其他司机经大秦线运送到秦皇岛。

经过两年多的历练,高斌考上了火车司机。这期间,他经常和同事们交流工作经验,还经常到检修车间干活,向师傅学习机车部件的工作原理、维护保养、故障判断等知识。2014年4月,高斌调入太原机务段运用一车间,驾驶韶山4型机车,担当石太线货物运输任务。

现在,高斌开始驾驶客车了,他希望自己有机会能考动车司机,去感受一下高铁动车的中国速度。

相比现在的中国速度,高斌爷爷高国柱驾驶的蒸汽机车就体现了上世纪的科技水平。“我的爷爷是新中国第一批火车司机。那时候,爷爷开的是斯波型蒸汽机车,列车时速30公里,煤水车仅装3吨煤,八九吨水,拉六七节货车,每辆车装30吨货物。”高斌说。

由于工作出色,高国柱被任命为中苏国际列车特别包乘组司机长,担当中苏国际列车专特运任务。当年,赛汉塔拉、二连浩特自然环境恶劣,春秋两季风沙特别大,经常方圆几公里都弥漫着风沙。那时,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行车,高国柱都严格要求自己,从未出现错拿路牌路票、延误列车、中途停车等行为。冬季天气特别冷,最低气温达-42℃。蒸汽机车在车站停车,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冻结。他带领包乘组严格执行每次停车不超过半小时必须摘钩动车的规定,从未发生过一起机车冻结,确保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高斌一家三代都是太原机务段火车司机,他们分别是不同时代火车司机的杰出代表,可以说这一家人见证了山西铁路的发展。“我的父亲高明生也当过蒸汽机车司机,后来因为业务精湛、技术过硬,被破格提拔为旅客列车牵引司机。”高斌告诉记者。

2009年12月13日,高明生退休。他驾驶过人民型、胜利型、前进型蒸汽机车和北京型、东风4型、KD型内燃机车,曾获过“金牌司机”、北京铁路局“先进生产者”等称号。1994年,他荣获北京铁路局“安全行驶50万公里司机”称号。2005年,他取得了安全行驶100万公里的好成绩。高明生感慨地说:“我对开火车有特别深的感情,觉得自己一辈子还没有开够火车,就让儿子接着开。”

七十年来,高国柱祖孙三代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火车司机族”,仅在太原机务段工作过的家族成员就多达13人,其中10人曾开着火车奔赴在太原局管辖各条主干线。现在在职的火车司机还有高斌、高琨堂兄弟和付强、李广表兄弟4人,他们传承高国柱担当敬业精神,牢记高国柱专注用心的祖训,将个人职业荣誉与家族荣誉、社会荣誉视为一体,将青春和热情奉献给铁路这片热土,奉献给永不停息的“火车头”。

猜你喜欢
机务段蒸汽机车火车头
蒸汽机车博物馆:时光慢递,后会有期
关于铁路机务段人才队伍建设的分析探讨
车坛往事4:引擎进化之屡次失败的蒸汽机车
老火车头的故事
Silent love 沉默的父爱
160km/h动力集中式电动车组运用维修模式探讨
机务段运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研究
铁路机务段的运输成本控制策略探讨
不高兴的火车头